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李和老李吵起來了,開始只是一件很小很小的小事,小到就像問你中午吃什么。事情發(fā)生到這種地步,顯然是出乎意料的。甚至,當有人想要過來調解他們兩人之間的爭吵都不知道從何下手。 因為,當調解人員問出那句:“你們到底在吵什么?” 得到的答案竟然是一致的:“我也不知道我在說什么”。至此,還能怎么調解呢? 但是,事情并沒有就此結束,小李和老李的爭吵還在繼續(xù)。 1. 這樣的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好幾次了,大家也都屢見不鮮,一個年輕人,一個中年人,一個成年人,一個成年人的父親,似乎總有爭吵不休的事情等著他們。用“教科書”里的說法,這叫“代溝”,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兒了。 如果你認為小李多么叛逆,那就錯過小李了。事實上,小李這孩子既聽話也懂事。老李吩咐要辦的事情,小李從來都是照辦不誤,甚至有時候倔強起來連老李都勸他可以放放,可以休息一下再繼續(xù),可是小李不聽??! 這事鬧的,你說小李不聽話吧,他很聽話,事情做了,而且還很盡心盡力的在做。你說叫他休息吧,他又不聽話了,他非得做完了再休息。其實也理解,老李之所以叫他休息,是關心他,心疼他??墒牵阏f碰到小李這樣倔強的性格,是不是就有點讓老李下不來臺。 按理說,放到一般家庭,小李這樣的性格絕對是遭人喜歡的,甚至遭人嫉妒的。老李也是如此,每每與人談起小李,臉上就掛滿了春風得意的笑容。鄰居們嘴上不說,心里都透亮著呢!可這是別人家的孩子呀,夸吧,老李就更得意忘形了,要說啥也不說吧,好像顯得特別小氣似的,你說要是指責小李,誰有這資格呢?看看自己家孩子就氣不打一處,既喊不動,就是用棍子打也沒用。所以,鄰居們除了羨慕嫉妒還是羨慕嫉妒。 不過這件事,后來有了一次轉變,這可讓鄰居們找到可以說老李的了。 那天,小李和往常一樣,為了幫老李第二天趕集賣菜,直接從下午熬夜到凌晨三點。等小李忙完的時候,他的衣服已經(jīng)被露水和洗菜的水,還有汗水,給泡的濕濕的。 期間老李是有叫小李注意身體,叫他去換件衣服,叫他去休息會兒,各種說法都說遍了,小李每次都是等會兒馬上就好了。這不,終于好了,他自己卻生病了,發(fā)高燒。 為此,老李又是打電話到村里的醫(yī)生,又是用各種土方子熬藥,小李的媽媽則給他拿了換洗的衣服在門外等著??墒牵戎撕靡粫阂矝]見人出來,等小李的媽媽推開門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小李已經(jīng)暈倒在地了。小李的媽媽慌了神了,趕緊叫來老李,老李則馬上打急救電話,順便幫小李把衣服換了。這一夜,可把老李給嚇壞了,更是累壞了。 等天亮了,大家也都知道了這件事。畢竟左鄰右舍的,但凡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藏不住,更別說這關系到“別人家的孩子”小李。這下子,大家都跑過來責怪老李來了,又是叫他對小李好一點,又是叫他多買好吃的給小李,反正大家能想到的對孩子好的招都通通拋給了老李,好像這樣才顯得大家做家長是多么的有經(jīng)驗似的。為此,老李只能一個勁兒的點頭,一邊感謝大家對小李的關心和對自己的忠告。 老李這個憋屈呀!這叫什么事啊!你說孩子不聽話吧,確實不能怪自己??墒?,孩子是在按自己的吩咐做事的,他不聽話也還在做自己吩咐的事。老李也是第一次感覺到百口莫辯的憋屈呀! 之后,老李便很多事情都不敢讓小李做了,吩咐給小李的也都是一些簡單的,能夠快速做好的事情。只是,這時間一長,老李心里也不得勁。這下小李和別的孩子一樣了,沒啥特別值得稱贊的了。 以前,小李的不聽話最起碼包含在聽話里頭,說明小李懂事,也說明老李管教有方,可圈可點的很多??墒?,現(xiàn)在小李做的都是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大的事也不敢再交給小李去做,這下小李的亮點便沒那么耀眼了。 有沒有什么方法既可以不用擔心大家責怪,也能讓小李優(yōu)秀得更突出呢?老李心想著,而且這個事還不能說是自己說的,得讓小李自己去發(fā)現(xiàn)。即不用自己說,小李就能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表現(xiàn)得更優(yōu)秀,主動,積極的投身于家務、學習中去。有沒有呢?有的。 2. 這一天,也不知道老李從哪聽來的,說是講道理管用。 講道理,長這么大了誰還不會講道理。老李講的那叫一個好,聲情并茂,還時不時的“以身說法”,用自己親身經(jīng)歷過的事總結出一堆的道理。 小李倔強的性格這時徹底顯現(xiàn)出來了。小李已經(jīng)是個成年人了,讀了大學,平日里也愛看書,思考人生比起老李也只多不少。老李講的道理雖然是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但是,那畢竟是過去的事情,過去的道理放在現(xiàn)在誰又敢保證一定管用呢? 而且小李也懂得一些老李也不知道的道理,比如當下的時代,什么最流行,什么最受歡迎,大家最喜歡什么,以及他對自己的未來有不同的看法。他可不想活在老李的影子里,去過老李口中的生活,何況看著老李現(xiàn)在的生活,小李就心生悲哀。老李也是半百的人了,你說他有什么呢?要車沒車,要房那也是在這個農村有一套還湊合的房子,他連大城市都沒去過,更別說國外了。 老李不是那種不懂變通的人,他好歹賣過幾十年的菜了,說話的藝術可能談不上,但是和小李講道理他還是知道怎么開始。 無非是先說說一些大家都能接受的話題,關心關心對方,問問他有什么想法,有什么看法,再拋磚引玉的拋出自己最想講的道理。于是,就這樣,開始大家還有說有笑的聊著,老李循循善誘,小李溫和的應答著??墒?,聊著聊著,老李開始講起了道理,小李也不甘示弱的以自己的道理回懟回去。 按理說,講道理就講一個“理”??墒?,人們恰恰就容易高估自己的理智和理性。 于是,各說各的理,好像都有道理。老李是經(jīng)驗論,小李是知識理論;老李講歷史的教訓,小李講時代的進步;老李講感恩美德,小李講價值利益。他們是誰也說服不了誰,誰也不服氣。 說到后來,有好心人過來幫忙調解,可是一聽他們講的,就徹底亂了。聽老李說的時候,好像老李講的有道理,聽小李說的,好像也有道理。一時間,調解的人也傻眼了,這還怎么調解呢?最后,無非就是“老李讓著小李,小李讓著老李”的推著拖著,總之就不能用勝負、道理的最終結果來調解。 開始,這樣做也確實有效果,大家都可以相互容忍。容忍一時半會可能誰都能做到,只是經(jīng)過這一調解,事情就變成了誰都覺得自己是占理的。這下好心幫倒忙了,于是,剪不斷,理還亂,越理越亂。 后來,老李還是想講道理,小李也想維護自己的道理,于是時不時的就得講一講,吵一吵,大家漸漸也都習慣了,也懶得去調解了。 可是,最近這一次就很令人費解了。這個調解人是個新搬過來的鄰居,不明就里的就擔任起調解員的角色來了。結果一問在吵什么呢?答案竟然同時把老李、小李和他自己給問愣了?!拔乙膊恢牢以谡f什么了”。 所以,他們說的是什么道理呢?大概是自己的道理吧!每個人都有各自的道理,只是這算不算是道理呢?還是自以為是的道理呢? 這件事后來一度被當成笑談,被用以考驗小孩子的“智慧”。其中就有這么一個少年就這件事作出評論:“沒有就事論事的道理,就不能稱之為道理”。 再后來,過了很多年,那個少年已經(jīng)是中年,他將這個故事說給自己的少年聽,少年不知從哪里聽過這么一句話,回了一句:“只懂道理不懂事,就是凡夫?!?/span> 可想而知,已經(jīng)是中年的他,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是多么的吃驚!也許,這才是這個故事最核心,最應該說的,最應該被發(fā)現(xiàn)的點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