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嘉德香港春拍:玉器金石文房集珍

 自華居 2023-03-29 發(fā)布于廣東
中國人愛玉,新石器時代,玉是溝通人神的圣物,商周時期,玉是王權(quán)象征,春秋以降,君子比德于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幾千年對玉的崇拜和文化認(rèn)同形成了對古玉最強大的價值支撐。香港得天時地利人和,是購藏古玉的絕佳之地。最近十年,高檔古玉扎堆香港,養(yǎng)德堂、思源堂、云中居等好戲連臺,不斷將古玉的行情推到新的高度。在未來相當(dāng)長一段時間內(nèi),有理由相信古玉行情將繼續(xù)看漲。四月初,嘉德香港2023春拍玉器板塊精彩紛呈,看點主要集中在4月6日的兩個專場。「玄禮四方」專場匯集諸多海外藏家之歷代玉器珍品,大多來源可靠、適合藏家多元的收藏品位,尤以香港實業(yè)家莊貴侖先生珍藏單元最為重要,莊先生是收藏巨擘胡惠春的妹夫,曾任敏求精舍兩屆主席,本單元26組玉器和若干瓷器雜項,乃莊先生花費幾十年心血蒐集而成。「觀古Ⅰ」專場有臺灣虛拙齋等重要單元,其中有仇焱之舊藏的一批清代宮廷白玉,尤為重要。玉器之外,本場的金石文房意趣專題亦頗有特色,青銅、金銀器、佛教藝術(shù)、文房雜項均有雋品佳作,特別需要強調(diào)的是,宮廷織繡作為一個長期價值被低估的門類,應(yīng)引起藏家重視,如本場的道光明黃地織金龍彩繡十二章龍袍及乾隆御制繡金八吉祥紋掛幡等,收藏價值不輸官窯。
近期熱貼 · 目錄




玄禮四方——中國古代玉器

圖片

《周禮》記載:“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

本次中國嘉德(香港)2023春拍《玄禮四方》專場匯集諸多海外藏家之玉器珍品,貫穿中國歷史各個時期,大多來源可靠、流傳有序,適合不同藏家多元的收藏品位。

中國嘉德(香港)是次拍賣既有此幸,得以征集到香港實業(yè)家莊貴侖先生珍藏的26組玉器和若干瓷器雜項,均是莊先生花費幾十年的心血,集萃華夏藝珍而成。

莊貴侖浙江奉化人,出生于上海,曾為香港富茂有限公司董事長。莊先生是著名收藏家胡惠春先生的妹夫,受胡先生的影響,亦好古收藏。其堂號為世德堂,亦曾任敏求精舍兩屆主席。莊先生力獻(xiàn)藝術(shù)公益之事,屢次借展寶蓄。1992 年,莊貴侖為紀(jì)念父親莊志宸、叔父莊志剛(皆為民國時期上海工業(yè)家),購藏王世襄編入《明式家具珍賞》的 79 件珍藏,惠贈上海博物館,讓王世襄舊藏家具,得以供諸大眾;并促成上海博物館「莊志宸、莊志剛明清家具館」之成立,自此成為收藏界美談,恩澤后世。

專場中另還有不少來自港臺私人藏家的古玉珍藏,自蘊典雅,以向同好。

522

玉虎兩件(5-7萬)

大者寬7.9厘米

來源:香港世德堂莊貴侖先生珍藏,購藏于1983 年以前

出版:《中國玉雕》,葉義,香港藝術(shù)館,1983 年,頁82-83,編號56(其一)

展覽:香港藝術(shù)館,《中國玉雕》,香港市政局與敏求精舍聯(lián)合主辦,1983 年10 月21 日-12 月24 日(其一)

圖片

525

玉鳥紋璜佩(8-12萬)

長8厘米

來源:香港世德堂莊貴侖先生珍藏,購藏于1983 年以前

出版:《中國玉雕》,葉義,香港藝術(shù)館,1983 年,頁92-93,編號71

展覽:香港藝術(shù)館,《中國玉雕》,香港市政局與敏求精舍聯(lián)合主辦,1983年10月21日-12月24日

圖片

528

白玉咬尾龍(8-12萬)

寬4.3厘米

來源:香港世德堂莊貴侖先生珍藏

圖片

圖片

530

白玉受沁龍首佩(8-12萬)

長7.8厘米

來源:香港世德堂莊貴侖先生珍藏

圖片

545

唐/宋 玉瑞獸(2-3萬)

寬4厘米

來源:

紐約佳士得,1990 年3 月20 日,拍品編號 877

香港世德堂莊貴侖先生珍藏

圖片

圖片

546

明 黃玉瑞獸(8-12萬)

寬5.8厘米

來源:

Spink & Son,倫敦

香港世德堂莊貴侖先生珍藏

圖片
此品黃玉為材,通身一半均以紅提油,黃紅相間。圓雕瑞獸,身形壯碩,呈回首伏臥之狀,雙目圓凸、炯炯有神,如意形鼻,獨角、雙耳后垂,神態(tài)威嚴(yán),微露憨態(tài),獸尾盤于身側(cè)。以整體隨型雕琢,形態(tài)端莊,刀法嫺熟,體態(tài)自然協(xié)調(diào),線條曲轉(zhuǎn)流暢。瑞獸為神靈動物,自古即為人們所尊崇,更認(rèn)其有護衛(wèi)之功能。而玉雕作品自古即多有引用,以求其神力,作為庇護。此黃玉瑞獸鎮(zhèn)邪保平安,寓意吉祥,具有極高的藝術(shù)欣賞價值,是不可多得的精品。

圖片

547

玉勒和素璜串飾一組(38-42萬)

長79厘米

來源:臺北鴻禧美術(shù)館舊藏

圖片

玉串飾是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中常見的傳統(tǒng)玉器,常以多件玉管或各種形狀玉飾組成,造型素雅,簡潔俐落。璜為佩下之飾,自古即為祭祀禮器,在新石器時代經(jīng)常與玉管,玉環(huán)等串合成掛飾,奉巫師佩戴并進(jìn)行各種宗教儀式,也具有象徵佩戴者身份與地位的作用。良渚文化的璜,紋飾如神人頭像或人面紋、獸面紋,但多數(shù)為素面無紋,沁色美麗,包漿醇厚,一如本品,使自然天趣與沉厚古韻交相輝映,具有極高的藝術(shù)價值。

548

玉串飾一組(80-120萬)

長79厘米

來源:臺北鴻禧美術(shù)館舊藏

圖片

此串玉項鍊由玉管、玉璧及玉錐形器串成,皆光素?zé)o紋,佈有褐色斑及白色沁。玉管大小不一,兩端對鑽孔;玉錐形器分為短型和長型兩種,一端有一小而極短的榫頭,并兩面對鑽一小孔,用以連接綁繫;玉璧作圓形,中部有小孔,璧面平滑。良渚文化是位于中國長江下游的新石器時代文化,距今約5300~4000 年,良渚玉文化是良渚先民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zhì)文化和精神文化之精髓。本品整體搭配協(xié)調(diào),琢制細(xì)膩,鑽孔技術(shù)精確嫺熟,積聚成飾,尺寸雖小,卻予人一種和諧雅致之感,具有極高的藝術(shù)價值。

555

玉琮(56-65萬)

寬12.2厘米

來源:臺灣私人收藏

圖片
玉琮是良渚文化的典型玉器,為十分重要的祭祀禮儀用器。此件玉琮色澤蒼舊,作方柱體,器體較為寬矮,造型古樸大氣,上下兩端凸出矮圓柱體,中心有一圓穿孔,呈外方內(nèi)圓狀。器身以細(xì)陰線的形式琢制兩組平行弦紋及圓形幾何紋飾。整器選材講究,紋飾簡潔,充滿神秘深沉的高古氣息,從中可一窺良渚玉器古樸素雅的特質(zhì),為此一時期的典型器。

圖片

573

白玉雙龍圓形璜(30-50萬)

直徑4.7厘米

來源:

香港奉文堂舊藏

中國嘉德(香港),2016 年6 月31 日,《金玉圭璋—香港重要私人珍藏古玉及青銅專場》,拍品編號604

圖片

574

玉龍紋羽觴杯(32-38萬)

寬7.7厘米

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9 年以前

佳士得香港,2017 年11 月29 日,拍品編號2779

出版:

鄧淑蘋,《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 年,圖版215

展覽:

臺北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 年,編號215

圖片
此器呈雞骨白色,底部還保留青白玉性,打光可透,器形為耳杯造型,即羽觴。整體作橢圓口,長邊兩側(cè)有窄長耳,深腹、平底。杯腔以整體掏膛工藝制成,琢磨光滑。杯外壁口沿以減地起陽雕刻浮雕呈二方連續(xù)分佈的勾連云紋,其下為陰刻線雕刻的倒三角裝飾紋樣,長邊各兩組、短邊各一組,共六組呈對稱分佈。戰(zhàn)國時期玉質(zhì)器皿不為多見,此杯造型寫實,裝飾風(fēng)格帶有顯著時代特色,質(zhì)樸渾厚。
圖片

589

玉握豬一對(65-75萬)

大者寬11.2厘米

來源:

紐約春源齋舊藏

芝加哥羅伯特·楊門舊藏

出版:

《Auspicious Jade Animals》,春源齋,紐約,2001 年,編號2

羅伯特·楊門,《楊門藏玉·中國玉器:新石器時代至清代》,芝加哥,2008 年,編號60

圖片

圖片
出版:《Auspicious Jade Animals》,春源齋,紐約,2001 年,編號2
圖片
出版:羅伯特·楊門,《楊門藏玉·中國玉器:新石器時代至清代》,芝加哥,2008 年,編號60

591

玉立人(120-180萬)

高12.7厘米

來源:臺北一言堂珍藏

出版:《大觀》,雅墨文化事業(yè)有限公司,臺灣,2000 年以前

圖片

圖片

圖片
出版:《大觀》,雅墨文化事業(yè)有限公司,臺灣,2000年以前

593

玉鳳鳥杖首(200-250萬)

高10厘米

來源:

香港奉文堂舊藏

中國嘉德(香港),2016 年6 月31 日,《金玉圭璋—香港重要私人珍藏古玉及青銅專場》,拍品編號641

圖片

圖片

觀古Ⅰ-玉器金石文房藝術(shù)

圖片

本場拍品多數(shù)來源有序,有來自臺灣虛拙齋的珍藏、臺灣或者香港等同一私人藏玉的各式古玉專題。其中臺灣虛拙齋將為各位藏家呈現(xiàn)75組古玉收藏,其中不僅有仇焱之舊藏的一批精美清代宮廷白玉,另有不少可玩可賞之玉玩珍品,全部由虛拙齋苦心尋覓數(shù)十年而成,值得藏家注目。

616

玉多寶串(20-30萬)

大者高1.2厘米

來源:香港藏家舊藏,購于20世紀(jì)90年代

圖片

618

白玉雙龍璜(2-3萬)

寬6.3厘米

來源:臺中藏家珍藏

圖片

620

白玉龍紋璜(10-15萬)

寬8.5厘米

來源:香港藏家舊藏

圖片

628

玉鳥(12-18萬)

高6厘米

來源:香港藏家舊藏,購于20世紀(jì)90年代

圖片

圖片

661

清中期 白玉螭龍詩文佩(無底價)

高6.6厘米

來源:

仇焱之(1910-1980年)收藏

香港蘇富比,2009年10月7日,拍品編號1686

臺灣虛拙齋珍藏

圖片

圖片

662

清中期 白玉松鼠葡萄(20-30萬)

寬5厘米

來源:

仇焱之(1910-1980年)收藏

香港蘇富比,2009年10月7日,拍品編號1666

臺灣虛拙齋珍藏

圖片

圖片

663

清中期 白玉喜蚌佩(18-22萬)

高5.1厘米

來源:仇焱之(1910-1980年)收藏

香港蘇富比,2009年10月7日,拍品編號1662

臺灣虛拙齋珍藏

圖片

664

清中期 白玉靈芝瑞獸(36-46萬)

寬7.8厘米

來源:

仇焱之(1910-1980年)收藏

香港蘇富比,2009年10月7日,拍品編號1665

臺灣虛拙齋珍藏

圖片

667

清中期 白玉童子執(zhí)鼓(35-45萬)

寬4.9厘米

來源:

仇焱之(1910-1980年)收藏

香港蘇富比,2009年10月7日,拍品編號1664

臺灣虛拙齋珍藏

圖片

668

清中期 白玉蓮蓬(6-8萬)

寬3.7厘米

來源:仇焱之(1910-1980年)收藏

臺灣虛拙齋珍藏

圖片

669

清中期 白玉瑞獸(32-38萬)

寬4.7厘米

來源:仇焱之(1910-1980年)收藏

香港蘇富比,2009年10月7日,拍品編號1678

臺灣虛拙齋珍藏

圖片

670

清中期 壽山石獅鈕?。?5-45萬)

印文:「梅花手持」

高5厘米 

來源:

仇焱之(1910-1980年)收藏

香港蘇富比,2009年10月7日,拍品編號1689

臺灣虛拙齋珍藏

圖片

圖片

圖片

674

明 玉雕帶皮螭龍杯(20-30萬)

高10.7厘米

來源:臺灣虛拙齋珍藏,于20世紀(jì)80年代購藏至今

圖片

684

元 白玉天鹿(4.2-5.2萬)

寬5.7厘米

來源:臺灣虛拙齋珍藏,于20世紀(jì)80年代購藏至今

圖片

704

清 白玉荔枝(20-30萬)

寬11厘米

來源:臺灣虛拙齋珍藏,于20世紀(jì)80年代購藏至今

圖片

圖片

712

宋 黃玉螭龍紋鐲(18-22萬)

寬7.6厘米

來源:臺灣藏家珍藏

圖片

圖片

714

清中期 白玉扳指一對(13-19萬)

直徑3.9厘米

來源:臺灣藏家珍藏

圖片

724

玉鉞(2-3萬)

長17.5厘米

來源:臺灣私人珍藏

圖片

753

宋 白玉犬(6-8萬)

寬6.5厘米

來源:香港藏家珍藏

圖片

754

白玉虎(8-12萬)

寬3.7厘米

來源:香港藏家珍藏

圖片

圖片

762

十八世紀(jì) 火燒玉雕花卉紋碗(30-50萬)

直徑12.8厘米

來源:

美國私人收藏,于20世紀(jì)60年代前入藏

倫敦佳士得南肯辛頓,2016年5月13日,拍品編號513,成交價86,500英鎊

圖片

圖片

764

宋-明 白玉仿古瑞獸(18-22萬)

寬7.1厘米

來源:香港藏家珍藏,購于2000年以前

圖片

767

清中期 白玉仕女戲貓擺件(15-20萬)

高9厘米

出版:《玲瓏玉雕》,1996年,香港大學(xué)美術(shù)博物館,頁60

展覽:香港大學(xué)美術(shù)博物館,《玲瓏玉雕:玉人·玉獸·玉飾》,1995年12月6日-1996年2月6日,編號36

圖片

圖片
圖片
出版:《玲瓏玉雕》,1996年,香港大學(xué)美術(shù)博物館,頁60

770

明 白玉螭龍紋蘑菇頭簪(12-18萬)

款:「言念君子 溫其如玉 文中子贊」「陸子剛制」

長15.5厘米

來源:臺灣藏家舊藏

圖片

圖片

771

宋 玉雕象(6-8萬)

寬5厘米

來源:

香港奉文堂舊藏

中國嘉德(香港),2017年5月30日,拍品編號1164

圖片


圖片

今季的觀古Ⅰ—玉器金石文房藝術(shù)」專場之「妙物心鑒 — 金石文房意趣專題」,拍品大多歷史悠久,來源豐富,多姿曼妙。在其間,我們采采流水,蓬蓬遠(yuǎn)春,太華夜碧,人聞清鐘,觀物,觀妙,觀心,以慰君懷。觀心,以慰君懷。此外,還有個別同一藏家收藏的專題,包括「英倫吉金」英國同一私人收藏,英國著名律師 Seward Kennedy 珍藏銅器,香港世德堂莊貴侖藏金石文房,和歐洲、亞洲和香港各地的同一私人收藏等各類藏家專題,不乏青銅金銀器,佛教藝術(shù)和優(yōu)雅的文房藝術(shù),值得各位藏家好友關(guān)注。

793

銅鎏金高足杯(15-20萬)

高6厘米

來源:

美國邁阿密Erwin Harris先生珍藏,1991年

紐約佳士得,2017年3月16日,拍品編號876(其一)

倫敦埃斯肯納齊

圖片

795

青銅三足鼎(60-80萬)

高17.3厘米

來源:亞洲私人收藏

圖片

圖片

799

銅錯金銀蓋瓶(50-70萬)

高37.5厘米

來源:

亞洲私人收藏

圖片

圖片

804

石雕一佛二脅侍像龕(60-80萬)

高71厘米

來源:

黎錦揚(1915-2008年)家族私人收藏

Aida Davis女士(現(xiàn)藏家祖母)家族舊藏,購于20世紀(jì)50年代,原為家中陳設(shè)一角

現(xiàn)藏家直接從已故父親手里繼承此收藏,家族流傳至今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黎錦揚(1915-2008 )
圖片
Aida Davis 女士(現(xiàn)藏家祖母)家族舊藏,藏于 20 世紀(jì) 50 年代,原為家中陳設(shè)一角

825

明 大理石大圓盆(420-480萬)

寬109厘米

來源:法國藏家舊藏

圖片

圖片

圖片

831

青銅饕餮紋鬲鼎(40-60萬)

高21.5厘米

來源:

美國紐約戴潤齋先生舊藏

歐洲重要私人舊藏,1989年4月18日購于倫敦(購買發(fā)票)

圖片

圖片

圖片
戴潤齋(1910-1992)
圖片
1989年4月18日(購買發(fā)票)

845

清十八世紀(jì) 紫檀伯樂相馬圖筆筒(5-7萬)

直徑17厘米

來源:

香港世德堂莊貴侖先生珍藏

圖片

圖片

847

清 云石掛屏(10-15萬)

高99.5厘米

來源:香港世德堂莊貴侖先生珍藏

圖片

圖片

854

清中期 金星料雕佛手雙聯(lián)瓶(4-6萬)

高21厘米

來源:倫敦邦瀚斯,2020年11月2日,拍品編號458

圖片

855

清乾隆 松花石靈芝紋小硯(10-15萬)

長8.4厘米 原配紫檀盒

來源:

日本藏家舊藏

圖片
松花石又名松花玉,因產(chǎn)于清王朝的發(fā)祥地長白山區(qū)的江河之畔,故在清代備受重視。此硯作長方橢圓形,四角委角,邊沿有隨硯形的凸稜立沿,其外減地陰刻細(xì)密波紋繞飾一周,其內(nèi)為硯面。硯臺中部開橢圓形硯池,硯臺頂部浮雕靈芝紋,靈芝一部分作內(nèi)凹形。硯臺底部有寬帶一周為廓,中部減地雕刻,正中陰刻“乾隆年制”四字篆書款。此硯臺形制工整,造型簡約,裝飾別緻,綠色如玉,頗富雅韻。

圖片

圖片

862

清道光 明黃地織金龍彩繡十二章龍袍(180-220萬)

寬240厘米

來源:香港私人收藏

圖片

龍袍圓領(lǐng),大襟,馬蹄袖,片金龍,配鏨花盤扣。明黃緞為地,緙絲后再加繡完成,其上以金線緙金龍,立體感極強。龍身四周五色祥云滿布,云間裝飾十二章紋與蝙蝠紋為點 綴。接袖處裝飾云龍與海水江崖水紋,寓意「四海清平」。下幅海水江崖與八寶立水紋,以表 「江山永固」。十二章紋乃中國帝制時代的服飾等級標(biāo)志,為中國古代帝王禮服上繪繡的十二種紋飾,以其為飾象征皇帝為大地主宰,其權(quán)力「如天地之大,萬物涵覆載之中,如日月之明,八方照臨 之內(nèi)」。依《清史稿·輿服》記載,清代龍袍「列十二章, 日、月、星辰、山、龍、華蟲、黼、黻在衣,宗彝、藻、 火、粉米在裳,間以五色云」,是皇帝在元旦、萬壽、冬至 三大節(jié)日及祭祀儀式上穿著的禮服。此袍金龍紋生動且具浮雕之感,設(shè)色富貴華麗,繡工繁復(fù)精細(xì),又以十二章為飾, 實為難得。

圖片

870

清乾隆 御制繡金八吉祥紋掛幡一套(40-60萬)

橫幡寬171厘米 大幡長241厘米

來源:

法國私人收藏

出版:

《Silks for Thrones and Altars:Chinese Costumes and Textiles from the Liao Through the Qing Dynasty》,巴黎,2003年,頁120-121,編號60(大幡一對)

《Two Americans in Paris: A Quest for Asian Art》,巴黎,2016年,頁138-139,編號234(大幡一對)

《The Forbidden City in Monaco: Imperial Court Life in China》,巴黎,2017年,編號203(大幡一對)

展覽:

展格利馬爾蒂會議展覽中心,蒙地卡羅,《The Forbidden City in Monaco: Imperial Court Life in China》,2017年6月14日至9月10日

肯貝爾藝術(shù)博物館,德州沃斯堡,《From the Lands of Asia: The Sam and Myrna Myers Collection》,2018年3月至8月

圖片

大幡一對與橫幡共成一套。兩旁豎幡尺寸、裝飾、形制大體相同。由幡首、幡手、幡身組 成,幡首為覆蓮狀,幡手、幡身均由金黃繡八吉祥紋樣,幡身一條,分為三段,其間以寶 相花相隔,底部繡如意云頭并撒開尖角。幡首和寶相花又分出兩支。橫幡上部為長方形, 其上繡八吉祥和寶相花,其下繡如意云頭和云蝠紋。此套掛幡做工精細(xì),用料考究,為清 代乾隆御制掛幡。

圖片


圖片

圖片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xiàn)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