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墻盤 》,西周中期金文,盤高16.8厘米,口徑47.2厘米,重量12.5公斤。1976年出土于陜西省寶雞市扶風(fēng)縣。在其底部鑄有銘文18行,284個字。從頌揚西周文王等共七代周王功績的記述中,發(fā)現(xiàn)其與司馬遷的《史記.周本記》中的內(nèi)容非常吻合。所以墻盤也被稱為“青銅史書”;是中華文明古國的標(biāo)志。《墻盤 》書法的篆籀意趣較《石鼓文》還要濃厚,由于出土遲,惜缶翁未見。
《史墻盤》 青銅器銘文又稱“金文”和“鐘鼎文”。最早的銘文見于商代;西周時期青銅器銘文步入全盛時代。但從戰(zhàn)國中期開始已經(jīng)很少見;六朝以后便不再流行。據(jù)介紹從漢代至今,出土了2500多件有銘文的青銅器,銘文字數(shù)多達41000字。這使青銅器銘文不僅是研究漢字發(fā)展的珍貴資料,而且也成為名副其實的“地下史書”。
銘文照片
高清拓片01
高清拓片02 高清拓片局部
曰古文王,初??龢/匍有上下,?受萬邦。/達殷畯民,永不(丕)鞏(恐)
于政,上帝降懿德大甹,/??圉武王,遹征四方,/狄虘(柤),微伐尸(夷)童。憲聖
成王,左右??(綬)??剛/康王,??(勔)尹意(億)疆。宖(宏)/寏(煥)南行。祗??(景)穆王,
鯀,用??(肇)??(徹)周邦。淵哲/魯卲(昭)王,廣??楚?,隹/井(型)帥宇(訏)誨(謀),??(申)寧天子。天子
??(克)?(纘)文武長剌(烈),天/???(宣)慕(謨),昊??(照)亡??(斁)。/綰(寬)令(命)、厚福、豐年,方
子??(徽)無匄(害)。????上下,亟//上帝司??(擾)尢保,(授)天子/?(蠻)亡不??(踝)見。青幽高
祖,在微霝(靈)處。??武/廼來見武王。武王則令/??。??(惟)乙祖逨(弼)匹厥/
王既??殷,徽史剌(烈)祖/周公舍(捨)??(宇)于周。卑(俾)處/辟。遠猷腹心。子(茲)??(納)??
明。亞祖祖辛。??毓(育)子/光。義(宜)其??(禋)祀。??(?、胡)屖(遲)/無誎,農(nóng)嗇(穡)戉(越)??(曆)。唯
孫。緐(繁)??(福)多孷(釐)。櫅(齊)角(祿)??(熾)/文考,乙公遽(競)??(爽),得屯(純)/辟孝??(友),史牆夙夜不
??(墜),其日蔑??。牆弗/休令(命),??乍(作)寶尊彝。/爾(薾)??(??)福,褱(懷)??(福)彔(祿),黃耇、彌
敢??(抯,沮),對揚天子不(丕)顯/刺(烈)祖文考,弋(式)??(貯)受(授)牆/生,??(堪)事厥辟,其萬年永寶用。 拓本與實物照片對照
![]() 通過《史墻盤》可看出,在銘文陶范制作時,由泥條構(gòu)成的筆畫之間的粘結(jié)度不同,粘結(jié)較弱的筆畫在澆鑄時受到銅液的沖擊,極易脫離原位而漂移到其他位置,從而造成部分筆畫的失鑄。在上圖“龢”“于”的圖示中,被沖擊而形成的漂移筆畫清晰可見?!褒槨弊指幸驗楣P畫被沖跑(或漏刻)而進行的補刻筆畫(右側(cè)紅圈內(nèi)即是)。
輪廓線所見刀筆意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