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紹興,筑夢亞運——2023紹興文旅 “唐風宋韻”媒體聯合推廣行動還有2天就開始啦!沉浸式“非遺、國風”體驗,“打卡”+“種草”?探尋紹興詩路文化、宋韻文化“流量”密碼,讓紹興文化會“說話”…… 渚山植蘭,山下驛亭,是蘭亭之名 翰墨風雅,曲水流觴,是蘭亭之魂 無關風月,流轉時光,是蘭亭之夢 歲月長長,時光慢慢 紹興的風雅分毫未改 漫步蘭亭,抬眼望去 一切依舊是記憶中溫柔的模樣 手執(zhí)筆墨的王羲之 仿佛依舊書寫著魏晉風骨 …… 春和景明,跟著達人共游蘭亭 品唐風、覓宋韻,紹興等你! ![]() 杭州跟我玩與你一起 相約紹興,品唐風、覓宋韻 凱玲自駕去旅行與你一起 相約紹興,品唐風、覓宋韻 馬丁逛吃杭州與你一起 相約紹興,品唐風、覓宋韻 小豆學長與你一起 相約紹興,品唐風、覓宋韻 帶你玩杭州與你一起 相約紹興,品唐風、覓宋韻 D仔來啦與你一起 相約紹興,品唐風、覓宋韻 ![]() 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獨。 東風時拂之,香芬遠彌馥。 ——《蘭花》孫克弘 ![]() ? | 小紅書@天汩 紹興種植蘭花的歷史悠久,是全國最早培育蘭花的地方之一,1982年,蘭花還被選為紹興市花。蘭亭之名,便與這花有著不解的緣分。 ![]() ? | 紹興蘭亭景區(qū) 東漢《越絕書》中記載:“勾踐種蘭渚山?!?/span>這也使得勾踐成了史籍上有明確記載的中國栽蘭的第一人。紹興由此成為春蘭故鄉(xiāng),渚山也因勾踐種蘭,而被后人改名為蘭渚山。 ![]() 蘭渚山下,漢時建有驛亭,亭亦以蘭名,稱為蘭亭。 ![]() ? | 潘國紹 ![]() ![]()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em> ——《蘭亭集序》 在勾踐種蘭800年以后,因為一場享譽古今的文化盛宴,蘭渚山下的蘭亭聲名鵲起,并在歲月長河中熠熠生輝。 ![]() 《蘭亭集觴》(清·焦秉貞) 蘭亭素以“景幽、事雅、文妙、書絕”,四大特色而享譽海內外是著名的書法圣地。 ![]() 魏晉時代,文人們把郊游視為陶冶情操的一種方式,他們寄情于山水之間,流行乘興賦詩,流觴曲水。 ![]() 東晉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王羲之攜親友在蘭亭雅集修禊,以清水蕩滌塵垢,以詩酒表達快意。席間,王羲之欣然走筆,一氣呵成。由此,流傳至今的《蘭亭集序》誕生。 ![]() 《蘭亭序》 《蘭亭集序》以曠達舒朗、不卑不亢的“文人風骨”激蕩人心,蘭亭雅集的文脈由此綿延千年,蘭亭山水也更添“水墨”意境,成為史上文人雅士鐘情之地。 ![]() 在這里,你可以感受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漫步其中,清風拂面,甚是清涼。沿山路拾級而上,山間溪流縱橫,移步換景,仿佛時光倒流,夢回魏晉。 ![]() 在這里,你可以體驗古時文人雅士們,曲水流觴、詩酒唱和的雅趣。 ![]() 曲水流觴 在這里,你可以品讀人文古跡,臨摹古文名帖,延續(xù)軸卷墨香,沉浸式感受書法藝術的獨特魅力,參與書法藝術的保護與傳承。 ![]() 蘭亭書法博物館 ![]() 任歲月流轉,風華不改,來一趟蘭亭,便可夢一回千年的風流,感受江南靈秀、紹興風韻…… ![]() 蘭亭碑亭 蘭亭碑亭是蘭亭的標志性建筑,建于清康熙年間。碑上的“蘭亭”兩字,是康熙皇帝的御筆。 ![]() 鵝池碑亭 鵝池碑亭是一座石質三角亭,亭內立有一碑,上書“鵝池”二字,這塊碑我們稱之為“父子碑”,相傳由王羲之與小兒子王獻之合筆。 ![]() 曲水流觴 曲水現址為清代移建,1980年重建,呈“之”字型,再現了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邀友臨流觴詠場景。 ![]() 流觴亭 流觴曲水處對面有流觴亭,面闊三間,單檐歇山建筑,呈長方形,飛檐翹角,冰紋門窗,四周有寬約米余的走廊環(huán)繞,圍以石欄坐,古雅大氣。 ![]() 御碑亭 御碑亭八角重檐,氣勢恢弘,亭中之碑名為御碑,高6.8米,寬2.6米,重約18噸,上面刻有祖孫兩代皇帝的書法,又稱祖孫碑。 ![]() 臨池十八缸 相傳古人常常通過練字磚反復練習書寫,在這里可以拿起毛筆沾水,體驗古人用水習字的樂趣哦。 ![]() 王右軍祠 王右軍祠祠門大匾是著名大書法家沙孟海所題,“王右軍”就是王羲之,他曾官至右軍將軍,所以世稱“王右軍”。 ![]() 蘭亭書法博物館 整個博物館延續(xù)了紹興臺門式建筑特點,尊重蘭亭風貌,以灰色調為主,高度、體量、建筑形式與蘭亭及周邊風貌和蘭亭文化內涵相協調,采用現代手法,傳統坡屋面的形式,流溢著傳統文化的元素,是一個大氣、簡約、雅致的書法專題性博物館,也是國家級三級博物館。 ![]() /// 千年迷夢,翰墨流芳 唐詩之路的風雅,南宋的氣韻 就在這個春天,就在蘭亭等你 本文由紹興文旅發(fā)布整理編輯 感謝所有攝影作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