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過一句話: “出言有尺,戲虐有度。” 說實話,一個人說話的分寸,往往也代表著自己做人的分寸。 畢竟,說出去的話猶如潑出去的水,如果事前不掂量一下,往往就會禍從口出,讓自己惹禍上身。 因為,自己并沒有多想,不意味著別人不會亂想,每個人的角度與位置不一樣,聽到的也不會是一樣的結(jié)果。 有些話,適合放在心里,不能對外多說。 這些藏在心里的話,不說不僅為了避免出現(xiàn)尷尬,還是為了守住自己的福氣。 請記住,真正的聰明人,不會跟人分享以下三件事,錯不了。 1 不在背后分享對一個人的看法 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 如果有人單獨和你在一起聊天,然后主動問你對另外一個人的看法,不要認為對方是跟你關(guān)系親密,所以才會和你知無不言。 在背后沒有設(shè)防地去分享自己對另外一個人的看法,往往會讓自己說出去的話成為眾矢之的,甚至成為給自己招惹是非的開端。 我有個同學(xué)說過自己的遭遇。 他之前在公司里有一個不錯的同事,兩個人私下經(jīng)常在一起吃飯,時間久了,關(guān)系越來越近。 有一次,兩個人在一起吃飯的時候,對方突然問起他對現(xiàn)在領(lǐng)導(dǎo)的看法。 他從心底一直拿對方當朋友,沒有多想,于是就胡亂點評了一番。對方也連聲附和,認為他說得正確。 可是,讓他沒想到的是,這番話沒多久就傳到了領(lǐng)導(dǎo)耳朵里,對他的印象也越來越壞。 世上沒有不透風(fēng)的墻。 不管什么時候,都不要在背后輕易去評價一個人,畢竟每個人的角度不一樣,自己認真去分享內(nèi)心的感受,反而會成為得罪別人的證據(jù),得不償失。 2 不分享還沒有確定的事情 我記得之前參加一個活動的時候,有很多人贊同一句話: “當你沒有百分百確定一件事的時候,不要急于對所有人去講?!?/p> 因為,太多事情都充滿了變數(shù)與不確定性,如果還沒有徹底完成,自己就四處分享,一旦事情有變,那么這些事情就會成為自己不靠譜的說明,慢慢讓自己在大家心目中成為一個不可信的人。 所以,對于沒有完全確定的事情一定要三緘其口,不管什么樣人的追問,也要藏在心底,不要急于向外透露,等到塵埃落定之后,再對外去說,才叫靠譜。 一個人永遠要耐著性子,不要在事情僅僅只是規(guī)劃前期,就開始四處嚷嚷,甚至開始畫大餅,縱然心中有美好期待,但是往往會成為不可靠的代言,一定要慎之又慎。 《增廣賢文》中有句話: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p> 太多時候,我們一定要多做少說,少讓自己在言語上留下不足之處,而是要在行動上多多付出,才能減少失誤,收獲成功。 3 不分享心底的秘密 《增廣賢文》中有句話: “守口如瓶,防意如誠,寧可負我,切莫負人?!?/p> 這句話是說,守住自己的嘴巴,要像瓶子一樣嚴密,不要多言。 不管與什么人相處,都不要輕易對外分享心底的秘密,守口如瓶是一種品德,是將自己的心事藏于心底不外露,是尊重別人,更是尊重自己的表現(xiàn)。 人生路上,每個人都有自己不能言說的秘密,如果自己輕易對外分享,那么秘密就不再是秘密,或許會成為別人口中的話柄。 一個心理專家說過,不管你多少次叮囑身邊人不要泄露自己的秘密,哪怕對方拍著胸脯向你保證不會說出去,結(jié)果大概率是會說給別人聽,成為人所皆知的“公開秘密?!?/p> 一旦秘密泄露,往往就會讓自己處于被動局面,甚至是身不由己。 作家朱自清在《沉默》中說道: “你的話應(yīng)該像黑夜的星星,不應(yīng)該像除夕的爆竹——誰稀罕那徹宵的爆竹呢?” 言不再多,勝在有分寸。 將秘密放在心底,不輕易跟別人分享,適當?shù)乇3志}默,內(nèi)心才是寧靜如水,也會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強大。 不隨意分享,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氣度,深知自己,不需多言。心靜如海,胸有成竹。靜觀世間,自在由心,才是人生最好的境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