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有意思! 挖掘鮮為人知的廣西人文,講述你不熟悉的廣西歷史,我是威叔!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廣西風情!
前言 南宋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岳飛領軍(時稱神武右軍)討伐游寇曹成叛軍,從湖南道州經永安關(還是他起的名字)進入嶺南連續(xù)征戰(zhàn)廣西的桂林、全州、荔浦、富川、賀州還有廣東連州等地,最終平叛。
1 但是,自從岳飛率軍班師北上,離開嶺南的時候,卻出現了一個現象,那就是“粵桂不說岳”。歷史上那么有名的武將,被后世敬仰,各地還興建岳王廟祭祀他,真是敬仰都來不及,怎么會發(fā)生這個現象?這是怎么回事? 眾所周知,岳家軍是由岳飛組織和領導的抗金軍隊名稱,在岳飛的調教之下,隊伍紀律嚴明,訓練有素,有“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的軍規(guī),金軍陣營更是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之感嘆。可想而知岳家軍是何等的精銳和調教有方。 但其實岳家軍的軍紀一開始不是這樣子的,那也是經過了一番歷練,才最終成為現在人們所認知的這樣。那么岳家軍的正式成型是在什么時候? 這就要從岳飛平定游寇說起了。
2 “靖康恥”之后的幾年紛爭,金國扶持的傀儡“偽齊”成立。南宋得到了喘息的機會,于是開始整理“內務”。因為從北宋到南宋的轉換期,地方上的管理真是一塌糊涂。 其中最主要的“內患”就是“流寇”。 那幾年,原來的很多北宋軍隊被金軍擊潰后,得不到新建立的南宋朝廷有效和合理安置(南宋朝廷自身都自顧不暇),這些散兵游勇(甚至是成建制的)也是為了生存,于是結伙組合成游寇。趁亂四處流竄、危害百姓。 這些人打金兵不行,對付手無寸鐵的老百姓可是心狠手辣。其中勢力最強、為禍最烈的有流竄于江、淮、湖、荊等地的李成、張用、曹成、孔彥舟為首的流寇團伙。 3 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底,朝廷任命張俊為江南路招討使,主持討伐李成等游寇。 可是數十日間沒有一點成效,張俊便奏請朝廷派通、泰鎮(zhèn)撫使岳飛同往。 就這樣,岳飛開始了南下平定游寇之路。 岳飛就近先破江淮的李成部,一路上可謂是勢如破竹,最后招降李成部共三萬余人;接著修書招安張用,收至麾下。這個時候,岳家軍初見雛形。簡單一點來說,岳飛領軍是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無論是糧草、裝備、還是人都收,隊伍漸漸壯大。 就這樣,在紹興元年(公園1131年)七月,宋廷將岳飛統(tǒng)領的這支隊伍的軍號定名為神武右副軍,任命岳飛為統(tǒng)制,駐屯洪州。 十月,宋廷授岳飛親衛(wèi)大夫、建州觀察使。十一月,岳家軍改號神武副軍,岳飛升為都統(tǒng)制。
4 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朝廷任命岳飛為權知潭州兼權荊湖東路安撫使、馬步軍都總管,繼續(xù)南下剿除兩湖一帶的游寇。 一開始岳飛還是想用招安的方法,免得兵刀相見。結果曹成拒絕招安,并退入嶺南。就這樣,岳飛發(fā)兵征戰(zhàn)廣西。 就這樣,岳飛經郴州(湖南郴州)、桂陽監(jiān)(湖南桂陽縣),直抵道州(湖南道縣)。修整后從永安關入廣西,先是解桂州(今桂林)之圍,曹成部戰(zhàn)敗南逃,退守荔浦縣東北的莫邪關 。 結果就在這里出事了! 曹成部敗退的時候,岳飛的弟弟岳翻是先鋒,一路追殺,他率領的是原來的李成部的降兵,這些降兵不但殺曹成部的軍士,還把沿途的百姓(那時候居住的主要是瑤、苗等百姓)也一并殺。 說錯殺也好,濫殺也好,因為有很大一部分百姓也是被曹成裹挾的??傊褪且宦窔?。這個舉措這就把前來支援的楊再興激怒了。 此時莫邪關已經被破,岳家軍第五將正將韓順夫鎮(zhèn)守。楊再興于是夜襲,正在享樂的韓順夫匆促應戰(zhàn),被楊再興砍掉一只胳膊,最后重傷而死。接著楊再興連戰(zhàn)岳家軍統(tǒng)制王經、張憲等三將,在對戰(zhàn)中,還殺死了岳飛的胞弟岳翻。
5 岳飛聞訊大怒,不是恨楊再興,而是恨手下濫殺。 先是斬殺陪酒的韓順夫部將,然后整頓軍紀,明確軍威,凡濫殺者斬,凡擾民者斬等一系列措施下去,使得軍容有了非常大的提高。進入賀州后,先是補充兵員,在新來一支“撞軍”的協(xié)助下,連破曹成派都統(tǒng)領王淵占據的北藏嶺、上梧關和蓬嶺三道防線。 曹成再次敗走連州(廣東),可是楊再興沒跑掉,被生擒了。被押去見岳飛的時候,岳飛放下殺弟之仇恨說:“汝好漢也,吾不殺汝,當以忠義報國家!”可能他也覺得愧對無辜的百姓吧,這不是他的錯,但是他全攬在自己身上。就這樣,楊再興遂誠心歸降。 凡被曹成裹脅的當地良民,岳飛皆令遣返田里,又先后招降其眾兩萬余人。而經過賀州一役,岳家軍終于成型。
6 平定游寇后,在紹興三年(公元1133年)秋到臨安覲見宋高宗趙構。趙構賜給岳飛鎧甲、弓箭等物,及御書“精忠岳飛”錦旗一面,作為軍中張掛的大纛。并且告誡岳飛在洪州時曾于醉后痛毆兵馬鈐轄趙秉淵一事,面諭岳飛戒酒,岳飛自此絕飲。 而他率領的神武右軍改號神武后軍。隨后,牛皋、董先、李道等所部也被撥歸岳家軍,岳家軍兵力得到擴充。 就這樣,軍容齊整的岳家軍開始北伐! 7 可是當地百姓死的都是親人,沒有岳飛的胸襟,所以,雖然為了大義,不恨岳飛,但是也不說岳飛。 這就有了“粵桂不說岳”的現象出來。主要是廣西的荔浦,富川,賀州,廣東連州一帶,那個地方在后來各地新建岳王廟的時候,都沒有岳王廟的,到了明清時期才偶爾見一座。 可是,這句話雖然流傳了下來,但是現在的人很多都不明白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了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