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九回,賈元春打醮清虛觀。引出了張道士。這個老道士可是出身不凡。原文借賈珍之口做了介紹。 ![]()
張道士是榮國公的替身,本出身賈家。如今早已獨立門戶,成了皇帝和眾王公跟前的神仙,并不再仰仗賈家。 不過,關于張道士到底是榮國公賈源,還是二代榮國公賈代善的替身,一直以來便有爭議。主要源于張道士見了賈母時,兩位老人的一段對話。 ![]()
張道士夸獎賈寶玉長得像“國公爺”,是夸賈寶玉如今“出息”了。 但他說的這個“國公爺”,肯定是他出家為之替身的榮國公。 如果看賈母的意思,是指二代榮國公賈代善。好像張道士是賈代善的替身。但其實并不是。 賈珍說張道士是“當日榮國府國公的替身”,如果不說是誰,真正能被稱“榮國府國公”得,只有一個榮國公賈源。 賈代善作為二代榮國公,當不起“榮國府國公”之說。 何況“先皇”也不是別人,正是寧榮二公輔佐的皇帝。 而張道士彼時已經(jīng)八十多歲,也與榮國公的年紀相當。 ![]() 打醮清虛觀后的當年秋天,劉姥姥二進榮國府,賈母問她多大年紀。 劉姥姥說今年七十五歲。賈母就感嘆說比她還大了好幾歲。 “好幾歲”代表五以上的數(shù)。賈母當時絕對不到七十歲。 不久王熙鳳生日后,賈赦向賈母討要鴛鴦做妾,賈母生氣罵賈璉,說她嫁進賈家前后“五十四年”,大體能推出她的年紀與不到七十吻合。 古代女子大多十五歲左右出嫁。史湘云還不到十五歲就已訂婚。預示賈母當年十五歲出家,五十四年后正是六十九歲。賈赦是五十二三歲,賈政也就五十歲。 賈母和張道士差了一二十歲,將將差了一代人。 如此,張道士不可能是賈代善的替身,作為榮國公賈源替身才合適。替身也不能與主人一輩,要自降一輩與賈代善平輩。 所以,王熙鳳和賈寶玉才叫他做爺爺,賈母也尊稱他老神仙。 ![]() 如果他是賈代善替身,相當于替賈母丈夫出家的“下人”,又怎么可能被稱“老神仙”。 張道士隨后自己也解釋了。他說賈珍、賈寶玉這一輩年紀小沒趕上見到榮國公的風采。就是賈赦、賈政也記不得了,就更證明是榮國公賈源。 冷子興演說榮國府時,提到“次子賈政,自幼酷喜讀書,祖父最疼。原欲以科甲出身的,不料代善臨終時遺本一上,皇上因恤先臣,即時令長子襲官外,問還有幾子,立刻引見,遂額外賜了這政老爹一個主事之銜……” 賈政小時候喜愛讀書,祖父賈源最疼愛他。 但等賈代善死時,賈政已經(jīng)能夠入部學習,做六品主事了。 賈赦、賈政記不住小時候的祖父是正常,沒道理繼承爵位,入部學習還記不住父親的容貌。 所以,張道士說賈寶玉長得像“國公爺”,就是指榮國公賈源。他也是賈源的出家替身。 那么賈母為什么又要故意聽不懂,說賈寶玉長得像他爺爺賈代善呢? 皆因張道士一來就給賈母“下了個套”,表現(xiàn)出焦大一樣的驕狂自大,對賈家不再恭敬。 ![]() 他對賈母說,賈寶玉長得像榮國公,是對他主人的尊敬,也是對賈家其他人的“看不上”,更可說是對賈寶玉的夸獎。 但這個夸獎,賈母不能“認”。皆因賈寶玉可以長得像曾祖父賈源,但賈母不能承認她的孫子長得像她的公公,這不是罵人么! 古代倫理最忌諱公公與兒媳婦的“話題”。張道士如此說是對賈母“大不敬”。賈母當然不能承認。 按說張道士也是人精,賈母的意思就要他適可而止。 誰知他與焦大一樣放肆,干脆不客氣的當眾戳破賈母,直言自己說的是榮國公賈源。 這才導致賈母后邊也不客氣,當著道士說和尚,拒絕張道士提親。當天下午也就回去不再來了。 看透原文這些細節(jié),便能清楚知道張道士就是榮國公賈源的替身無疑。他代表的是榮國公,那身份自然比賈母更高。 以上觀點根據(jù)《紅樓夢》80回前故事線索整理、推論。 |
|
|
來自: 福清盛華圖書館 > 《《紅樓夢》賞評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