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氣分熱劑? 白虎湯《傷寒論》 白虎湯用石膏煨,知母甘草粳米陪。 清熱生津止煩渴,氣分熱盛四大沒。 君藥:石膏 組成:石膏、知母、粳米、炙甘草 功用:清熱生津。 主治:陽明氣分熱盛證。 壯熱面赤,煩渴引飲,汗出惡熱,脈洪大有力。 身大熱、汗大出、口大渴、脈洪大為證治要點(diǎn) ??備注: 1.甘草: 1)護(hù)中 2)緩峻 2. 不可勿投白虎湯證: 1)無汗發(fā)熱口不渴者 2) 脈見浮細(xì)或沉者 3)血虛發(fā)熱脈洪不勝重按者 4)真寒假熱的陰盛格陽。 竹葉石膏湯《傷寒論》 竹葉石膏參麥冬,半夏粳米甘草從。 清補(bǔ)氣津又和胃,余熱耗盡氣陰用。 麥冬:半夏=2:1 君藥:石膏(七版:竹葉配石膏清透氣分余熱,除煩止渴為君) 組成:石膏、粳米、炙甘草、麥門冬、人參、半夏、竹葉 功用:清熱生津,益氣和胃。 主治:傷寒、溫病、暑病余熱未清,氣津兩傷證。 身熱汗多,心胸?zé)灒瑲饽嬗麌I,口干喜飲,或虛煩不寐,舌紅苔少,脈細(xì)虛數(shù)。 ??備注: 麥冬:半夏 2:1; 清熱與生津并用; 扶正與祛邪兼顧; 清而不寒,補(bǔ)而不滯。 梔子豉湯《傷寒論》 梔子豉湯治懊惱,虛煩不眠此方好。 熱郁胸膈宣郁熱,嘔姜少氣加甘草。 組成:梔子、豆豉 功用:清宣郁熱,除煩止躁。 主治:熱郁胸膈證。 (傷寒汗吐下后)虛煩不眠,身熱懊惱,反復(fù)顛倒,胸脘痞悶,饑不能食,舌紅苔微黃,脈數(shù)。 清營涼血?jiǎng)?/span> 清營湯《溫病條辨》 清營湯治熱傳營,身熱夜甚眠不寧。 犀地銀翹玄連竹,丹麥透熱更護(hù)陰。 君藥:犀角 組成:犀角(水牛角代)、生地黃、玄參、麥冬、銀花、連翹、竹葉心、黃連、丹參 功用:清營解毒,透熱養(yǎng)陰。 主治:熱入營分證。 身熱夜甚,神煩少寐,時(shí)有譫語,口渴或不渴,斑疹隱隱,脈細(xì)數(shù),舌絳而干。 ??備注: 1.金銀花、 連翹: 1)清熱解毒 2)透熱轉(zhuǎn)氣 2.入營猶可透熱轉(zhuǎn)氣。 犀角地黃湯《外臺(tái)秘要》 犀角地黃芍藥丹,清熱涼血散瘀專。 熱入血分服之安,蓄血傷絡(luò)吐衄斑。 君藥:犀角(水牛角代) 組成:犀角(水牛角代)、生地黃、芍藥、牡丹皮 功用:清熱解毒,涼血散瘀。 主治:熱入血分證。 ①熱擾心營,身熱譫語,斑疹密布,斑色紫黑。 ②熱傷血絡(luò),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各種出血)等,舌質(zhì)深絳或起刺,脈細(xì)數(shù)。 ③蓄血留瘀,喜忘如狂,漱水不欲咽,自覺腹?jié)M,大便色黑易解等。 ??備注: 喜忘如狂者:加大黃、黃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