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閔老師語文研究工作室 2023-02-05 08:51 發(fā)表于重慶 收錄于合集 #作文素材58 #中國古代名人圣賢59 #文化常識65 詞壇正宗—李清照(上) 李清照的前半生,也就是在她的四十三歲以前,可以說生活得很是幸福美滿,是在一種優(yōu)越濃厚的文藝書院中度過的。而她的后半生產,卻是在國破家亡,流離失所的難民隊伍中熬過的。 由于金兵的南侵,宋高宗趙構為了維持小朝廷的偏安局面,向金稱臣,把淮河以北的廣大國土拱手出讓給了金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國難當頭之時,李清照的婆婆病故,夫妻倆奔喪南下,留在青州的金石圖書,遭到一次兵變,全部被付之一炬。 這些國難和家禍,對于一個熱愛祖國,熱愛藝術的人來說,無疑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公元1129年8月18日,趙明誠在混亂的局面中,接受了湖州太守的任命,在赴任途中中暑因病逝于建康,即現(xiàn)在的南京,享年僅僅只有四十九歲。這對于李清照來說,無疑是至命的打擊,他失去的不僅僅是一位終身伴侶,還是一位志同道合的藝術知音。 李清照在晚年的難民生活時期,受盡了磨難和折磨,大量書畫硯墨被盜,孤獨一生,各地漂泊,直到去逝。境況極其悲慘。因此,李清照的詞也以南渡為界,分為前后兩期。 前期的詞主要描寫傷春怨別和閨閣生活的題材,于輕快活潑的畫面中,表現(xiàn)了女詞人多情善感的個性,開朗歡樂的心情和輕松悠閑的生活。 她的后期詞則充滿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濃重傷感情調,表達了國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風險和個人生活的種種悲慘遭遇。她的詞一改早年的清麗明快,而充滿了凄涼低沉之音,流露出她對故國往事的深情眷戀。 如她的著名詞篇《聲聲慢》中寫道:“尋尋覓覓,冷泠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最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惟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從前輕盈曼妙的望夫詞,如今變成了沉重哀傷的生死戀歌,詞境由明亮輕快轉變成了灰冷凝重,這是李清照情感歷程的真實寫照,也是時代苦難的象征。 李清照的詞獨具一家風貌,后被人稱為“易安體”。假如說,李清照晚年的詞作,由于受她“別是一家”的傳統(tǒng)觀念和“婉約”風格的束縛,而不能直接表達愛國主義思想感情的話,那么在她的詩和賦中,就能看到閃爍著愛國主義精神的強烈光芒。 她在《上樞密韓公 工部尚書胡公》的詩中寫道: “子孫南渡今幾年,飄流遂與流人伍。 欲將血淚寄山河,去灑東山一壞土。” 她詛咒金人,同情廣大流亡的無家可歸的人,期望南宋將領能夠早日驅逐金兵,收復失地,告慰死去的父老兄弟。 李清照晚年的這些詩和詞,能夠達到這樣高的思想境界,與她出生于名門深閨,流入難民行列的生活遭遇密不可分。 李清照的文學著作,在南宋時已經刊行,有包括詩、文在內的《李易安集》和詞集《漱玉詞》,可惜這些集子已經失傳?,F(xiàn)行的各種版本有《李清照集》、《漱玉集注》、《李清照集校注》輯錄詞五十首左右。 李清照是中國文學史上創(chuàng)造了最強,藝術成就最高的女性作家。她能作詩、填詞、寫散文、駢文,又工于書法、繪畫,而且在金石古玩的獎賞上更是行家。 她最大的成就在于詞,她以女性的身份,真摯大膽地表現(xiàn)對愛情的熱烈追求,豐富生動地抒寫自我的情感世界,不僅比“男子作閨音”更為真切自然,而且改變了男子一統(tǒng)文壇的傳統(tǒng)格局,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被譽為“詞壇正宗”。 山東省濟南市百脈泉公園,不僅涌泉遍地,泉清水秀,而且歷代名人輩出,人杰地靈,這里也是“一代詞宗”李清照的故里。 位于百脈泉公園西北處的清照園,占地18000平方米,為紀念絕代女詞人李清照而修建。建筑有吟風榭、碑廊、漱玉堂、燕寢凝香、金石苑、易安樓。園內碧瓦飛甍,樓軒巍巍,秀竹翠柏,流水淙淙。鑲嵌林列著全國知名書法家的書法碑刻,琳瑯滿目,風格迥異,美不勝收,是一座集中國南北園林風格于一體的園中之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