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應商在參加政府采購活動中如果認為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如招標文件設置不合理的條件對供應商實行差別待遇或歧視待遇、中標供應商提供虛假材料應標等,可依法提出質疑和投訴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質疑和投訴是《政府采購法》賦予供應商的權利救濟程序。供應商在提質疑和投訴的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判斷是否屬于政府采購項目 就常見的公開招標項目而言,可能是政府采購項目,也可能是非政府采購項目,公開招標只是一種采購方式,不能用來判斷項目屬性。判斷一個采購項目是否屬于政府采購項目,主要看三個方面:一是采購人是否為各級國家機關、事業(yè)單位和團體組織;二是項目資金是否是使用財政性資金,也即是否納入預算管理;三是是否在集中采購目錄以內或者分散采購限額標準以上。這三個方面都符合才屬于政府采購項目,有一個方面不符合就不屬于政府采購項目。 另外,采購文件中載明的信息發(fā)布平臺可以用來輔助判斷。如果是政府采購項目,即使該項目在采購人自己的采購系統(tǒng)或者別的平臺發(fā)布,也必須到財政部指定的信息發(fā)布媒體發(fā)布,一般為中國政府采購網及其地方分網,這些網站名稱均帶有政府采購字樣。這種方法不是百分百準確,因為有的單位會將非政府采購項目發(fā)布到政府采購信息發(fā)布媒體。但不在政府采購信息發(fā)布媒體發(fā)布信息的采購項目,基本可以確定該采購項目非政府采購項目。 政府采購項目適用《政府采購法》,質疑是向采購人或采購代理機構提出,投訴是向財政部門提出,質疑是投訴的前置程序,要想投訴,前期必須經過了質疑程序,不能未提質疑直接投訴。 非政府采購項目,如采取公開招標方式,適用《招標投標法》,相應的權利救濟程序是異議和投訴,異議是向招標人提出,投訴是向有關行政監(jiān)督部門(按照職責分工確定)提出。部分事項,如對資格預審文件、招標文件、開標、評標結果有異議,異議是投訴的前置程序。 判斷是政府采購項目還是非政府采購項目是供應商提出質疑和投訴的首要問題,它決定了法律適用、時限、受理部門等許多重要事項。 二、質疑要在法定時限內以書面形式提出 供應商可以質疑的事項包括:采購文件,采購過程,中標或成交結果。 質疑的法定時限是知道或者應知權益受到損害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具體來講,對采購文件提出質疑,應當在獲取采購文件或者采購文件公告期限屆滿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提出。對采購過程提出質疑,應當在相應采購程序環(huán)節(jié)結束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提出。對中標或者成交結果提出質疑,應當在中標或者成交結果公告期限屆滿之日7個工作日內提出。 如果采購文件規(guī)定了“針對同一采購程序環(huán)節(jié)的質疑,供應商應在法定質疑期內一次性提出”,那么供應商還應注意遵守該規(guī)定。 質疑要根據具體質疑的事項在法定時限內及時提出。如認為采購文件有問題,就應當在獲取采購文件這個環(huán)節(jié)提出,而不能等中標或成交結果發(fā)布后,因為未中標或成交而回過頭來質疑采購文件有問題,此時大概率已經過了對采購文件提質疑的法定時限。 如果過了提質疑的法定時限,供應商對采購文件、采購過程或采購結果的違法情況只能向采購人或財政部門進行舉報。舉報不是供應商法定的權利救濟程序,行政機關處理舉報的方式及時限和處理質疑、投訴也有很多的區(qū)別。 只領取了采購文件未參與投標的潛在供應商只享有針對采購文件提質疑的權利,而不能對中標或成交結果提質疑,這是因為其未參與投標,采購結果如何均不損害其權益。 三、質疑不同于詢問和要求澄清 詢問是供應商或潛在供應商就采購文件或采購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向采購人提問,通過采購人的回答解決這些問題,比如領取采購文件需要帶哪些材料。要求澄清是供應商或潛在供應商就采購文件表意不清、不明確或者有歧義的內容要求采購人進行明晰。 質疑則是供應商或潛在供應商認為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提出質疑。實踐中,有些供應商在遞交的“詢問函”或“要求澄清的函”中提出其認為采購文件有'量身定做'的嫌疑要求采購人進行回答或澄清。這種做法是不準確的,也起不到質疑的效果,應該將有關函件明確為質疑函,按照法律法規(guī)關于提質疑的條件去準備質疑函并在法定時限內提交。供應商或潛在供應商對采購人或采購代理機構作出的質疑答復不滿還可以進一步提起投訴,而對采購人或采購代理機構作出的詢問和澄清答復不滿卻不能直接提起投訴。 四、質疑和投訴要有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 實踐中,有不少供應商在提質疑和投訴時,以“推測”或“懷疑”的“事實”作為依據,如果僅有“推測”或“懷疑”而沒有相關證據進行證明時,質疑和投訴事項很難獲得支持。供應商應針對“推測”或“懷疑”的內容進行直接舉證或間接舉證。有證據可以證明但投訴供應商難以獲取的,可以向財政部門申請調查取證。在向財政部門申請調查取證時,也需要給出一些初步的證據或者提供明確的線索,否則申請一般不會獲得同意。供應商在投訴時不能以非法手段取得證明材料,如用非法手段獲取其他供應商投標文件內容,這樣投訴不僅會被駁回,而且要承當相應的法律責任。 也有個別供應商在質疑和投訴時羅列了一些事實,也提出了訴求,但卻沒有給出法律依據,這樣的質疑和投訴往往不會被受理。事實依據要結合法律依據,有理有據地展開說明。 五、查無實據的投訴有風險 在質疑階段,供應商提出的質疑事項由于各種原因未獲支持,供應商是否還有必要向財政部門提起投訴?據調查統(tǒng)計,供應商投訴成功率在40%左右,這個比例還是很高的。出現(xiàn)這么多在質疑階段未獲支持而在投訴階段獲得支持的案例,這是因為財政部門專業(yè)度更高、立場更加客觀中立,最重要的一點是財政部門享有法定的監(jiān)督調查取證權,而采購人并不享有這一權利。采購人通常是依據采購文件、投標文件和評標委員會的輔助來完成質疑答復。 因此,供應商如果對質疑和投訴的事項有理有據,在質疑未獲支持時可以繼續(xù)投訴,在投訴時根據情況申請調查取證,就有較大可能在投訴階段獲得支持。需要強調的是,這里并不是鼓勵對所有未獲支持的質疑都去提起投訴,要知道'在全國范圍12個月內三次以上投訴均查無實據的,虛假、惡意投訴的,由財政部門列入不良行為記錄名單,禁止其1至3年內參加政府采購活動'。 投訴一定要在法定時限內,即在質疑答復期滿后15個工作日內,向財政部門提起投訴。如果超過了投訴的法定時限,供應商也只能針對違法行為向財政部門舉報。 ![]() 政府采購遇到問題,專業(yè)的采購顧問哪里找? 為了更好地服務政府采購事業(yè),政府采購信息報社依托20余年的專業(yè)積累,聯(lián)合正福易考通為政府采購有關單位重點推出8項專業(yè)咨詢服務 ![]() ![]() 具體服務內容有哪些? 協(xié)助開展政府采購網留言咨詢答疑; 協(xié)助開展政府采購規(guī)范性文件調研起草、審查論證; 協(xié)助起草/審查政府采購文件標準文本/范本、編制政府采購合同標準文本/范本; 協(xié)助指導案例選取制作; |
|
|
來自: 新用戶21158657 > 《招投標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