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春伊始,就從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話題,#2023年會好些嗎#。 這幾年,普通人的生活有太多的不容易。 我們都希望新的一年,可以慢慢恢復元氣,又怕“黑天鵝”再次擾亂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不確定。 變化總比計劃搶先一步,該用什么心態(tài)迎接未來? 日本“經營四圣”之一的稻盛和夫,曾寫下這樣一段話 : “人生的道路都是由心來描繪的。無論自己處于多么嚴酷的境遇之中,心頭都不應被悲觀的思想所縈繞。” 如果在所有的變量中,可控的只有自己,就不妨試著從心出發(fā),在這5句話里,找到生活的最優(yōu)解。 ![]() 現(xiàn)在網(wǎng)絡上,“內卷、躺平、擺爛”這樣的詞很火,但作家和菜頭卻表示,這些熱詞他在寫作時不會用。 一是考慮到文章的生命力,二是有種玄學的意味在里面。 看以是無害的自嘲,其實反應了一個人內心真實的世界圖景。 “內卷所描繪的世界是無效內耗,投入越多,產出越少?!?/span> “躺平所描述的世界是奮斗和反擊無效,躺下反而損失最少?!?/span> “擺爛所描述的世界是個人全然沒有任何希望,放棄一切努力反而能得到一點快樂。” 人是非常自戀的動物,一旦讓自己愛上了哪種說法,就會從外在世界找出許多對應的景象來,又在不知不覺中,推動事情往這個方向發(fā)展。 最終心懷內卷的,得證一切努力無效,心懷躺平的,得證放棄是最好的選擇,生活處處是擺爛。 這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自證預言”。 ![]() 《五種時間》的作者王瀟在一次演講中提到,小時候她曾問父親,為什么隔壁那個考80分的小孩可以出去玩,而考100分的自己還要留在家里做習題。 她父親十分認真的回答:“因為他們以后都是平凡人,你是要成氣候的?!?/span> 很多父母都會用類似的話鼓勵孩子,但不是每個孩子都如7歲的王瀟般深信不疑。 因為這句“預言”,她欣然地接受磨練與挑戰(zhàn),甚至成長道路上的一些心理問題,也因為這句“預言”迎刃而解。 “預言”的力量如此強大,就如稻盛先生所言,“內心不予呼喚的東西,絕不會來到我們身邊”。 少年時的稻盛先生,曾小心翼翼地躲避患肺結核的叔父,結果成為家里最先倒下的人; 也曾因為老師的負面評價,沒有考上鹿兒島高中,他深刻體會到,心態(tài)越消極的時候,發(fā)生在身邊的事就越消極。 一個人越是在不順時,越是要修正心態(tài)。 在心里多描繪積極的、美麗的事物,為自己寫下一句積極的預言。 別讓那些否定的、消極的,再兜兜轉轉的回到自己身上。 ![]() ![]() 一個精神內耗嚴重的人,做事情往往拿得起,放不下,壞情緒來得快,走得慢。 我經常因為工作上的一個失誤、與別人的一次沖突、生活中的一些不順引發(fā)連續(xù)性的失眠,月經不調等身體上的諸多不適。 在個過程中,真正的反省是很少的,因為大部分的精力都被自責、怨憤、懊悔消耗掉了。 要避免這一點,稻盛先生給出的答案是: 不要總想過去,要想新的事情,把新的想法轉移到新的行動上去。 年初聽到了“龍華哥”的故事,很有觸動。 “龍華哥”曾經是位企業(yè)家,因為這兩年生意失敗,欠下了200多萬的債務。 有一天他在深圳的街頭,看到許多電動車的座椅有了破洞,因為深圳多雨,有洞的座椅坐上去,經常會把褲子弄濕。 他覺得這是新的商機,便帶著一些皮革貼修補破洞,修補完了再貼上一個二維碼。 第一天,他收到了184元匯款,第二天,收到了562元,第三天、第四天,收入都在持續(xù)增長。 成年人的生活,處處是難關,最可怕的不是失敗,而是深陷情緒的淤泥中,無法迅速復原。 ![]() 稻盛先生也曾因為一次嚴重的公關危機,坐立不安、痛苦異常。他躲進了寺廟,向大師傾訴自己的痛苦和委屈。 大師開導他,災難的發(fā)生,是因為過去造下了“業(yè)”,如果沒有殃及性命,業(yè)還消除了,那么就值得慶賀。 把生活中的那些紛爭、挫折、甚至災難,看成一個消業(yè)的過程。 “業(yè)”消了,人還在,就值得慶賀,值得往前看。 有一個正面的心態(tài),才會有一個幸福的人生。 ![]() 新的一年,成為更好的自己是每個人的心愿。 但立falg時,我們又不禁遲疑,這個目標我能達到嗎?這件事情我能hold得住嗎? 專家給出的建議是: 在做與不做之間,一定要選擇“做”,因為比起“做了后悔”, “能做而沒做”所產生的妄念要可怕得多。 別站在起點看問題,一定要走著瞧,目標再大,起點都是小事,在干得過程中,自己掌握的信息會更多,能力會更強。 日本高分勵志電影《墊底辣妹》中,超級學渣沙耶加,被媽媽送去了坪田老師開辦的補習班。 坪田老師為她量身制定了學習計劃,可因為基礎太差,沙耶加在執(zhí)行的過程中一再受挫。 她找到坪田老師,想降低目標,因為不想受傷,還想出去玩、還想好好睡覺。 坪田老師說:
這部電影根據(jù)真人真事改編,女主沙耶加后來考上了理想的大學。 在當了幾年全職太太又離婚后,她用兩年的時間,將剛剛過及格線的托福成績,提升至104分,如愿被國外名校錄取,開始了全新人生。 ![]() 正如稻盛先生所言: “所謂的不可能,只是對現(xiàn)在的能力而言?!?/span> 他以自己為例,在一無資金二無技術的背景下,把“能力要用將來進行時”作為唯一的“信念武器”;果斷地接受別人不愿意做、不能做的產品。 如果一上來就說“我不行”,工作就無法往前進行,企業(yè)也無法存活下來。 所以他不停地告誡自己的員工,做一件事情,一定要“樂觀的預測,悲觀的計劃,愉快的執(zhí)行”。 用更高的目標倒逼自己成長,用未來的能力做現(xiàn)在的決定,才是更智慧的選擇。 ![]() 很多人都看過這個公式。其實從一開始,稻盛先生是把能力放在最前面的,但他從一個本家叔叔身上,看到了能力的局限。 這位叔叔從小成績優(yōu)異,長大后卻懶于工作,只喜歡閑坐、喝酒、吹牛,看不起早出晚歸、認真工作的人。 最后,身邊那些資質不如他的同輩,都已經出人頭地,他卻渾渾噩噩地過著日子。 這讓我想起前段時間看到的一個視頻,#當我很窮的時候在想什么?# “如果我彩票中了一百萬的話,一個月利息三千,根本不夠用??!那如果是500萬的話……” “這個班我是一天都不想上了,我要創(chuàng)業(yè),關鍵是先賣涼面呢,還是先賣烤腸?是在小區(qū)賣呢,還是在地鐵口賣?” ![]() 看似夸張的搞笑,卻讓人大呼真實。 如果沒有一個正面的思維方式,用“空想”代替行動,其結果只能是懶散潦倒,后面的能力基本起不到作用。 正所謂“念頭稍異,境界頓殊”。 所以稻盛先生最終將方程式確定為:人生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不厭辛勞、愿他人好,愿為真實的幸福而打拼、特別認真的生活,這是一個正向的思維方式?!?/span> 憤世嫉俗、怨天尤人、否定努力、行動、合作的意義,就是一個負面的思維方式。 2022年突然爆火的董宇輝,說起自己成名之前,工資交完貸款、房租就只剩2000塊,點外賣都不敢超過30。 即使如此,他也沒有埋怨生活,依舊認真工作、堅持讀書、深度思考,充實地度過每一天。 ![]() 他總結道,在好運降臨之前,每個人都需要做好兩個準備: 一是積累知識,二是認真生活。 你看,一個擁有正向思維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 即使現(xiàn)在的你,依然身處低谷, 也要心懷正念,認真地度過每一天。 少一些感性的煩惱,多一些新的行動,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隨著努力不斷地增長。 相信“心”,可以把帶自己帶去更大的天地。 你的心在哪,命運的花就開在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