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施桂娟 編輯 | 袁月 進入陽春三月了,又到了所謂“春天不減肥,夏天徒傷悲“的“黃金減脂期”。 都說“管住嘴,邁開腿”是甩掉脂肪的好方法。但對于“堅持不吃晚飯,還是堅持運動,哪個更難?”,很多人的回答卻是后者更難,似乎堅持不吃晚飯成了部分人減重的首選。 不吃晚飯真的能瘦嗎? 日本一項發(fā)表在《Nutrients》上的研究,對來自大阪大學的1.7萬名男生、9000名女生研究分析發(fā)現(xiàn),不吃晚飯會導致男生體重增加風險上升42%,肥胖風險上升74%,會導致女生體重增加風險提高67%,肥胖風險提高68%。 南方醫(yī)科大學的研究團隊也做了相關實驗,結果發(fā)表在美國《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上,題為《Calorie Restriction with or without Time-Restricted Eating in Weight Loss》。研究以139名BMI在28~45之間的肥胖人群為對象展開了為期一年的真人實踐。 研究人員將參試者隨機分為兩個組: ①A組采用限時+限能量飲食:只允許在8:00~16:00 之間吃東西,同時限制整體熱量,簡稱不吃晚飯組; ②B組僅采用限能量飲食:隨時可以吃但需控制整體熱量,簡稱均勻少吃組。 (兩組攝入的能量要求均是男性1500~1800千卡,女性1200~1600千卡。) 最后實驗結果顯示:不吃晚飯并不會瘦很多,而且難以堅持,這和人們覺得堅持不吃晚飯容易的觀察相悖,并且不吃晚飯比均勻少吃減得更慢,減肥效果不佳。 看到這大家才驚覺!原來不吃晚飯,瘦了又仿佛沒瘦,這種短暫的減重到最后只是一場空。這是為什么呢? 首都醫(yī)科大學宣武醫(yī)院普外科主任醫(yī)師劉殿剛介紹,不吃晚飯,就會間接逼迫優(yōu)先合成和儲備脂肪,以保證人體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同時,不吃晚飯,更容易引發(fā)報復性的進食。長此以往,人的基礎代謝率降低,反而可能讓人變?yōu)椤耙着煮w質(zhì)”。
長期不吃晚飯的人都怎么樣了? 長期不吃晚飯,非但不會讓你達到且維持想要的體重,還會讓你的身體吃不消,還可能被很多疾病盯上。 1、胃腸疾病 經(jīng)常不吃晚飯,容易患上胃潰瘍、腸胃炎等疾病,增加消化系統(tǒng)病變的風險。 2、免疫系統(tǒng)紊亂 長期吃晚飯人的抵抗力會下降,還會導致免疫系統(tǒng)疾病風險增加。 3、精神不佳、虛弱 不吃晚飯的饑餓感會影響心情,長此以往會導致人精神不佳、疲乏。 4、刺激膽囊 規(guī)律進食會刺激膽囊收縮排出膽汁來助消化,但不吃晚飯可能會刺激膽囊,形成結石。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一日三餐能量占比為3∶4∶3,說明晚餐和早餐、午餐一樣重要,都可以為人體提供能量。不吃晚飯會給身體各項機能帶來威脅,體重沒減下去反倒落了一身病,得不償失。
晚飯到底應該怎么吃? 時間上,不宜過晚。 研究證明,晚飯吃太晚可能會導致糖尿病、胃癌等。 晚餐后四小時內(nèi)不要就寢,給咱們的胃留足時間,讓食物充分消化。 食物上,晚飯宜進行“查缺補漏”。 我們可以參照早餐和午餐的膳食種類進行補充搭配,若白天的肉蛋奶攝入足量,晚餐可以以綠葉菜為主,主食則以雜糧米飯或雜糧面食為主。 堅持少油少鹽少酒精! 食量上,要吃得適量,不宜過飽、過撐。 若晚餐長期吃的太好、太飽,會容易引發(fā)大腸癌、胰腺炎、糖尿病等,還會迫使人體消化系統(tǒng)持續(xù)工作,讓大腦始終處于興奮狀態(tài),容易造成失眠多夢,進而引發(fā)神經(jīng)衰弱,還可能會增加年老后患老年癡呆的風險。 速度上,要放慢速度,切忌狼吞虎咽。 吃飯時要讓食物充分咀嚼后再咽下去。研究證明,細嚼慢咽的人肥胖的概率可要比狼吞虎咽的人低 42%。 重要提示:千萬不要不吃晚餐就進行運動,危害很大。 培養(yǎng)健康的飲食觀念,是非常重要的。食物是我們的朋友,追求理想身材,要在健康的前提下進行。堅持科學鍛煉,搭配合理飲食,才是不傷害身體的更佳選擇。 資料參考: 1.研究證實:晚飯吃得太晚易患糖尿病[J].中國食品學報,2020,20(06):47. 2.何希雨.不要狼吞虎咽地吃晚飯[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科普版),2018(13):51. 3.佘桂爵.晚餐吃錯導致疾病與晚餐的宜忌[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科普版),2017(09):38-39. 4.科普中國.晚餐竟決定體重和壽命?最害人的兩種吃法,卻是很多人喜歡的 https://mp.weixin.qq.com/s/c-omfo28hKKVn_CoYwmWPA 5.科普中國.那些長期不吃晚飯的人,最后都怎么樣了?這些后果,希望你沒有!https://mp.weixin.qq.com/s/qJaploWFcRzJpyRPvySmA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