|
很多時候,管不住嘴不是因為身體需要,而是心理需要。大部分肥胖者都有心理失衡的情況,容易發(fā)生“情緒性進食”,通過吃來安慰內(nèi)心、撫慰情緒。 為啥心情不好愛吃東西? 1.應對隱形壓力 如人們常說的“壓力肥”就是這種情況。很多人邊工作邊吃、邊學習邊吃,是因為在隱形壓力下,會不自覺地進食。這時吃東西的心理意義就是在增加能量儲備,以便更好地應對壓力、緩解緊張。 2.獲得快樂 嬰幼兒時期,我們的第一份快樂體驗,就來自口腔。故而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有“口欲期”一說,即進食對口腔的刺激能夠帶來快感。 隨著年齡的增長,盡管人的快樂逐漸多元化,但進食仍是最為普遍也較為主流的快樂來源之一。比如在失意、孤獨或無助的時候,沒有能力去獲得其他快樂,簡單的進食動作就是唯一快樂的來源。 3.不會處理負面情緒 現(xiàn)在網(wǎng)絡很流行一句話,“沒有什么是一頓美食解決不了的,如果不能,就再來一頓。”吃東西變成緩解、壓抑消極情緒最快捷、直接和省力的辦法。 4.報復性補償 很多人為了保持身材刻意遠離美食,大幅度地改變飲食結(jié)構(gòu),放棄之前的雞鴨魚肉,轉(zhuǎn)而粗茶淡飯。 但時間一長會滋生出對美食的強烈渴望,內(nèi)心還會過度美化食物。和美食“分分合合”之后,關(guān)系反而會更加緊密,最終進食更多。 五個動作幫你正確解壓 1.伸展上臂 肘部微微彎曲,手臂向前伸展;一只胳膊放在另一只上面,雙手十指相扣,并向上抬起;舉過頭頂時,深吸氣,然后緩慢呼氣。這個動作對場地要求簡單,在辦公桌前也可以做。 2.站姿前彎 身體站直,胸部展開,雙臂放松,深呼吸;彎腰,雙手觸地。如果覺得有難度,可以稍微彎下膝蓋。站姿前彎能讓血液流向頭部,當你重新站起來時,會感覺精神煥發(fā)。 3.跳一跳 長時間工作后不妨起來跳一跳,在辦工桌前或走到樓下跳來跳去都可以。這種雙腳離開地面的動作會帶來活力。 4.走動起來 四處走動會讓你精力充沛,陽光下走動更好。即使是陰天,室外的光線也會比室內(nèi)好得多,能讓人精神振奮,有助于提升注意力和情緒。 5.動動手指 經(jīng)常動手指不僅可以健腦還能起到轉(zhuǎn)移注意力、放松的作用。壓力大時不妨去廚房洗菜、切菜,或者動手收拾屋子、掃地、拖地,也可以玩拼圖、玩樂器等。(受訪專家:北京回龍觀醫(yī)院精神科副主任醫(yī)師 宋崇升) |
|
|
來自: 昵稱30478712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