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言峻 “收了趙村坡,養(yǎng)活清豐和南樂?!边@是河南濮陽地區(qū)人們耳熟能詳的一句順口溜,20世紀70年代,因這一地帶土地空曠,中原油田總部就選址在趙村坡。隨著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zhàn)略,黃河流域發(fā)展開啟新征程。為更好地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講好黃河故事,最近,筆者對趙村坡進行了考證。 趙村坡的地理位置 趙村坡是指以河南省濮陽市華龍區(qū)大慶街道趙村為中心周圍方圓百里的一處低洼坡地。新中國成立前,由于地勢低洼,每當大雨連綿,周圍十幾里的雨水都匯流到趙村坡,又因河道淤積,所以全“坡”一片汪洋,村民往來全憑船只?!摆w村坡,蛤蟆窩。大水沖去床和被,無雨旱死玉米棵?!薄敖谢ú怀在w村飯,有女不嫁趙村漢?!睋骞饩w《開州志》記載“道光十五年,州牧李靖光親率臨坡十八莊,分工疏修復,丈量順河內陸十余里,作價每畝大錢叁千,河無水時,令地主耕種,不準平毀河道”。新中國成立后,趙村坡面積大,土地肥沃,濮陽縣在趙村南地設立了大辛莊農場。由于它不斷積水,除部分高稈作物外,難以年年收獲,所以才有了“收了趙村坡,養(yǎng)活清豐和南樂”之說。 歷史記載的趙村坡 清《大名府志》記載:“趙村陂,在州東北?!鼻骞饩w《開州志》山川中記載,硝河“源出??h,流經滑縣分為二:一東流經開州西,為馬頰河,又東北,經戚城北又東,匯為趙村陂”?!堕_州志》記載:“硝河由滑縣徑開州馬駕(頰)河東北,注戚城。半東匯,為趙村坡,所浸坡地七八百頃。而西引王家潭口,復會于白倉之北,半夾戚城,徑白倉北,合趙村坡而來還者,會于傅家河,北注岳儒固,以達束館鎮(zhèn)。”《大清一統(tǒng)志》記載:“硝河源出河南??h,自滑縣分為二。一東流入開州西為馬頰河又東北經戚城北,又東匯為趙村陂至白倉北。會于傅家河又北經清豐縣西,又北經南樂縣西至縣北為岳儒固河,又北入大名縣”。清嘉慶《開州志》記載:“趙征村,在州東北。《方與紀要》'村即六塔河口?!兑唤y(tǒng)志》'宋嘉祐元年,六塔河決,內侍劉恢往視還言,河口乃趙征村,于國姓、御名嫌,大興臿刎雛,非便今其地名趙村鋪?!鼻骞饩w《開州志》記載:“趙征村,在州東北,今其地名趙村”,趙村鋪改為趙村。二者證明,北宋黃河決口之趙征村即今天的濮陽市華龍區(qū)大慶街道趙村。 趙村坡的成因 按照濮陽地方史志記載,趙村坡應為趙村陂。坡原意是指傾斜或地形傾斜的地方。陂的讀音有三個。一為bēi,原意是池塘、池塘的岸和山坡。二為pō,原意為不平坦。三為pí,用于地名,如湖北武漢市黃陂區(qū)。陂是湖澤,也是時令湖。濮陽當地讀坡。按照當地人的解釋,坡是湖泊或者季節(jié)性的湖泊。按照湖泊的成因,一是有低洼之地,二是山水或者是江河之水匯集而成。濮陽歷史上沒有高山,低洼之地應為大江大河大水沖刷而成?!端问贰酚涊d:“開寶四年,河決澶淵后,河南徙,遂成大陂,南北約十余里,東西如之。”濮陽周邊的澶水坡、衛(wèi)南坡、慶祖鎮(zhèn)的武陵坡、岳村鎮(zhèn)瓦屋的大河坡等都是北宋黃河決口形成。依據濮陽歷史和地形地貌特點,趙村坡應為黃河決口沖刷河底而成,原因如下: 一是形成的時間?!端涀ⅰ贰对涂たh圖志》《太平寰宇記》在中國地理方面具有權威性。《水經注》成書不久,酈道元就于527年遇害,《元和郡縣圖志》成書于813年,《太平寰宇記》取材以太平興國八年為限,約在986年成書?!端涀ⅰ贰对涂たh圖志》和《太平寰宇記》中都沒有趙村坡的相關記載,初步推斷趙村坡應該在984年以后形成。清《大清一統(tǒng)志》中已有明確趙村坡的記載。《大清一統(tǒng)志》成書在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至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因此趙村坡與清咸豐五年(1855年)銅瓦廂決口后的黃河關聯(lián)不大。據《宋史·河渠志》記載,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東京留守杜充從李固渡(延津縣豐莊鎮(zhèn)李皮寨村附近)決河南下。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至清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主流遠離濮陽,因此,趙村坡的形成應在984年到1128年之間。按趙村的地理位置,黃河決口的地點大致在北宋澶州北城到昌胡城(今濮陽縣城和岳村鎮(zhèn)宗昌湖之間)左岸的河道,決口的時間也應該在北宋太平興國八年(983年)到北宋元豐四年(1081年)黃河河道北徙期間。在此期間,有統(tǒng)計的黃河濮陽決口有13次。其中,從左岸決口有9次:即北宋淳化四年(993年)“十月,河決澶州,陷北城,壞廬舍七千余區(qū)”;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九月,澶州言決橫隴?!?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八月,河決澶州大吳?!?北宋天圣六年(1028年)“河決澶州王楚埽”;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七月,河決澶州橫隴?!?北宋慶歷八年(1048年)“八年六月癸酉,河決商胡埽,決口廣557步”;北宋嘉祐元年(1056年)“四月壬子朔,塞商胡北流,入六塔河,不能容,是夕復決”;北宋元豐三年(1080年)“七月,澶州孫村、陳埽及大吳、小吳埽決”;北宋元豐四年(1081年)“四月,小吳埽復決,自澶注入御河,恩州危甚”。地點相近的只有淳化四年、慶歷八年、嘉祐元年的三次決口。由于淳化四年僅“陷北城,壞廬舍七千余區(qū)”,慶歷八年商胡埽決口在趙村坡下游。因此,形成趙村坡的黃河決口只能是嘉祐元年“四月壬子朔”的黃河決口。 二是決口的位置。依照黃河決口的習性,應該在商胡埽附近上游。一則新修的六塔河河道狹窄,下泄不及,造成河門上游大段河道壅水,抬高水位,易形成漫溢潰決,“水行漸壅,乃決上流之低處,此勢之常也”。二則商胡埽下游緊臨橫隴埽。橫隴河行水14年,故道淤積,地勢高,河水排泄受阻,勢必造成河道上游壓力增大。三則“是夕復決”。據《宋史·河渠志》記載,北宋嘉祐元年“四月壬子朔,塞商胡北流,入六塔河,不能容,是夕復決”,表明黃河又在商胡埽決口。六塔河在商胡埽下游,既開六塔河,不可能堵塞商胡埽決口,只能是在商胡埽上游附近處復決,而趙征村地處商胡埽的上游。因此,嘉祐時期黃河決口應在左岸趙征村。與《宋史·河渠志》記載“宦者劉恢奏:'且河口乃趙征村,于國姓、御名有嫌”相印證。趙征村因“于國姓、御名有嫌”,為避宋仁宗趙禎諱“禎”,改“趙征村”為“趙村鋪”。黃河決口沖刷而成的大陂就成為“趙村坡”。 可以初步推斷,趙村坡因北宋朝廷開六塔河,塞商胡北流,引黃河入橫隴故道,造成黃河于北宋嘉祐元年(1056年)四月在趙征村決口,沖刷河底而成。又因“且河口乃趙征村,于國姓、御名有嫌,而大興臿斫,非便”,改趙征村為趙村。北宋朝廷沒有及時組織力量堵塞黃河趙征村決口,據《夢溪筆談·官政》記載:“慶歷中,河決北都商胡,久之未塞,三司度支副使郭申錫親住董作?!惫赍a不聽水工高超“三埽合龍門的獻議”“申錫主前議”“既定而埽果流,而河決愈甚,申錫坐謫。卒用超計,商胡方定”。趙征村河道前后斷斷續(xù)續(xù)行水4年,決口附近形成了方圓百里的陂,直到明朝初年,才在陂的周圍零零散散形成了白倉、里商幾個村莊。河南省濮陽市華龍區(qū)人民街道的坡頭集村傳說是陂的西部坡頭。硝河、馬頰河注入趙村坡千年,泥沙也沒有填平趙村坡。 北宋嘉祐元年趙征村黃河決口影響較大。一是引起北宋黃河治理“回河之爭”,形成著名的“六塔河之論”?!盎睾又疇帯痹谥袊吸S史上影響較大,歐陽修、司馬光、富弼、蘇轍等以不同方式參與其中?;实v年間,朝中出現(xiàn)以宰相富弼、殿中丞李仲昌等為代表的“東流”派,主張回河故道,“東流”入海。以歐陽修、司馬光、蘇轍等為代表的“北流”派,主張維持新河“北流”,疏浚下游、筑堤修壩,保其暢通。皇祐至嘉祐年間,歐陽修三次上書,歷陳“東流”之不可行。由于宋仁宗趙禎的支持,北宋朝廷征調30萬人,堵商胡北派,引河入橫隴故道?!端问贰ず忧尽酚涊d,嘉祐元年“詔下中書奏,以知澶州事李璋為總管,轉運使周沆權同知澶州,內侍都知鄧保吉為鈐轄,殿中丞李仲昌提舉河渠,內殿承制張懷恩為都監(jiān)。而保吉不行,以內侍押班王從善代之。以龍圖閣直學士施昌言總領其事,提點開封府界縣鎮(zhèn)事蔡挺、勾當河渠事楊緯同修河決”。二是損失較大?!端问贰ず忧尽酚涊d:“嘉祐元年四月壬子朔,塞商胡北流,入六塔河,不能容,是夕復決,溺兵夫、漂芻藁不可勝計。”河水卷走浚河所用物資,決口的六塔河淹死定州軍3萬多人。此次決口導致北宋河北東路千頃良田成為沼澤地,河北“祖宗七世之余,厥存無幾”,人口銳減,經濟凋敝,河北重鎮(zhèn)定州被毀,“自永靜以北居民所存三四,自滄州以北所存一二”。三是追究的官員之多為北宋時期少見。趙征村決口后,宋仁宗命三司鹽鐵判官沈立前去視察,負責修河的諸多官員都受到了牽連處理?!端问贰ず忧尽酚涊d:“詔御史吳中復、內侍鄧守恭置獄于澶。劾仲昌等違詔旨,不俟秋冬塞北流而擅進約,以致決潰。懷恩、仲昌仍坐取河材為器,懷恩流潭州(今湖南長沙市),仲昌流英州(今廣東省英德市),施昌言、李璋以下再謫,蔡挺奪官勒停?!彼氖恰叭:淆堥T”成功用于堵塞黃河決口。高超,濮陽人,北宋時期治理黃河的民工, 因長期參與河道搶險、整修工程,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他提出的三節(jié)壓埽法,將60步大埽分成三節(jié),20 步埽雖然比較短, 但逐節(jié)分次下埽,洪水對埽的沖擊力會減為原來的三分之一,眾人的力量就可以壓住埽,避免被水沖走。待第一節(jié)埽壓下固定之后,再下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埽固定,決口只剩下20 步,決口兩端的人就可站在岸邊進行施工,行動更加自如有力。第三節(jié)埽安置完畢, 前兩節(jié)早已被濁泥淤固穩(wěn)定, 這時再在埽上壓上土層進行加固, 跟在平地上施工一樣, 十分快捷方便。采取高超的三節(jié)壓埽法, 經過不斷的努力, 成功地封堵了黃河商胡(趙征村)決口。三節(jié)壓埽法被后代所沿用。此法深受北宋著名科學家沈括的贊賞,并被收錄到《夢溪筆談》中。 黃河安瀾,國泰民安。隨著中原油田的開發(fā),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天,昔日的趙村坡矗立起一座集全國文明城、國家衛(wèi)生城等9城2獎于一身的現(xiàn)代化新城。趙村4000余村民告別蛤蟆窩,圓夢新生活,全部入住13棟住宅樓,村民免繳水費、物業(yè)費、有線電視費,電費還有補貼。趙村新建了文化大院、小區(qū)廣場,人們在林蔭小道散步,在小橋流水、亭臺樓閣中生活。邁入新時代,趙村人唱響黃河故事,謀劃高質量發(fā)展,投資11.25億元,建設占地面積9.2公頃的趙村商貿綜合體;投資20億元,打造規(guī)劃面積51.45萬平方米的馬頰河畔慢生活帶。趙村人的生活越來越幸福。 |
|
|
來自: 文化龍鄉(xiāng) > 《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