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心一億 @閱讀寫作趙老師 老師,你有篇文章是關(guān)于【仿寫】,仿寫真的有用嗎? 文章鏈接??如下: 這個問題是好問題,怎么說哪? 誰用誰知道。 這樣吧,我給你講講古代幾個詩人的例子,事實勝于雄辯,多了不解釋,有沒有用自己判斷,反正我也不靠這個賺錢。 總之,參加,你就賺了······· 趙老師 有問有答有方案  孩子模仿喜歡的文章,是抄襲嗎? “怎么不算呢?!” 你也許會這么說。 可是你知道嗎?模仿其實是孩子學(xué)作文的必由之路。甚至古代很多名句都是這樣“抄”出來的! 當然,在古代啊,同樣是抄,會抄和不會抄是兩回事,能不能“抄”出一個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水平,那又是另外一重境界了。 先來看看下面這些經(jīng)過詩人的妙手改動過的名句,你更喜歡原詩,還是改動過的詩境?  01  林逋:從江為那里借鑒了一句, 聽說大家一致好評! 山園小梅二首 【宋】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fēng)情向小園。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一句是詠梅的名句,化用了五代南唐江為的殘句:“竹影橫斜水清淺,桂香浮動月黃昏”。 原本只剩一句殘句,林逋將“竹”改成“疏”,將“桂”改成“暗”,這“點睛”之筆,構(gòu)成了一個統(tǒng)一和諧的主題、意境。 02  葉紹翁:不得不承認,一枝紅 杏出墻頭的意境,真的很美! 游園不值 【宋】葉紹翁 應(yīng)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化用了唐代詩人吳融的詩句“一枝紅杏出墻頭,墻外行人正獨愁”。 詩人這樣改動,使此句形象鮮明,構(gòu)思奇特,“春色”和“紅杏”都被擬人化,不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讀者許多聯(lián)想,受到哲理的啟示:“春色”是關(guān)鎖不住的,“紅杏”必然要“出墻來”宣告春天的來臨。 03  秦觀:隋煬帝也是很有 詩才的人啊。 滿庭芳·山抹微云 【宋】秦觀 山抹微云,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 暫停征棹,聊共引離尊。 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 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 謾贏得、青樓薄幸名存。此去何時見也? 襟袖上、空惹啼痕。 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一句化用了隋煬帝楊廣的《野望》:“寒鴉飛數(shù)點,流水繞孤村。斜陽欲落處,一望黯消魂?!?/p> 秦觀抓住典型意象,巧用畫筆點染,非大手不能為也。謂天色既暮,歸禽思宿,卻流水孤村,如此便將一身微官濩落,去國離群的游子之恨以“無言”之筆言說得淋漓盡致。 04  晏幾道:此乃妙句!興來 填詞一首! 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 【宋】晏幾道 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 去年春恨卻來時。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 琵琶弦上說相思。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化用五代詩人翁宏的《春殘》:“又是春殘也,如何出翠幃?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寓目魂將斷,經(jīng)年夢亦非。那堪向愁夕,蕭颯暮蟬輝?!?/p> “落花”、“微雨”本是極清美的景色,在本詞中,卻象征著芳春過盡,美好的事物即將消逝,有著至情至性的詞人,怎能不黯然神傷?燕子雙飛,反襯愁人獨立,因而引起了綿長的春恨,以致在夢后酒醒回憶起來,仍令人惆悵不已。這種韻外之致,蕩氣回腸,令讀者不能自持。 01  王勃:好評率百分百的佳句, 真的很妙!聽說沒人不喜歡! 滕王閣序(節(jié)選) 【唐】王勃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 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化用了南北朝詩人庾信的《馬射賦》之句:“落花與芝蓋同飛,楊柳共春旗一色”。 彩霞自上而下,孤鶩自下而上,好似齊飛,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渾然一色,句式上下句相對,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對偶,形成“當句對”的特點,此句千古流傳,為后世吟唱不絕。 唐朝詩僧皎然《詩式》中,說創(chuàng)作有三偷之說:偷語、偷意、偷勢。 可見古人作詩,經(jīng)常參考前人的作品,利用借用、化用等手段,將前人詩句融匯入自己的作品之中,再抒發(fā)自己的情感。 事實上,古人對于化用這件事并不覺得奇怪、可恥,反以為榮。 黃庭堅在給外甥的信《答洪駒父書》中談到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觀點,“自作語最難,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一字無來處,蓋后人讀書少,故謂韓、杜自作此語耳。古之能為文章者,真能陶冶萬物,雖取古人之陳言入于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也?!?/p>  他認為,古人下筆如有神,都是能夠真正地熔鑄萬物于一爐,即使引用古人的語句用于自己的文中,也都如一粒靈丹,有化腐朽為神奇之功效,所以諄諄教誨外甥要多讀古人的書,然后可以到達古人的境界。 用前人的典故很常見,有的沙里淘金使光輝不被埋沒;有的錦上添花使之更招人喜歡;有的移花接木別出心裁翻出新意,叫人不服不行!  其實,孩子的寫作就是從模仿起步的,他們可以從模仿中找到自己的語言感覺。說不定下一個“抄”出大境界的文豪就是他哦。 實際上提到“作文”這事兒,趙老師真有挺多感悟。 要說孩子的寫作,從剛開始表達難,到后來提筆能侃侃而談,中間最少不了兩個環(huán)節(jié): 一是多看,再者多練也必不可少。 為什么要閱讀,怎么閱讀? 想要具體了解了以點擊下方鏈接?? 1212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創(chuàng)造,都是有獨特智慧的,都是一口深井,要想井水不斷涌出,需要有人幫引出來。 像大部分孩子在寫作初期,是不知道如何來表達自己想法,把思維內(nèi)的東西通過白話文的形式闡述出來,基于缺少“文采”和“素材”,從而很容易出現(xiàn)流水賬問題。 況且,雙減后感覺現(xiàn)在的孩子學(xué)業(yè)壓力沒有減少,上了初中以后能夠大量閱讀的時間真的不多。很多語文成績好的學(xué)生,初高中都是吃小學(xué)閱讀寫作的老本。  小學(xué)階段我們或許還能每周安排一天來讀讀課外書,等到了中學(xué),除去語數(shù)外主課,物化生地史政的學(xué)習(xí)都急,很難再擠出空閑時間啦~ 寫作其實也是分段位的,高級一點的是激發(fā)孩子的寫作興趣,在關(guān)鍵點給予點撥,然后修改文章; 趙老師上課是不建議看范文的(怕形成思維固式),但不是禁止。 讓娃們多看例文范文,目的不在于培養(yǎng)搬運工,而是梳理寫作邏輯和思路,學(xué)習(xí)面對不同人、事、物時有用的表達技巧。 舉個例子  
 會不會全是對媽媽的寫實描述:媽媽的身高體重,手機號碼是多少,愛吃什么,喜歡做的事有哪些.. 再高級一點的是媽媽大眼睛雙眼皮,皮膚白皙,笑起來像一朵花一樣。 寫媽媽不是素描,不用事無巨細都寫,也不是選美大賽,把媽媽寫得跟明星一樣。 既要務(wù)實也要務(wù)虛,務(wù)實是寫得不夸張,務(wù)虛是寫得有新意。 
  現(xiàn)在我們再換個思路來梳理一遍,這里爸爸媽媽可以嘗試讓娃思考幾個問題: 
 覺得媽媽好,那媽媽好在哪里? 媽媽的這些好,和別人有什么不同? 
 進化到媽媽的獨特之處「媽媽,是因為他總是給我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 這樣一來,作文就容易挖掘出人物的特色,并且予以「務(wù)虛」的升華。 這樣寫,是不是高級一些。 知道了作文怎么寫,第二步,自然要安排上同主題的練習(xí)計劃。 有蠻多家長,讓娃看了不少書積累不少素材,但往往看完結(jié)束,想當然的以為孩子看到腦子里就成了“有用”的知識,可后來才發(fā)現(xiàn)無論閱覽過多少好文美文,自己寫,不會還是不會,這也是為什么孩子寫作能提升不上去的原因之一。 
 它針對不同的年級安排了不同難度的寫作訓(xùn)練,包括:看圖寫話,段落練習(xí),小短文仿寫。 部分展示  部分展示 比如三年級開始,娃們就要嘗試從寫小短文、簡單句逐漸轉(zhuǎn)變成寫長文、美句。于是練習(xí)的方向跟著也就有了對應(yīng)的調(diào)整。  像是句子仿寫。先用例句做一個示范,再讓娃按照特定的要求來依樣畫葫蘆,如動作描寫、人物描寫、多用成語、擬聲詞運用、比喻排比等手法。   從詞過渡到句,再從句整理成文,這樣的編排方法小朋友的接受度能更高,能深入掌握對人事物擴寫的小技巧,也給之后正式寫小短文或者作文打好基礎(chǔ)。    此外,仿寫營里面也有不少好文推薦,契合每次練習(xí)的主題,把各種表達手法歸置進文章里讓孩子體會妙用~~~  一般流程上:先讓孩子讀上一段經(jīng)典好文,找點靈感。然后給一段更接近孩子能力的仿范文,告訴他們具體要怎么寫,之后才是正式提筆開練。  隨著孩子的年級越高,對寫作的要求也會增漲上去。 四年級階段,逐漸銜接上中長文練習(xí),字數(shù)也有200+的要求:包括運用的技法也更多, 五六年級:開門見山、側(cè)面描寫、動作/神態(tài)描寫、畫龍點睛:   總結(jié) 練習(xí)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讓孩子學(xué)會從不同角度書寫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側(cè)重于用敘事的形式進行思想教育和個性培養(yǎng),開拓孩子視野。 
 | 
|  | 
來自: 昵稱41508907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