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自然物種豐富,天地間多姿多彩。春天里姹紫嫣紅、桃紅柳綠,人們踏青訪游、欣賞美景,不僅歌頌璀璨鮮花,也贊美作為陪襯的綠葉和青草。 自古以來歌詠春草的詩句就數(shù)不勝數(shù),大家都很熟悉白居易的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充滿了理趣;也非常欣賞劉禹錫的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盡顯恬淡氛圍。下面分享三首描寫春草的絕句,想象豐富,回環(huán)入妙,令人拍手叫好。
劉敞是北宋著名學(xué)者,曾拜翰林侍讀學(xué)士。他為人耿直、敢于言事,學(xué)富五車、受人敬仰。春天里萬紫千紅、百花爭艷,到處都是絢爛的景象,周圍的青草更烘托出一派春天的氣息。詩人有一次外出踏青,看見小草青碧可愛,于是賦詩贊美。 詩的大意是說:春天里的野草長勢茂盛,四處蔓延,雖然叫不出名字,它們卻在水邊和山岡上蓬勃生長。小草似乎不喜歡熱鬧和繁華,一到城門邊,就再也看不到它前進(jìn)的痕跡。
劉敞的這首小詩詠寫春草,展現(xiàn)了小草不愿沾染世俗習(xí)氣的氣質(zhì)。詩人細(xì)膩地描寫這些荒野茂生、路邊綿延的春草,又贊美它們不愿廁身繁華之地,表達(dá)出詩人對宦途的厭倦,更彰顯出其超凡的人品。 在詩人眼里,城門仿佛是一個分界線,而春草就像一位高士,它不慕繁華、不求欣賞,卻默默地裝點著荒野的春色,不僅實現(xiàn)了自身的價值,也為大自然做出了很多奉獻(xiàn)。
劉長卿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中唐才子,人稱五言長城。詩人有一次經(jīng)過隋宮,看見春草萋萋、茂密生長,而當(dāng)年在此尋歡作樂的隋煬帝卻早已作古。他不禁感慨萬分,于是題詩留存。 首句就表達(dá)了悲嘆之意,春草宮里人去樓空,大隋王朝往日的繁盛和榮光,也早已消失在人們的記憶里。“芳草、舊宮”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作者以生機旺盛的小草,反襯化為灰燼的隋煬帝,令人唏噓的同時,也感懷不盡。
后兩句濃墨重彩地贊美春草,詩人說這些芳草就像美人身上的羅裙。讀者由這些羅裙,或許會聯(lián)想到隋宮里的宮女,曾幾何時,她們陪伴在君王身邊,估計從未想到,大隋王朝會在某一天忽然土崩瓦解。 雖然隋宮成了古跡,可是這些春草依然青青可愛,它們面向“楚人”,因為揚州在古代屬于楚地。一個“楚”字,意味無窮,作者巧妙地將春草比作羅裙,再聯(lián)系到楚人,仿佛這些小草都是宮女的化身,依然眷戀著隋宮。全詩回環(huán)入妙,令人拍手叫好。
曹松是唐代晚期詩人,安徽桐城人,早年避亂于山林,后曾擔(dān)任建州刺史李頻的幕府。詩人70多歲時考中進(jìn)士,晚年卻四處流落,客死他鄉(xiāng)。讀者都熟悉他的名句,“憑君莫話封侯事, 一將功成萬骨枯”,就描述了曹松的凄涼身世。 詩人熱愛大自然,經(jīng)常徜徉在山中小徑,流連于水畔花下。他看見桃花嫵媚,便流露欣喜之情;聽到鳥鳴悅耳,也覺得悠然自得。春天里草色青碧、池塘邊草縷茸茸,詩人看在眼里,不自覺地詩興大發(fā),甚至“夢中佳句香”,于是趕緊記錄在詩行。
在春風(fēng)的吹拂下,桃李芬芳、楊柳婀娜,路邊的野花也散發(fā)著陣陣幽香。在春天里的眾多景象中,小草可謂毫不起眼,它既不與大樹比高,也不羨慕鮮花嬌艷,只是非常低調(diào)地生長,卻在不知不覺中攀上了高墻。 詩人贊美小草昂揚奮進(jìn)的精神,詩人自己也像一棵小草,默默無聞,卻一直堅持。雖然他年過古稀,才蟾宮折桂,別人聽起來只是茶余飯后的談資,可是對他自己來說,卻是一種交代??v然仕途依然不暢,但是詩人終究實現(xiàn)了年少時的一個愿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