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中風者,口燥而喘,身運而重,冒而腫脹。 肺在胸陽。胸腔的最上方是肺。肺里面應(yīng)該有很多的津液。這個是陽。 中風的時候,風在這邊一吹,肺熱會增加。當你熱增加的時候,嘴巴就會干燥。肺里面津液不夠的時候,病人就喘。因為不能納氣嘛。 身運而重,冒而腫脹。為什么會身運而重? 正常人肺的津液來源: 第一個。腸子里面的營養(yǎng)水被氣化上升交給肺。 第二個。食物的營養(yǎng)。食物首先在胃里面被消化。 然后脾臟把食物的營養(yǎng)吸收以后脾臟再交給肺。 所以進入肺的時候有食物的營養(yǎng)。有食物里面的營養(yǎng)水。這兩大管道。 當口燥肺中風的時候,上焦太燥熱的時候,肺的津液就沒有。 這個脾臟吸收的食物的營養(yǎng),想轉(zhuǎn)交給肺滋潤肺。但是這個食物的營養(yǎng)進到肺里去一定要肺自身有這個津液水,好比一個車輪子。 沒有這個肺的津液水這個車輪子。脾臟食物的營養(yǎng)怎么進得去肺里面呢?進不去就只好停留在脾里面,造成脾濕。所以身運而重。 冒而腫脹。頭會昏。因為上焦太燥熱了頭昏。沒有津液在上面,就好像大熱天天上一朵云都沒有。太陽直射,人就站在太陽底下,熱得頭昏了就是這個意思。 肺中寒,吐濁涕。 肺里面是寒的時候,就是這個肺的津液太多在里面。就會有這個濃涕吐出來。 肺死脈,浮之虛,按之弱如蔥葉,下無根者,死。 臨床上這個都是肺病末期以后,你才會看到的現(xiàn)象。正常的肺脈是浮在表面上像羽毛一樣對不對?它這個是下無根。代表肺氣沒有了。 肝中風者,頭目潤兩脅痛行常傴(yǔ,彎曲),兩臂不舉舌本燥,善太息人嗜甘。 風熱者善食。風寒者不欲食。如果風跑到肝臟里面去的時候,喜歡吃甜的東西。行常曲僂,這個人就彎曲在那邊不能動,手臂不能舉。眼睛轉(zhuǎn)來轉(zhuǎn)去。 當有風進入到我們身體里面來的時候,一般這種情形都是你人體虛的時候。風寒就比較容易進去。所以說同樣一個環(huán)境里面,可能你生病我不生病,為什么?因為我身體比較強這個影響不了我,可是會影響到你因為你平常身體比較差。 所以平常我們就要把身體保養(yǎng)好。身體會有中風,都是你有虛弱的地方這種病才會趁虛而入。所以諸位隨時要記得保持心平氣和,不要煩躁。不要給自己壓力太大。同時要常常運動。然后有小病就要去掉,一般這種病就都不會發(fā)生。 為什么肝中風人嗜甘?我們在《黃帝內(nèi)經(jīng)》就介紹過了: 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你就會想去吃甜的,哦,自然而然會想去吃甜的。 肝中寒者,胸中痛,不得轉(zhuǎn)側(cè),食則吐而汗出也。 寒就是不動。肝里面中了寒,就是肝里面太冷了。這時候肝會腫起來。肝腫大了以后會頂?shù)狡⑴K。木克土。當脾臟被肝臟一頂?shù)搅艘院螅@個中隔,肝臟和脾臟,中隔就滿滿的這胃就受不了,所以你一吃東西就會吐一吃東西就會吐。 為什么胸中痛?因為呼吸的時候橫膈膜要下降,那這個肝臟已經(jīng)腫起來,脾臟也腫起來,結(jié)果吸氣的時候氣只到這邊就要回逆,氣沒有辦法吸飽造成胸中痛。 為什么不能轉(zhuǎn)側(cè)?因為肝臟腫起來,脾臟腫起來,轉(zhuǎn)動身體時,這是一個負擔。所以身體會很難過。所以保持靜止不動病人會比較舒服。這是中寒比較嚴重。 所以說,如果遇到肝臟腫起來或脾臟腫起來,大部分都是寒癥。 那我們就會開溫熱的藥給他。 肝死脈,浮之弱,按之如索不來,或曲如蛇行者死。 肝臟功能要完全消失了。就是很危險了。這個脈癥是這樣子:扭扭曲曲的。 為什么?因為肝法相是木,像木頭一樣扭扭曲曲的。這都屬于真臟脈。 肝著,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時,但欲飲熱,旋復(fù)花湯主之。 旋復(fù)花湯方: 旋復(fù)花3 蔥十四莖 茜草少許 這個肝著也是一種寒癥。肝臟的血本身要進入肺。當有肝著的時候,這就是寒。寒著在肝上面。這個肝血沒有辦法進入肺臟。肝血沒有辦法進入肺臟的時候,有一個人踩一下踩身上,踩的時候壓力會在這邊產(chǎn)生那血就進入肺臟。所以他就喜歡人家來踩他。這個著并不是里面有腫瘤什么東西,而是里面比較寒而已。茜草入肝能夠活血化瘀。治療肝病的時候常常會用到茜草。婦科月經(jīng)痛子宮里面有腫瘤肌瘤我們也會用到茜草。旋覆花降逆氣。蔥行陽。 酸過多的時候旋覆花能夠降逆。肝著的時候我們用旋覆花、蔥來行陽。用茜草來活血化瘀。這個肝著的癥狀就會去掉。 所以肝著并不是肝硬化、肝癌。只是一個寒堵在肝臟上面而已。 心中風者,翕翕發(fā)熱,不能起,心中饑,食即嘔吐。 心中風就是風跑到了心。心本身是火,再這樣風來吹火,火就更大。 翕翕發(fā)熱。翕翕就是心臟不斷地搏動產(chǎn)生的燥熱。 正常的心臟的火是下行,這才是正常。 風在吹,那火在往上走越來越大,就會造成不能起這個樣子。 心中饑講的是胃。那胃里面感覺到很餓,但是一吃就會吐,為什么? 正常人的心火往下走,進入小腸以后,這個熱一路下來往下走走到下面來。 所以包括經(jīng)過我們的胃,火也在下面燒,所以我們的胃才能咀嚼才能消化食物。到了小腸小腸才能消化食物,因為里面有火。 那現(xiàn)在這個火不下來一直在上面走,那吃東西下去不能消化所以就會吐。 吃東西就吐,胃里是空的。所以感覺很餓。 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敢蒜狀,劇者心痛徹背,背痛徹心。 譬如蟲注,其脈浮者,自吐乃愈。 心中寒。心臟的脈本來就是要宏、浮,這才是正常的心臟脈。當病人有這種感覺的時候,脈浮起來代表病人自己會痊愈。 痊愈的原因可能是自己運動,或者是撞墻對不對?我們前面介紹過的撞墻撞了把痰吐出來,吐出來自吐自己好。你如果吐不出來,這個就要吃烏梅赤石脂丸。 所以烏梅赤石脂丸是很熱的藥。因為是寒痰。這個人覺得胸口很辣,就好像吃了蒜一樣,辣在這個地方,那這就是寒證。一般寒癥就不會口渴,熱癥會口渴。 心傷者,其人勞倦,即頭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煩,發(fā)熱,當臍跳,其脈弦,此為心臟傷所致也。心傷者,心臟受傷了,那有可能是外來的因素,打擊啊受傷啊或者你吃的西藥,還有情志上受到傷害。這個人會呈現(xiàn)的癥狀:疲勞倦怠,心中痛而自煩,發(fā)熱,當臍跳,脈弦,此為心藏傷?為什么這樣子? 正常的人,心火往下降,進入小腸。心臟在肺的下方,肺在管束他。 當肺的功能很好的時候,肺就能把心火往下導(dǎo),導(dǎo)到小腸里,這是常態(tài)。 如果說現(xiàn)在心受傷,心火就沒有辦法往下走,往上逆。 當往上逆的時候,這個熱到臉上來,頭面臉孔就會比較紅赤。 下重,為什么會下重?因為每個人的這個心火是固定的。什么叫作固定呢? 心臟就是那么大,就好像一個汽車的引擎一樣,它100匹馬力,就是100匹馬力,再怎么催它也是100匹馬力,所以說你的心臟是100匹馬力,那現(xiàn)在正常的熱應(yīng)該全部都到小腸。現(xiàn)在熱往上走,小腸的熱就會下降,熱量就分散掉。當你熱量分散掉,小腸的溫度就下降。小腸溫度一下降的時候,你吃的食物到了糟粕,到了小腸里面,你沒有熱,沒有辦法蒸化,這個順著大腸就出來了。下重。這個下重就是痢疾厚重。上完廁所后覺得還沒上完,還是要去上。 食物沒有辦法消化。所以說我們講的熱量它是固定的量。 每個人心臟的大小,配合你的體格大小,那有一定的量。不會過量。 那往上沖的話,自然而然下面就沒有了,小腸的溫度沒有了。 所以說這個下重是里急后重,上完廁所還想再去上,感覺沒有上干凈的感覺。 心中痛而自煩。心藏神。如果心臟受傷的話,神就沒有辦法守在心臟里面。 這個時候自然而然就會有煩躁的現(xiàn)象。病人感覺到發(fā)熱就是心火逆,往上走。 當臍跳,其脈弦,此為心藏傷。為什么當臍跳?肚臍正好在小腸的上方,小腸的火在下面燒,大腸里面的水在走,火在水在,水在上面,火在下面。 這個水一燒,這個水正常會回到肺里面去,這就是肺跟大腸表里。 那現(xiàn)在小腸溫度下降了,水還是在那邊啊,你沒有辦法蒸化它,要煮熟,又要煮開,水又煮不開,肚臍就在跳,好,肚臍就在跳。脈是弦的,弦就是水脈。 心死脈,浮之實,如麻豆,按之益躁疾者,死。 輕輕的按到手上的脈,不一定要有寸脈,寸關(guān)尺的脈,輕輕按到,非常的實,非常的大,像麻豆一樣,小的豆子一樣,很浮。按它,越按它越強反彈力越強。這就是心的真臟脈。真臟脈的意思就好像你摸到一個心臟在這里,這樣子。 一個小氣球在那邊跳,跳跳跳,心臟就在這邊,這是真臟脈。 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氣少也,血氣少者屬于心,心氣虛者,其人則畏,合目欲眠,夢遠行而精神離散,魂魄妄行,陰氣衰者為癲,陽氣衰者為狂。 魂在肝里面。魄在肺里面。魂和魄,統(tǒng)由神來管。心臟里面的神在管魂和魄。這是基本上的一個概念。 心臟能夠取得木和金這個相對的平衡點,這是正常的。 所以我們?yōu)槭裁匆毢粑?,練功夫。練氣。把心火?dǎo)到小腸里面去。不要生氣。不要太容易發(fā)怒,心情要心平氣和。才能夠取得金和木之間的平衡這是正常的。 血氣少者屬于心。 血,講的是肝。氣,講的是肺。肝是藏血的。肺是主氣的。當你血少氣少的時候,血氣少者,屬于心,因為會影響到心臟。因為心臟在管這個肝木和肺金啊。 心氣虛者,其人則畏。虛的時候,病人心里面容易害怕。 病人在哪里?病人躲在衣櫥里面,這就是怕。 合目欲眠。這個人眼睛閉起來,他就想睡,因為這是虛癥。 夢遠行而精神離散。魂魄妄行。他已經(jīng)心臟受傷,他已經(jīng)氣血不夠了,做夢還要走很遠,那是不是更累,好像走了十公里了,事實上沒走,可是你心神在走啊。因為神不能守住,走的時候很累,這是魂和魄妄行,沒有辦法控制它。 陰氣衰者為癲,陽氣衰者為狂。這就是癲和狂的來源。 那也就是說,我們在治療癲癇狂癥,可不可以治?當然可以治??! 那怎么個治法?這是在虛的狀態(tài)之下才會有,那補虛就可以啦。 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氣少也。所謂邪哭,就是他哭起來,那個人傷心的哭你可以聽得出來的。但是邪哭是:沒事就在那邊哭起來。動作很怪異很詭異。好像疑神疑鬼的。這種都是屬于肝臟和肺臟的氣血不足。 遇到這種精神上面的問題。要從肝臟從肺臟下手,再從心臟下手,這三個為主。 脾中風者,翕翕發(fā)熱,形如醉人,腹中煩重,皮目潤潤而短氣。 脾主肌肉。肚臍以下少腹,脾主少腹。整個少腹脾臟在管。脾主濕。 全身的濕脾臟在管。全身的肌肉,也是脾臟在管。所以這個脾的功能很多。 當人受到風的時候,風進入肌肉,進入脾臟。脾主濕中焦下焦這邊濕會很盛。心臟的火要進入小腸,本來是要進去,可是濕很盛的時候,它沒有辦法進去。 沒有辦法進去的時候,心火下不去,這個時候一定要釋放掉,不然會爆炸。 但人體是不會爆炸的,這個下不去的心火就會往上走。跟心中風一樣翕翕發(fā)熱。 形如醉人。因為這個熱不斷地往上沖啊,人當然會頭昏昏的,精神不濟啊。 腹中煩重。因為肚子里面濕很多,這個腹中煩重。 皮目目閏目閏而短氣。眼睛的上眼袋下眼袋這個地方,是脾臟在管的。 因為中焦這個濕很盛,肺氣和心火,都不能下降。所以當然,呼吸會氣很短。 如果說不去治療他,這個濕越來越盛,脾臟就越來越大。 很多人就是脾臟腫大。結(jié)果脾臟腫大,整個腹腔都是這個脾臟,肚子腫得很大。 老師我們把這個濕要去掉。張仲景經(jīng)方從頭到尾,濕要去掉,就是要利小便。 你不能發(fā)汗。因為你發(fā)汗的時候,汗水出得很快,濕出得很慢,濕是蜈蚣穿鞋慢慢走。你在那邊給它發(fā)汗,鞋子還沒穿完,所以你發(fā)汗了半天,病人的津液傷到了,結(jié)果肚子還是腫大,對不對? 利尿的話,我們澤瀉加重。白術(shù)加重。脾臟管靜脈,管少腹。少腹這邊是經(jīng)脈血液循環(huán)。靜脈,我們是不是加重白芍。然后配合茯苓。 我們常常用到白術(shù)跟茯苓來治療中焦的濕。濕在中間,白術(shù)跟茯苓等量。 如果是下焦的濕,肚子腫得很大,重用茯苓。白術(shù)三錢,茯苓用六錢。 光是澤瀉白芍茯苓白術(shù)這四味藥下去脾臟就開始縮了。惡心加半夏。 脾統(tǒng)血,心主血,肝藏血。肝臟要藏血,收藏起來,所以我們要開酸棗仁湯。心主血,我們要去補心臟,血是苦味的,所以會有黃芩黃連阿膠這種苦味的藥。 脾死脈,浮之大堅,按之如覆杯潔潔,狀如搖者,死。 脾臟將死的時候,真臟脈會出現(xiàn),脾的真臟脈。浮之大堅,按之如覆杯潔潔,狀如搖者。你摸上去,脈,就好像一個覆蓋著的杯子。實大的脈,都是真臟脈。 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shù),浮澀相搏,大便則堅,其脾為約,麻子仁丸主之。麻子仁丸: 麻仁10 芍藥5 厚樸5 枳實5 大黃4 杏仁5 趺陽就是胃經(jīng)沖陽穴道的脈。浮而澀。浮,胃氣很強。澀則小便數(shù)。小便頻頻。什么叫脾約?當胃里面很熱的時候,胃火很大,脾臟在旁邊,受到胃火的約束。 浮陽脈浮,代表胃氣強。胃部很大很干燥,它一直在吃,胃很熱很熱。 當胃火很大的時候約束到脾臟。 脾胃本身是表里。脾臟收縮時胃是撐大的。脾臟撐大時胃就縮小了。 所以脾跟胃中間的關(guān)系是這樣子的。 脾受到約束,就是胃火太大啦。脾臟沒有力量造車,就會那樣子。 平常心火下來進入胃,再到小腸。那這個火,到了胃就不下小腸了。 那小腸溫度下降小腸就會比較冷啊。這個時候,小便會頻數(shù)。 為什么小便會頻數(shù)?常人膀胱里面累積水份的時候,這個小腸火會把膀胱里的水份蒸化氣化。好的水份氣化后上升到肝臟。糟粕水濁水氣化后成尿排出體外。 因為有小腸的火力,小便才能排出來。 那么哪一天去小便,你發(fā)現(xiàn)小便不能噴射,就代表你小腸的溫度不夠了。 那所以,當小腸溫度下降,尿液還是一樣累積在膀胱里面,但是尿液是冷的。所以冷的話,冷水都是存在底下的。所以壓迫到膀胱。當你累積到一點尿液的時候感覺很重,就感覺到我要去上廁所了,尿意就來啦,所以去上廁所,排出來一點點,上完廁所次出來,又覺得又想回去,所以你看那個人就一直進進出出在廁所里面看,小腸的溫度不夠了。 脾約的時候,病人的小便會數(shù),浮澀相搏,大便則堅。為什么大便會堅掉? 因為胃火太盛了。大腸小腸里面的津液是從脾臟來的。那現(xiàn)在脾臟里面沒有辦法供應(yīng)這個津液。因為胃火太大了脾臟受到胃的約束。脾沒有辦法生產(chǎn)津液。于是大小腸里面的津液就沒有了。那很多干燥的大便就停在旁邊,一顆一顆的。排出來就好像我們的六味地黃丸。好像羊咩咩羊大便一樣,排出來一顆一顆的。這就是為什么小便頻數(shù)。大便則堅。 老師小腸,不是小承氣湯嗎?小承氣湯是不是有枳實,厚樸,大黃,對不對?老師腸子里面沒有津液了,麻子仁是不是有仁劑在里面是不是可以潤腸? 大腸里面比較干呢,靠杏仁來滋潤它。 然后肚子里面腹痛,肚子里面,少腹管的是陰。腹部悶悶的,開白芍。 白芍管腹部。這個把白芍一放進去,這就是麻子仁丸。 腎著之病,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狀,反不渴,小便自利,飲食如故,病屬下焦,身勞汗出,衣里冷濕,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帶五千錢,甘姜苓術(shù)湯主之。 甘草干姜苓術(shù)湯方(一名腎著湯): 炙草2 白術(shù)2 干姜4 茯苓4 平常體力工作很多,經(jīng)常會流汗,衣服會濕掉。流汗工作的時候沒有時間去換衣服所以繼續(xù)穿。繼續(xù)穿濕的衣服又干掉。干掉后你還在工作。 干了又濕,濕了又干。日積月累下來,就會得到這個腎著病。 患這種病的人,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帶五千錢,甘姜苓術(shù)湯。 甘姜苓術(shù)湯,過去我們用來治療帶脈病。帶脈一圈環(huán)繞一圈,治療帶脈病。 腎著。主要的原因是:脾濕過剩。脾主少腹。脾濕排不出去以后太盛,慢慢慢慢拉下脾濕太盛。那這種濕都是寒濕。那我們?yōu)槭裁匆篮罎?,因為寒就會開熱藥,濕的話就開去濕的藥對不對,所以這是原因,都是累積起來的。 炙草、白術(shù)各二兩。干姜、茯苓加重。遇到下焦腫的時候茯苓的量是超越白術(shù)。 中焦比較濕的時候。比如說桂枝湯癥人。 我們在桂枝湯里面加上白術(shù)茯苓。中焦白術(shù)茯苓用等量。 小建中湯出來時候一定是少腹比較寒,小朋友會告訴你媽媽我肚子痛,你一看他眼睛中間是青色的這就是小建中湯證,這個時候你就不需要加白術(shù)茯苓直接把白芍加重就可以了,肚子痛就沒有了。 腎著之病,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狀,反不渴,小便自利,飲食如故,病屬下焦,身勞汗出,衣里冷濕,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帶五千錢,甘姜苓術(shù)湯主之。 甘草干姜茯苓白術(shù)湯: 炙草2 白術(shù)2 干姜4 茯苓4 積水的病人下半身水腫,水腫的病人一定有口渴小便不利,小便排不出來。 但這個腎著病這里有積濕在這里面的時候,小便很好不會口渴。 這就是腎著跟一般的腎臟病水腫不太一樣的地方。 腎死脈,浮之堅,按之亂如轉(zhuǎn)丸,益下入尺中者,死。 所有的真臟脈,肝心脾肺腎,統(tǒng)統(tǒng)是真臟脈出現(xiàn)的時候,都是浮之堅。 當你發(fā)現(xiàn)脈型變了不管是像蛇一樣或者是轉(zhuǎn)來轉(zhuǎn)去呀,或者是像覆杯一樣,或者像一粒球在跳動跳得不規(guī)則這種都是屬于真臟脈。 問曰:上焦寒,善噫,何謂也?師曰:上焦受中焦氣,未知不能消谷,故能噫耳。下焦寒,即遺溺失便,其氣不和,不能自禁制,不須治,久則愈。 上焦寒善噫。是因為中焦寒氣不和,所以上焦就會有這種現(xiàn)象。這種病比較淺。象打嗝,肺胃。那上焦畏寒實際上是中焦寒,中焦寒造成上焦寒。 那當你打嗝噫氣出現(xiàn)的時候我們橘皮竹茹湯。 橘子皮放點生姜下去很淺的藥就可以把打嗝去掉。 為什么用橘皮呢?生姜是用排胃里面的水,橘子皮辛香發(fā)散。這種很淺的病。 上焦的熱度是控制在心臟和肺臟溫度的平衡點。 心和肺之間的平衡點就是我們體溫的正常體溫。 當你溫度比較寒的時候自然而然會影響到胃。 反過來當你中焦比較寒的時候上焦也會跟著寒。 如果下焦寒地時候,肚子里面,少腹是冷的。遺溺小便就控制不住嘛。 這個大家都知道小腸溫度很淺膀胱沒有辦法氣化,這種膀胱不能控制。 師曰:熱在上焦者,因咳為肺痿;熱在中焦者,則為堅;熱在下焦者,則尿血,亦令淋悶不通。大腸有寒者,多鶩(wù,野鴨)溏;有熱者,便腸垢;小腸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熱者必痔。 熱在上焦者,因咳為肺痿;如果肺里面太熱,肺都萎縮掉。麥門冬湯癥。 熱在上焦代表肺里面的津液不夠了。所以心臟的火比較大,萬里晴空沒有云。 正常人上焦中焦下焦都是陰陽一定平衡的互相平衡互相制衡的。 所以說如果肺很大,里面精液很多,會把心臟控制的很好。 就好像你汽車里面水箱里面的水很夠,心臟里面的血好像引擎里面機油很足。這個時候有外面的水心臟里面的血,這個時候把你汽車的恒溫狀態(tài)下你可以加速跑這是正常的人,陰陽要和。 中焦也是一樣,胃里面的胃熱跟旁邊的脾臟跟旁邊的肝臟兩邊在組合,兩邊把你包在中焦的時候,中焦也不應(yīng)該有過熱的現(xiàn)象。 現(xiàn)在這邊說,如果熱在中焦者,則為堅;大便就會比較堅比較硬。 下焦熱,如果說你的大腸小腸,前面是膀胱,小腸后面是腎臟,前面還有女人的子宮卵巢,男人下面還有前列腺。小腸在中間很熱。上面有大腸,大腸里面有水,膀胱里面有水,腎臟里面有水把小腸包住,所以陰陽是調(diào)和的,應(yīng)該不會過熱才對也不會過冷。 如果過熱可能發(fā)炎或怎么樣。里面津液不夠了,這個時候小便就排不出來就會有血尿的現(xiàn)象。 大腸有寒者,大腸就開始控制不住大便,大便比較稀呀比較溏。 如果太熱了大便腸垢排出來的濁物比較多味道比較重。 小腸里面如果太冷了其人下重便血。為什么會便血?因為小腸不單單是屬火,小腸又名赤腸。就是說食物到了小腸里面消化掉了。 如果小腸溫度太低排出來的就是血,大便排出來就是血。你以為是里面是熱證。實際上出的血是因為小腸。小腸把食物消化掉了變成血。但是血沒有辦法提供給身上來使用,所以排出來是血。 就好像男人的精子如果排出來不是白的里面卻帶血是為什么? 就是因為小腸的溫度不夠。 老師精中帶血里面一定發(fā)炎了結(jié)果里面是寒癥。那發(fā)炎如果你誤以為有熱你就會開寒涼的藥對不對。寒涼的藥一開下去結(jié)果就是他的血越來越多。 我本來是一半精一半血結(jié)果吃了你的藥全部是血,然后他都沒有痛,因為他的精子根本就是因為寒,所以說血沒有辦法生化成精才會這個樣子的。 怎么判斷?如果真的是小腸有熱的話就一定會有痔瘡。痔瘡都是有熱。男人得了痔瘡也是因為坐在那里不動,小腸的濕熱下注造成痔瘡。 所以我們知道痔瘡是濕熱下注,他又濕又熱我們處方就開去濕去熱的藥。 問曰:病有積有聚有谷氣,何謂也?師曰:積者臟病也,終不移。聚者腑病也,發(fā)作有時,展轉(zhuǎn)痛移,為可治。谷氣者,脅下痛,按之則愈,復(fù)發(fā)為谷氣。 這個積講得就是腫瘤癌癥,這些癌癥在臟里面是不會動的。聚在腑病里面可能是實物的一些殘渣停在這個腑里面,消化系統(tǒng)里面。發(fā)作有時,有的時候發(fā)作有的時候不發(fā)作,展轉(zhuǎn)痛移為可治。諸位要記得這個痛會移動的都不會有事。最怕就是固定那一點不動,痛就不移動那就麻煩了。 榖氣者,肋下痛,按之愈,復(fù)發(fā)為榖氣。 從這里可以看到聚和榖氣都是很好治的,最難治的是積。 老師我怎么知道他是積,他是聚,還是榖氣那? 諸積大法:脈來細而附骨者,乃積也。寸口積在胸中,微出寸口,積在喉中;關(guān)上積在臍旁,上關(guān)上,積在心下;微下關(guān),積在少腹。尺中,積在氣沖,脈出左,積在左;脈出右,積在右;脈兩出,積在中央,各以其部處之。 如果發(fā)現(xiàn)到細而附骨,脈摸上去真的細呀。 然后附骨是什么意思?你重按到骨,脈還在那邊,叫做附骨脈。 肺癌臨床案例 這個人,可以平躺,睡覺還好,胃口很好。這個男的不怕,對我們最有利就是:他不怕。不像有的人,一聽到,已經(jīng)坐那里就軟掉了。那真的完了。 我們什么都可以治,就是大膽丸沒有。 這個人,晚上睡覺的時候,身體非常的熱,白天還好。睡覺為什么生熱? 因為有陰實堵在這里的時候,這個陽,要入陰,而無法入陰,所以局部會發(fā)熱。 不是全身哦。全身上下都發(fā)熱的話就是陰陽相隔的時候就走掉了?,F(xiàn)在是局部。 局部上有阻隔,所以在這個部位上,陽要進去,陽沒有辦法入陰,這個陽就會反逆,陽就是熱呀。他就會感覺到燥熱,晚上就會燥熱。 那你如果治他燥熱的時候,越治他就越熱,就代表病情在惡化。 如果熱慢慢退掉,病情就在好轉(zhuǎn)中間,對不對? 我問他:“你大便好不好?”“很好啊,一天二十次啊?!?/span> 這個人,很壯。舌苔是黃的,抽煙的舌苔是黃的,咳出來的痰有黃痰,有白痰,有帶血。那下利一天有二十次以上,形容很多次。 為什么?你看他是實癥,照理說應(yīng)該是便秘才對,對不對? 結(jié)果現(xiàn)在下利,表示陰陽是相隔的,他陽沒有辦法守住。 因為陽沒有辦法入陰,陽反逆,所以上面是熱的,下面缺陽。 陽就是我們的力量,動能嘛,那肛門就守不住,所以下面不斷的下利。 陰在衰脫,在脫,上面陽又進不來。這是一種,相反的癥狀出現(xiàn)。 這個病人他說,我咳痰出來,都是白痰。吐出來的是白痰泡沫痰,又有咳血。原來都不咳血。他是咳嗽很厲害。可是西醫(yī)跟他說你這個高血壓,還有心臟病,中風,就給你吃阿司匹林。他說我從吃阿司匹林開始就咳血。 這個病人,摸他的左手脈,沒有脈,右手脈非常的洪大。 那所以脈癥上面來看的時候,他已經(jīng)脫離了附骨脈,脫離了附骨脈。為什么脫離了附骨脈?可能是他有做過切片,或者是這個病情還沒有說這個,這個移轉(zhuǎn)或者是很惡化到什么階段,所以說看不到附骨脈,這是我一個納悶的地方,照理說應(yīng)該有附骨脈,可這個病人看不到附骨脈。 我們現(xiàn)在開始處方了: 他說我咳痰出來,一粒一粒白白的,好像稀飯,就好像稀飯一樣......桔梗甘草湯。 當我們在處方桔梗的時候,桔梗是用一兩,你看我這個兇不兇,炙甘草三錢,桔梗要用一兩。如果你用桔梗用到五錢啊,六錢啊,都沒有用,這個緩不濟急。一定要用到一兩以上。 桔梗甘草是排膿湯。我們在肺癰里面的時候,口吐白沫時,我們按照癥來開的。 這個人,又有抽煙,所以我開了皂莢在里面。皂莢本身是堿性的,能夠去煙痰。然后紅棗能夠保護胃壁。因為紅棗是預(yù)防,皂莢是堿性的,到胃里面要把胃酸中和掉,所以你開了皂莢一定要開紅棗,你不開紅棗的話病人吃下去胃很難過。因為皂莢是堿性的,跟胃酸會中和。所以我們用紅棗把這個酸和堿分開來,就不會,胃里面就不會難過。 病人咳嗽,他這個肺里面有寒濕,因為他不會口渴,我加了生半夏。 因為我們沒有紫參。我們用生半夏,干姜。這個生半夏四錢。病人體格很高大。干姜我用三錢。生姜或者是干姜,可以解生半夏的毒。 那干姜和生姜都可以解生半夏的毒。所以生半夏本身是毒,但并不會毒死人。而是聲音沒有了只此而已。但是生半夏去痰去水的力量非常強絕對比制半夏好。 我們用干姜,炙草,就是能專門能去肺里面的寒。 因為他是陰實,肺里面是寒濕,寒實的藥。 我們加了紫菀,紫菀這個藥能夠去痰。 寒痰的時候,我們的射干麻黃湯里面。前面介紹過射干麻黃湯就是肺里面有寒濕的時候,我們會用到射干麻黃湯,對不對?那紫菀,冬花,款冬花。 因為肺里面如果有寒的時候,我們用冬花來排。同時呢,我開了麻黃,射干。這個處方諸位看的時候就可以看出來,射干麻黃湯,跟桔梗甘草湯,還有寒熱藥并用的一種處方。 藥會處方得那么復(fù)雜,就是因為我們沒有紫參這個藥,用紫菀來取代。 那病人在下利不止的時候,我們?nèi)刂?,因為肺跟大腸是表里,表里的時候,肺里面太寒了,上不能制下,所以我們用干姜跟炙甘草,這兩個是相同,雖然是有解半夏毒的功能,主力干姜跟炙甘草,所以干姜跟炙甘草本身就是陽藥,病人吃了以后呢,這個我只開......你吃一個禮拜。 吃完以后呢,一個禮拜來,病人咳嗽就好轉(zhuǎn)了,好很多了。那還是有咳出血塊來。我說你把阿司匹林停掉,不要吃了。那胸痛好轉(zhuǎn),好非常多。 然后他說這個痛啊沒有什么痛了,但是呢很熱。才吃一個禮拜哦,痛就沒了,但熾熱感還在那邊,很燒灼,燙的感覺還在那邊。睡眠的品質(zhì)好很多,胃口還是很好,身熱還是有,就是我剛才講的熾熱感,這個痰吐出來還是白的痰很多。 這個時候,同樣的方子里面,我就開活血化瘀的藥在里面,丹皮,桃仁,這是活血化瘀的藥,因為為什么?因為他咳痰里面有血。 咳痰里面有血是因為他吃了阿司匹林,所以肺里面很可能有破裂的氣管在里面,還有一些瘀血在里面,對不對?就是神經(jīng)病啊,吃了阿司匹林。 冬瓜仁,這是從葦莖湯變化過來的,再加幾味,葦莖湯,會處方處這個,就是排膿化瘀,所以你如果這個血你咳出來痰里面有血,肯定肺里面還有一些積的那個蓄血在里面。這個血不排掉,會壞死在里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