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7年12月9日到14日,中央政治局在延安召開會議。會后,與會領導合影。奇怪的是,在這張合影中,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站在了后排邊上,一個很不起眼的位置。
是誰端坐在前排C位呢?下面就來簡單介紹一下。 先說后排,最左邊身材很高的是康生,山東人,革命資歷很老,還在蘇聯(lián)工作了很長時間,是中共駐共產(chǎn)國際代表團的主要負責人之一。 毛主席的兩個兒子毛岸英和毛岸青就是由康生從巴黎接到莫斯科的。康生在1937年的冬天剛剛回國,此后擔任過中央黨校校長。建國后,康生官至正國級,于1975年逝世,死后被開除黨籍。 左二就是彭大將軍了。后來的共和國十大元帥,只有彭德懷一人,出現(xiàn)在這張合影中。他是八路軍的副總指揮,軍隊方面的重要代表。建國后,彭德懷成為首任國防部長。 左三是張聞天,也曾去蘇聯(lián)留過學。遵義會議之后,毛主席取得軍事上的領導權(quán),但是張聞天是黨內(nèi)的總負責,拍攝這張合影的時候,張聞天仍然是總負責,他是黨內(nèi)的最高領導人。 左四就是臭名昭著的張國燾了,紅四方面軍的最高領導人。在紅軍長征路上,張國燾仗著人多槍多,伸手要權(quán),欲望得不到滿足就搞分裂,讓紅四方面軍的將士們過了三次草地,真是罪莫大焉。
在中央的多次要求下,張國燾才最終迷途知返,北上延安,他的錯誤受到了批判,但是張國燾仍然擔任了陜甘寧邊區(qū)政府副主席。拍攝這張合影的第二年,張國燾趁機叛逃,最終死在加拿大。 左五是張國燾的頂頭上司林伯渠,著名的延安五老之一。林伯渠是這張合影中年齡最大的,他當時已經(jīng)51歲了,擔任陜甘寧邊區(qū)政府主席。1949年,舉行開國大典的時候,林伯渠是主持人。 左六是博古,中央蘇區(qū)錯誤路線的代表,遵義會議之后,博古被剝奪了領導權(quán)。作為一名老黨員,他積極改正錯誤,繼續(xù)為黨工作,擔任了中組部部長,1946年不幸遇難。 左七是敬愛的周總理,最右邊是偉大領袖毛主席。當時正值冬天,毛主席穿著厚厚的棉大衣。當時的毛主席已經(jīng)成為領導核心,可是他卻非常謙遜地靠邊而站。周總理緊緊和毛主席站在一起。 戎馬生涯幾十年,周總理是毛主席最親密的戰(zhàn)友,建國后他們都成為國家的領導人,一個是總理,一個是主席,而且都在1976年逝世。 再來說前排。
左一是項英,新四軍成立,項英被任命為副軍長,軍長葉挺不是中共黨員,因此項英在新四軍中的地位非常高。皖南事變之后,項英慘遭殺害。 1931年,項英來到蘇區(qū),擔任蘇區(qū)中央局代理書記,同時兼任中革軍委主席,副主席是朱老總和毛主席。項英那時候的地位比毛主席還高。 左二是凱豐,他曾指責毛主席一點都不高明,打仗全靠《孫子兵法》和《三國演義》。毛主席很無語,打仗需要隨機應變,怎么能靠兩本書呢?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后,凱豐改正的也很好,轉(zhuǎn)而支持毛主席。 右一是劉少奇,建國后擔任過國家主席,官至正國級。右二是陳云,建國后也官至正國級。陳云是這張合影中最后一個逝世的,也是最高壽的。 毫不客氣端坐在前排C位的是王明。王明對中國革命的貢獻很少,破壞很大,沒有功勞卻以領袖自居,和毛主席唱對臺戲。在后來的整風運動中,王明的錯誤受到了批判,1974年,王明死在蘇聯(lián)寓所。 這張合影囊括了中共黨史上的幾位風云人物,比如張國燾,王明,項英,博古,張聞天,歷史最終選擇了毛主席。只有毛主席思想才能救中國,只有毛主席才能帶領中國人民走向勝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