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展歷史OpenAI公司由山姆·阿爾特曼(Sam Altman)等人在2015年成立于舊金山,該公司致力于開發(fā)人工智能和自然語言工具,在2019年獲得微軟投資10億美元。2020年6月,OpenAI推出了其首個NLP語言模型GPT-3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 3),并在其網(wǎng)站上以API(應用程序編程接口)的形式提供模型共外部使用。[12]同年,OpenAI推出了微調版本GPT-3.5,2022年1月又推出了GPT-3.5的預微調版本InstrctGPT,但并未向公眾發(fā)布。[13] 2022年11月30日,OpenAI發(fā)布了基于GPT-3.5的聊天機器人模型ChatGPT,這款聊天機器人的智能化水平遠超同類產(chǎn)品。僅在上線5天后,ChatGPT便吸引了超過100萬的用戶數(shù)量。[2][5][14] 2023年1月末,ChatGPT已經(jīng)擁有1億月活躍用戶,成為迄今為止增長速度最快的消費級應用。[8][9] 隨后在2月初,由于滿負荷運行,ChatGPT官網(wǎng)宣布暫時無法為所有用戶提供訪問服務。[15] 2023年2月7日,微軟宣布將ChatGPT技術整合到最新版本的必應搜索引擎和Edge瀏覽器中。[10] 2023年3月,英偉達推出全新的GPU推理平臺,為ChatGPT提供了10倍的加速性能。[16] 3月14日,OpenAI發(fā)布了GPT-4模型,并將其整合到ChatGPT Plus高級服務中。[17] 高級服務的用戶可以享受到更快的響應速度、優(yōu)先訪問新功能以及在高峰時段的訪問權。[18] 每月20美元的ChatGPT Plus服務讓用戶可以體驗到基于GPT-4的ChatGPT版本。[19] 此外,OpenAI還于2023年3月為軟件開發(fā)人員提供了ChatGPT和Whisper模型API,使得開發(fā)人員可以為自己的應用程序添加AI語言處理和語音識別功能。[20] ChatGPT API的價格為每1000個代幣(約750個單詞)0.002美元,比GPT-3模型便宜10倍。[21] 在安全方面,2023年3月,一個漏洞導致部分用戶可以看到其他用戶的對話標題,但OpenAI CEO Sam Altman表示用戶無法看到對話內容。[22][23] 在問題解決后,用戶無法查看到自己的對話歷史記錄。[24] 隨后的報道顯示,漏洞比最初認為的要嚴重得多,導致泄露了用戶的姓名、郵箱地址、支付地址、信用卡號的后四位和信用卡的過期日期等信息。[25][26] 功能與現(xiàn)狀ChatGPT的功能比較簡單,采用一問一答的方式。由用戶提出問題,ChatGPT給出答案。[6]ChatGPT的學習能力比以往的人工智能產(chǎn)品更強,能夠回答人類提出的各種高難度、復雜的問題。[1]ChatGPT參加了美國高校的入學資格考試(SAT)并取得中等學生水平的成績,使用《老友記》主角的口吻創(chuàng)作了劇本對白,給出了消除經(jīng)濟不平等的六點計劃,[1]甚至還為以色列總統(tǒng)艾薩克·赫爾佐格(Isaac Herzog)撰寫了部分公開演講內容。[27] OpenAI宣稱ChatGPT的局限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另據(jù)媒體報道,截至2023年2月,ChatGPT難以進行高級邏輯處理,在完成“多準快全”的基本資料梳理和內容整合后,并不能提供綜合判斷、修改調整、邏輯完善等“畫龍點睛”之筆。在時效性方面,用于ChatGPT語言模型訓練的數(shù)據(jù)為2021年9月前的數(shù)據(jù),因此在一些最新的數(shù)據(jù)和事件方面可能會存在滯后,這也可能造成ChatGPT在內容準確性和知識性上存在一定短板。[29]2023年3月OpenAI推出插件功能后,ChatGPT獲得聯(lián)網(wǎng)能力,解決了時效性問題。[11] 影響與爭議ChatGPT在人工智能領域產(chǎn)生了轟動性效應,一度催使AIGC[a]概念股猛漲,[5][7]投資機構普遍看好ChatGPT和AIGC賽道的商業(yè)前景。[8]與此同時,它還對教育和學術領域的傳統(tǒng)模式提出了挑戰(zhàn)。[7]為了防止學術欺詐和剽竊,巴黎政治學院、香港大學等高校宣布禁止師生在教學活動中使用ChatGPT等基于AI的工具,[30][31]《科學》《自然》《腫瘤學》等多家科學期刊亦發(fā)表聲明稱,不接受論文將ChatGPT列為“合著者”。[7] 此外,ChatGPT未經(jīng)授權獲取總計約320TB文字信息的預訓練方式已引發(fā)爭議和不滿,推特(Twitter)首席執(zhí)行官埃隆·馬斯克就公開宣布,叫停ChatGPT訪問Twitter數(shù)據(jù)庫來獲取訓練數(shù)據(jù),聲稱“需要更多了解OpenAI的治理結構和未來收入計劃”。[29]歐盟負責內部市場的委員蒂埃里·布雷東也于2023年2月公開發(fā)表評論稱,ChatGPT一類的人工智能技術可能為商業(yè)和民生帶來巨大的機遇,但同時也伴隨著風險,因此歐盟考慮設立規(guī)章制度,以規(guī)范其使用,確保向用戶提供高質量、有價值的信息和數(shù)據(jù)。[4]當?shù)貢r間2023年3月24日,OpenAI發(fā)布聲明,向用戶和整個ChatGPT社區(qū)道歉,表示將重建信任。聲明表示,當周早些時候,該公司將ChatGPT下線,原因是開源庫中存在一個漏洞,致使一些用戶可以看到另一用戶的聊天記錄標題。該漏洞已被修復。[32]3月31日,意大利數(shù)據(jù)保護機構對OpenAI公司非法收集用戶信息展開調查,并宣布,即日起禁止使用聊天機器人ChatGPT,并限制開發(fā)這一平臺的美國人工智能公司OpenAI處理意大利用戶信息。[33]
|
|
|
來自: 大智若愚wxy > 《科學技術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