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9日,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創(chuàng)始人之一米莉恩·尤倫斯(Myriam Ullens)在比利時遭槍擊身亡,終年70歲。米莉恩是在比利時南部的居所門前遭槍擊的。上午10點,她與丈夫蓋伊·尤倫斯正坐在車里。槍手忽然從車外拔槍,對著米莉恩的頭部連開四槍。當警方和救援人員趕到時,米莉恩已經身亡。槍手經證實米莉恩的繼子、58歲的尼古拉斯·尤倫斯。米莉恩·尤倫斯與丈夫蓋伊·尤倫斯是著名的藝術收藏家,對于中國文化和中國當代藝術極為癡迷,從1980年代來華后,幾十年內收藏了大量中國藝術家作品。在2011年,外灘君曾與蓋伊·尤倫斯有過一次對話。當時提及未來將如何處置自己的藏品,尤倫斯這樣說道:“我已經76歲了,我有4個孩子、13個孫子、兩個曾孫。我不想把我的收藏留給我的繼承人,因為這樣太復雜了,我需要找尋一種方式去讓我的收藏繼續(xù)保持生命力?!痹谟葌愃箍磥恚呀浀搅吮仨氁液线m的人接手自己收藏的年齡,在他的繼承人中并沒有找到人選。2007年,為了推動中國當代藝術與世界對話,尤倫斯夫婦在北京798藝術園區(qū)創(chuàng)立了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后來成為亞洲最具影響力的非盈利藝術機構之一。作為中國當代藝術最重要的國際推手之一,米莉恩是這30多年中國當代藝術飛速發(fā)展的參與者,見證了包括曾梵志、張曉剛、方力鈞在內的大量年輕藝術家,成長為后來享譽國際的大師。尤倫斯夫婦的收藏進入拍場后,創(chuàng)造了多次天價紀錄,輝煌的同時也伴隨著爭議。此次行兇的槍手尼古拉斯·尤倫斯,是蓋伊·尤倫斯與前妻Micheline Franckx的兒子,曾任職于比利時國家情報部門,此前因一起泄密事件被有關部門調查。蓋伊·尤倫斯在幾年前經歷了一次中風,他的安全未被此次槍擊案波及。有媒體報道稱,在蓋伊·尤倫斯中風之后,尼古拉斯與米莉恩在財產繼承問題上一直存在分歧。當地檢察官辦公室表示并不認可此類假設,目前尚未就涉事人員身份發(fā)表評論。據估計,蓋伊·尤倫斯有約20億歐元財產。他1935年出生于美國舊金山,是比利時裔商人,父親是外交官,考古學家母親來自比利時七大貴族世家之一的威托克家族,蓋伊繼承了男爵頭銜。在涉足藝術之前,蓋伊·尤倫斯已經是一位叱咤商界的名人,他的巨額財富中一部分來自于家族的糖業(yè)集團,以及1970年代創(chuàng)立的金屬包裝制造生意。其領導的控股公司后來還涉足食品業(yè)、紡織業(yè)等。2000年蓋伊從商界退休,將此前積累的財富投入到慈善、贊助事業(yè)中。米莉恩也曾有多年經商經歷。1952年9月出生于德國科隆,24歲時在比利時創(chuàng)辦了自己的第一家做沙拉配送的公司,后來將其出售后又在布魯塞爾開了甜品店。米莉恩與尤倫斯相識于1991年。蓋伊·尤倫斯和前妻育有四個孩子,兩人于1999年離婚,同年蓋伊和米莉恩完婚。婚后不久,米莉恩將公司出售,所得投入慈善等非盈利事業(yè)中。米莉恩在1990年開始接觸中國當代藝術,當時給了她非常強烈的震撼,“中國當代藝術中有太多深沉的東西,和我們之前的收藏有很大區(qū)別,表達的東西都是非常真實的內心境遇?!?/span>她對當時第一次走進中國藝術家工作室的場景記憶猶新:工作室面積非常狹小,畫好的畫要疊在一起才能勉強放下,有時候得倒著或歪著才能看清畫的樣子。物質條件的限制同時激發(fā)了他們更強烈的創(chuàng)作欲望。蓋伊·尤倫斯對于中國的了解則更早一些。由于父親和舅舅的駐華外交官身份,蓋伊從小就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986年他為了推進家族生意第一次來到中國,通過吳爾鹿、張頌仁等傳奇推手的引薦,認識了當時中國的一眾藝術家,當時同樣驚訝于他們艱苦的生存條件,要和人共用公共廁所,畫家艾軒(詩人艾青之子)只能在25瓦的昏暗燈光下作畫。蓋伊在90年代初年開始了中國當代藝術的收藏,陸續(xù)買下了余友涵、劉小東等藝術家的作品,他的第一件劉小東作品是1993年為夫人喻紅創(chuàng)作的肖像。劉小東成名后,又在2005年和2008年兩次為尤倫斯夫婦畫過肖像。2008年那次兩家人在北京一起相處了一整天,米莉恩回憶當時劉小東邊畫畫邊抽了三包煙,她后來看了畫并不太滿意,因為“畫得太像中國人”,丈夫蓋伊卻愛不釋手。除了當代藝術之外,尤倫斯夫婦也對中國古代書畫很感興趣,并為此深入學習了大量中國古典書畫和藝術史。2002年他們2530萬元買下宋徽宗《寫生珍禽圖》,創(chuàng)造了當時中國書畫拍賣的世界紀錄。2000年夫婦倆退出商界時,手頭已經收藏了上千件作品,后來越買越多,很快到了2000件,他們把作品保存在瑞士一處恒溫恒濕甚至能防核彈的地下倉庫里。蓋伊認為這樣的守財奴行為是一場“瘋狂的收藏家悲劇”,既無法和藝術品一起生活,也無法公開展示——建立一個美術館的念頭在腦海中就這樣形成了。尤倫斯夫婦花了不少時間在中國尋找場地,最后相中了從廢棄國營廠房改造成創(chuàng)意園區(qū)的北京798藝術區(qū)。他們選擇了兩排形狀相似的8000平方米廠房,其中一棟有煙囪的作為展覽空間。這組建筑最早是東德建筑師在1950年設計的,后來又由法國建筑師維勒莫特和中國建筑師馬清運全面翻新。1800平方米的大展廳,沒有柱子阻擋視線,至今都是全球展覽空間中難得的“寶地”。為了籌建這座私人美術館,尤倫斯夫婦忍痛割愛,在倫敦蘇富比拿出了20年前收藏的14張透納水彩畫,拍賣籌得1.65億元人民幣。光是建設場館就投入了超過1億元,每年運營費用高達數千萬,才有了后來的尤倫斯藝術中心。“不是所有收藏家到最后都會去運營美術館,我們之所以這樣做是出于我們的愿望——希望能和中國人分享我們對于中國藝術的喜愛?!泵桌蚨骱髞磉@樣解釋他們的初衷。“即便后來有過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在歐洲和中國之間頻繁往來造成的身體勞累。我先生一年會來中國十八次,我也會來十三四次,體力上到了極限,但能以這樣的方式來分享,仍然是快樂的?!?/span>2008年金融危機襲來,尤倫斯夫婦自己的產業(yè)遭受影響,同時他們需要籌措UCCA的運營資金,于是兩人集中出售了大量的中國書畫和當代藝術收藏。從2009年開始,尤倫斯夫婦先后9次通過拍賣大規(guī)模釋出中國藝術品,總數超過400件,曾鞏《局事帖》(1.0864億元)、吳彬《十八應真圖卷》(1.69億元)、張曉剛《生生息息之愛》(7906萬港元)等作品和拍賣數字,在當時的藝術界堪稱一枚接一枚的重磅炸彈。其中讓人印象最深刻的還有曾梵志的名作《最后的晚餐》,2013年在香港蘇富比拍出了1.8億港元天價,創(chuàng)造了中國當代藝術拍賣紀錄,這甚至是亞洲當代藝術第一次突破億元大關。UCCA首任館長、尤倫斯基金會主任費大為后來透露,在此前收藏這些作品時,曾立下過“封存三十年”的收藏目標,“不賣、收藏”是最初的默契,有許多藝術家也是出于這樣的信任,將藝術品以很低的價格賣給尤倫斯。在尤倫斯集中拍賣的前幾年,正趕上中國藝術品拍賣熱潮,2005-2008年中國當代藝術品價格幾十上百倍的上漲,這讓夫婦倆收藏的作品巨幅升值,他們當初不賣的決心顯然動搖了。另一方面,他們大量將藏品送拍后,又一定程度反作用于藝術市場,一個又一個天價數字也讓中國當代藝術的整體價格上了幾個階梯,很難單純定義這到底是好是壞。2017年10月,UCCA宣布了新的投資人及其專用基金會成立,蓋伊·尤倫斯和米莉恩·尤倫斯結束了他們的“歷史使命”。從2007年建館到2017年重組前,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舉行了超過100場藝術展覽。這十年,也是中國當代藝術家快速在國際崛起,漸漸擁有話語權的十年。“米莉恩·尤倫斯的信念與熱情——對藝術的熱忱,對文化交流的堅持,與幫助他人的使命感——鑄造了UCCA核心的歷史與價值觀。我們對她的驟然離世感到震驚與悲痛。”UCCA館長田霏宇對她的去世表示哀悼。“我們并沒有把自己當成什么有影響力的大人物,只是很幸運能陪伴這些藝術家成長,和很多熱愛藝術的人建立聯系。”米莉恩在幾年前曾這樣感慨道。“(和中國)一起走過的這段時間,對我們來說是一種見證——真正的收藏,就是義無反顧堅持到底。”部分資料來自界面、芭莎藝術、Art-Ba-Ba、第一財經、TANC藝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