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暮春者,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論語》 這是《論語》中對上巳節(jié)的描寫。而今,對于這個重要的節(jié)日,已經(jīng)不再重視。沒有了曲水流觴的風雅,沒有了薺菜煮雞蛋去病的做法,更不需要踏青求偶,時代在進步的同時,也消失了很多美好。與友相約小聚,就撞到這個好日子——三月三,上巳節(jié)。于是在原有的活動基礎(chǔ)上又多了很多話題。雖沒有臨水沐浴,曲水流觴,但聚在一起相聊甚歡! 每次相約,總要打破平淡無奇的相聚,或買來帆布兜子,用畫筆蘸上顏料,讓蘭葉、荷花、荔枝等都跑到兜子上;或者拿來絲帶,把一只樸實無華的小筐打扮得花枝招展;或者拿來各式服裝,把自己裝扮起來,盡情拍照,用照片“騙騙”自己……不管做什么,帶來的都是歡愉,這份快樂幾日不散。
這次,有創(chuàng)意的云兒又買來了葫蘆,當把葫蘆拿出來的時候,立刻引起所有人的興趣,紛紛拿出手機找尋自己喜歡的圖案,準備畫葫蘆了!打稿,涂色,有模有樣,自己的創(chuàng)作,總會愛不釋手! 
這個工作室的存在太有意義了,每一位到這里來的人,都會被深深地感染,大都會拿起毛筆,或者寫上幾個字,或者畫上幾筆畫。也許就會有人從此深陷其中,藝術(shù)需要難以自拔。愿更多的人,走進來,陷進去。 
上巳不僅是祛邪求吉的節(jié)日,此時正值草長鶯飛,柳綠花繁,更是自由快活的春游之日。三千年前,那些手搖木鐸的采詩官,奔走于阡陌之上,聆聽大自然的聲音。今天,我們男士手執(zhí)鐵鍬,女士手拎小筐,來到田野采挖野菜。  一鍬翻起,用手小心地把土掰開,那一撮小蒜頭立刻從黑土中露出來,引發(fā)大家的呼呼,立刻伸出手,把他們從泥土中拯救出來(是我們侵犯了它們,說聲對不起)??吹搅藛??最讓我們驚喜的是那像中等蒜頭一般大小的小根菜,“這是蒜頭爺爺!”不知誰幽默地說了一句! 撲向自然,接觸養(yǎng)育了我們的大地,用雙手,雙腳觸碰泥土,回歸自然,這應(yīng)該是最質(zhì)樸的雅致。在這個值得紀念的節(jié)日,用我們自己的方式去紀念!采桑子 宋·歐陽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 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 游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嘩。 路轉(zhuǎn)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