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有患者問我: 
 系統治療,還叫綜合治療、規(guī)范治療等等,這啥意思呢?我讓他看看我前天發(fā)的文章《腎臟治療需要多靶點》。 
 看了之后他說,明白是什么了,又問道: 
 具體怎么做,我還真沒認真推送過,于是電話里跟他講了講。 講完后我覺得,得專門寫篇文章了,以后有患者問時,就把本文發(fā)給他。而且正在院內治療中的患者,也應該知道自己使用的這些藥物、儀器是做什么的。 今天先介紹用什么藥物,明天再介紹給藥方式。 什么是系統治療?這個概念,其實也就是我前天講的多靶點治療。腎病的多數干預靶點,是從病人的外表看不到的。 舉個例子,你發(fā)現了腎性水腫,于是去看醫(yī)生。如果不是在腎科,而是在小診所、基層的全科、大內科等等,可能醫(yī)生會為你進行對癥治療(消腫、降蛋白,可能還有降壓)。當癥狀減輕了、人好受了,就達到目的了,不是特別強調腎臟損傷的修復。 至于腎臟的免疫炎癥和尿蛋白頻繁復發(fā)怎么辦?腎功能怎么改善?長期的腎臟結局如何?這和你當下的癥狀難受還是好受沒多大關系,在對癥治療之外。這需要對更多靶點進行干預,就進入了系統治療的范疇。 簡單來講: 對癥治療改善的是癥狀、感受、短期; 系統治療改善的是病因、腎功能、長期。 對癥治療,往往是作為系統治療的一部分。 
 具體來說,包括如下幾種: 1.清除免疫復合物免疫復合物是腎小球疾病的主要致病元兇。人體內的吞噬細胞、紅細胞對免疫復合物有一定的清除作用,但腎病患者的細胞清除能力較弱、免疫復合物生成又比較快,導致免疫復合物越積越多。 所以需要促進清除能力,應用的藥物包括白術、茯苓、黃芪、菟絲子、女貞子等等。 2.抑制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制造的抗體,是致病物質免疫復合物的一部分(另一部分為抗原)。我們抑制淋巴細胞的功能、或是減少B淋巴細胞生成,就能減少免疫復合物生成。 這需要用到免疫抑制劑,免疫抑制劑有很多種,包括潑尼松、甲潑尼龍、環(huán)磷酰胺、環(huán)孢素、他克莫司、嗎替麥考酚酯、來氟米特等等。 3.減少補體補體,意思是補充抗體的作用,可發(fā)起免疫炎癥。當免疫復合物形成后,補體出動,分解免疫復合物,同時導致炎細胞聚集、腎臟炎癥產生。(免疫系統的種種行為,都是好心辦壞事) 減少補體,應用的藥物包括積雪草、當歸、白芷等等。 免疫抑制劑也有一定的抑制補體的作用,不過它們干這活并不“專業(yè)”,目前有幾種專門的補體抑制劑正在試驗中,未來可能應用于臨床。 4.減輕腎小球三高腎臟受損時,可能是怕濾過的血液減少,耽誤身體運轉,會主動增加自己內部的壓力,以求更高的血液灌注和濾過(高壓力、高灌注、高濾過的三高狀態(tài))。說好聽點叫奉獻,說難聽點叫自殘,導致損傷更加嚴重、擴大化。 近三四十年來,普利/沙坦類藥物一直是減輕腎小球三高最常用的藥物。 近兩年進入腎科的列凈類藥物,也具有減輕腎小球三高的作用,與普利/沙坦類藥物形成搭檔。 5.改善腎臟缺血缺氧腎小球缺血會硬化,腎小管缺血會纖維化。需要應用活血祛瘀的藥物,擴張腎臟毛細血管、疏通微血栓,常用的有丹參,紅花,莪術,地龍等等中醫(yī)藥。 另外,腎病治療儀、三氧治療,也可以有效改善腎臟的缺血缺氧。 6.減輕腎臟纖維化減輕腎臟纖維化的方劑中,上述活血祛瘀藥物是主力,具有促進纖維蛋白降解,抑制成纖維細胞生長、并促使其凋亡的作用??赡苁腔謴土四I臟的血供之后,腎臟的自我調節(jié)和修復能力重啟了。 另外,黨參、淫羊藿、生地等補益藥物也比較重要,往往作為活血藥物的搭檔,共同拮抗腎臟纖維化。 注意,以上提到的藥物并不是都要用,而是選擇其中一部分,只要覆蓋住各個腎損害通路即可。 至于給藥方式,并不是單純口服,口服劑量小了效果不明顯,劑量大了副作用也大,不要忘了前天說的邊際遞減效應! 要以低副作用達到高效果,需要多種給藥方式聯用,明天咱們具體介紹給藥方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