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從沒想過“脫衣舞娘”竟然可以和“葬禮”產(chǎn)生關(guān)聯(lián)。 ![]() 今天這部電影做到了,辦葬禮竟然找來脫衣舞娘表演,原來“墳頭蹦迪”竟然是真實存在的。 可真的看了這部電影,我才明白我還太年輕了—— 《喜喪》 ![]() 葬禮戲臺上是脫衣舞娘在賣力表演,臺下是前來參加葬禮的親朋好友,也不乏披麻戴孝的“近枝”。 ![]() 這是86歲老人林郭氏的葬禮,根據(jù)當?shù)氐膫鹘y(tǒng),逝者如果超過80歲并且善終就要辦“喜喪”。 ![]() 不同于普通喪事要披麻戴孝燒紙錢,哭哭啼啼地送走離去的至親;置辦“喜喪”的人家不但不會哭啼悲傷,還要敲鑼打鼓的慶祝。 于是我們就看到了和葬禮格格不入的脫衣舞娘登臺表演,親友們在臺下圍觀起哄…… ![]() 下面是老人林郭氏的故事,老人35歲那年,丈夫因故去世,老人乞討拾荒獨自將四兒兩女拉扯大??粗优娂姵杉伊I(yè),老人心里很是欣慰。 ![]() 某天,老人不小心摔了一跤。原本勉強可以自食其力不給子女添麻煩的身體瞬間垮了,需要人手照顧。 ![]() 都說養(yǎng)兒防老,子女這么多似乎足夠頤養(yǎng)天年了。 聽聞老人摔倒,六個子女回來了三個。大兒子大女兒從來都是推脫太忙,寄錢了事。小兒子則是不知去向,多年杳無音信,只拋下了孫子跟著老人。 ![]() 現(xiàn)在能承擔(dān)照顧老人的只有二兒子、三兒子、小女兒三家。 兄妹仨商量了半天,都不想要老人這個“累贅”,決定將老人丟到養(yǎng)老院。 ![]() 老人其實不想去的,倒不是真的想讓子女伺候自己,而是怕花錢。 趕巧的是,養(yǎng)老院現(xiàn)在沒有床位。需要等一位老人走了才能空出床位,住進去。 在等待床位這段時間,兄妹仨人只能輪流把老人接到自己家照顧。 ![]() 初到二兒子家,二兒媳就對老人頗為上心,端茶送水是一樣不落。但其實,二兒媳是惦記著老人的祖宅,如果把祖宅賣了就可以給自己的孩子買新房了。 ![]() 可老人不愿意交,老人心里一直惦記著杳無音信的小兒子,想把房子給小兒子和小孫子。 二兒媳對老人“孝敬”一段時間后,察覺實在騙不到老人的祖宅,臉色變得比翻書都快。 說話開始陰陽怪氣,對待老人也極盡敷衍。 ![]() 住了幾天老人實在忍無可忍,于是便決定去三兒子那里住幾天。但臨走時,老人終究將祖宅交給了二兒子,因為她怕二兒媳虧待了留在這里的小孫子。 ![]() 三兒子家在城里,有車有房,生活條件不差,可老人在這里似乎不比二兒子家強多少。 ![]() 三兒媳覺得老人“埋汰”,所以給老人很多限制,這文化人就是講究。老人活動要在指定區(qū)域;吃飯有專門的碗筷;沙發(fā)上蒙白布的才可以坐;甚至就連老人的手帕都嫌棄的用夾子夾著扔到窗臺…… 老人雖然不說,但是心里也明鏡一般清楚三兒媳不情愿照顧自己。幸好孫女很懂事,幫老人說話,還不嫌棄老人。 ![]() 孫女一直有想要外出闖蕩的想法,老人鼓勵孫女趁著年輕可以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 ![]() 而孫女真的離家出走后,面對的是三兒媳和三兒媳的責(zé)罵和詰問,跪在地上為孫女祈福的老人只能瑟瑟發(fā)抖…… ![]() 三兒子家呆不下去了,只能去小女兒家了。小女兒和女婿倒是對老人照顧有佳,可小女兒家里很困難。 ![]() 小女兒起早貪黑賣煎餅,女婿經(jīng)營小賣店,一家人蝸居在小賣店里。 ![]() 太平日子沒過幾天,不知道什么原因,老人中風(fēng)了,控制不住的傻笑。 ![]() 無奈之下,小女兒只好又召集兄弟姐妹們商量老人的病怎么治。這自然又少不了一番撕逼推諉,最終沒有結(jié)果的不歡而散。 ![]() 屋漏偏逢連夜雨,小女兒的兒子在出了車禍喪生,夫妻倆也照顧不了老人了。 看過來看過去,這幾個子女竟然都照顧不了,老人只能回到祖宅。 可祖宅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二兒子家占了,還嫌棄老人的壞笑趕老人去睡牛棚。 ![]() 而在去養(yǎng)老院的前一個晚上,老人吞下了老鼠藥,草草結(jié)束了自己的晚年。 至于是老人舍不得花錢不想再給子女們添麻煩,還是老人對人世間已經(jīng)徹底絕望,無從而知…… ![]() 原本以為這是一部“很污”的電影,沒想到竟然比我想的更“污”。只不過這部電影里的“污”是關(guān)于中國式偽孝和人性之惡的污染和污穢。 ![]() 電影毫不避諱的講述了無數(shù)曾發(fā)生過、正在發(fā)生、甚至未來也會發(fā)生的故事。這個故事真的太真實了,真實得讓人找不出絲毫反駁的理由。 這也是一部壓抑、黑暗甚至稱得上恐怖的寫實題材電影,中國人的傳統(tǒng)道德倫理在片中被人性蠶食的破敗不堪,僅有的一點良善也撐不起一個老人的未來。 ![]() 片中的子女們從頭到尾都是為了錢,為了自己的利益斤斤計較。將含辛茹苦把自己拉扯大的母親像皮球一樣踢來踢去。這段讓我想起《娘惹肉》,一樣是一個讓人痛心的養(yǎng)老故事。 這部電影在豆瓣評分8.8,可以說是極少的國產(chǎn)佳作了,除了對現(xiàn)實的諷刺之外,其實電影中的諸多細節(jié)也值得關(guān)注。 ![]() 比如菩薩像,電影開頭老人就在菩薩面前祈求保佑子女們平平安安,子女是平平安安的,結(jié)果自己摔了一跤后子女們就原型畢露了。還有最后在祖宅二兒子家將老人趕到牛棚,老人依舊沒有怨言,依舊在菩薩面前祈禱,直到二兒子將菩薩摔碎。對于老人來說,菩薩象征著自己對于子女情感的寄托和對于子女未來的祈禱被子女親手砸碎,心底的那一絲念想也終于破碎了。 老人某種意義上就是那個菩薩,就像拜菩薩皆有所求的人一樣,她的存在類似于神明顯靈一般可以證明一下子女們的孝。畢竟,求菩薩可不是一定心想事成的,而只要逢年過節(jié)帶點禮品給老人就一定會有街坊鄰居夸贊孝順。 ![]() 再比如笑病,老人的笑病才是最大的諷刺。 醫(yī)生說老人得了病,老人在笑; 離開真正關(guān)心老人的小女兒家時,老人在笑; 二兒媳將老人趕去牛棚時,老人在笑; 二兒子砸碎菩薩塑像時,老人在笑; 而老人離去的那個夜晚,老人沒笑,因為那是解脫。 縱觀全片你會發(fā)現(xiàn),老人都是在極度委屈、辛酸、痛苦的時候才會笑。這種前后對比的差異真的太刺痛人心,也更顯諷刺。 ![]() 再比如喜喪,我前面說了,喜喪需要八十歲以上且善終的,吞下老鼠藥的老人可不是善終。而子女們這么辦,一是成全了自己的“孝道”,二是借機收一筆份子錢,也算是榨干了老人能利用的一切了。 ![]() 電影最后用輪回宿命論結(jié)尾,但是多少顯得說教意味過于刻意了。 有句古話“老而不死是為賊”,在子女眼中這老人可不是寶,是賊寇,古人誠不欺我。 盡管歷史的車輪在向前推移,可世間的一切似乎仍在重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