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人的舉止,是暴露他行為習慣的鏡子,所以很多時候,見人的第一面,所謂“入門休問榮枯事,但看容顏便得知”,當你初認識一個人的時候,從他的行為上,就已經(jīng)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特性究竟是如何的。 像曾國藩招收人的時候,就經(jīng)常做幾件事情,先把人叫來,讓他們坐一坐,等一等,然后再走一走,進來面試,面試完了,對于想用的人,還安排個吃飯什么的。其實這一套,都是一種行為相的表現(xiàn)。因為你坐著、走著、說話、應對、吃飯都是一種行為的表現(xiàn),從這里面就可以看出來,你這個人值不值得被用。所以曾國藩很善于提拔人才。 那么怎樣從坐向里面去發(fā)掘人才呢?主要是看一些人等待時候的小動作。包括我們今天跟人相處的時候,為了掩飾自己的無聊,都會有一些小動作來緩解氣氛。而會選擇怎樣的動作,其實就跟你的性格命運有很明顯的關系。 比如說有的人喜歡捏耳朵,或者摸自己的耳朵。這種習慣意味著的是,這個人反復無常,不能夠委以重任。比如說如果他在做某件事情之前,要摸耳朵的話,意味著這件事阻礙重重,他自己也沒有底氣,不好做決定,所以會扯自己的耳朵。所以,一個平時愛摸耳朵的人,也不能委以重任,因為他自己的能力不夠,做什么事情都不行,才會要摸耳朵。比如跟人談事情的時候,發(fā)現(xiàn)他在摸耳朵,那后面也就得小心了,很可能會有變化。 摸眉毛也是同樣的道理。喜歡摸眉毛的人,愛撒謊,反復無常,他如果答應了什么事情,往往是答應得很好,但是能辦成的事情很少。所以這樣的人,你跟他接觸太多,很容易被他拉入麻煩之中,因此而有破財?shù)奈kU。 還有一種喜歡摸鼻子的人。在《鹿鼎記》里面,就設定吳三桂的特征是,一旦想發(fā)怒殺人,就會下意識摸鼻子。金庸在這里的設定是非常正確的。因為摸鼻子的話,鼻子是人臉上最高的部位,所以這個位置代表了唯我獨尊的一個性質(zhì)。一個人如果喜歡摸鼻子,那意味著他的性格上,非常以自我為核心,也就是驕傲自大,而且自負,看不起他人。 而坐著的時候,喜歡摸嘴唇的人,則會容易有跟人打架的事情發(fā)生。 下巴也有類似的情況,喜歡摸下巴的話,意味著田宅宮不好,容易因為居住的問題而大傷腦筋,或者是在公司上班的前景不妙,很快就會跟上司鬧矛盾,被炒魷魚了。 還有的人,喜歡摸自己的頭發(fā),這種人看上去仿佛很害羞內(nèi)向緊張,其實,這種行為所表現(xiàn)的特征是,急性子,缺少情調(diào),愛情不專,喜歡拈花惹草,并且撒謊時面不改色。這種人表面上會顯得很親切,實際上心機很重,是不可以托付大事的人。 再有一種是摸額頭,這表示他正為了與上司之間的關系不順暢,而大感煩惱,現(xiàn)代社會關系網(wǎng)復雜,特別是對人際關系敏感的人,就會有摸額的動作。摸額是由下而上的撫摸,這種人善于策動陰謀,自私自利,老奸狡猾,要加以防范。 但是,如果不是摸額頭,而是抓額頭,也就是帶有一種撓的意味,哪怕是并不癢,但是就是想要撓一下,這種的話,反而是好事,意味著他會有好運降臨,預先計劃的事情能夠?qū)崿F(xiàn)。而且,如果是左手去撓的話,會比右手更有用。 不過,這些都只能是下意識的行為,如果是有意為之的話,自然也就不靈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