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年國慶節(jié)期間,我年過六十有二,一人開車,帶著同齡老伴,和更年長的親屬兩人,自駕游五天,做“西游記”。 本期僅講“路線”,途中影像“另算”。 即:從京東天津所屬的薊州出發(fā),來回歷經(jīng)京津冀三省市,游山西和大內蒙古兩省區(qū),鄰近路過陜西、寧夏兩省區(qū)(路線請參考下圖)。
所經(jīng)路途按大致地貌,可分為華北平原、燕山山脈、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以及呂梁山加太行山脈(見下圖),行程約5000余里。 從京東薊州出發(fā),過北京六環(huán),走G7京新高速。其中北京昌平德勝口至延慶段,為燕山山區(qū)110國道(高速未通),雨霧繚繞,一度限行,耽誤行程(見下圖中部紅線)。 下午過河北張家口后,晚上入住進蒙第一縣——內蒙古自治區(qū)烏蘭察布市興和縣城(見下圖中部)。 10月3日第二天:繼續(xù)改沿G6京藏高速西行,過烏蘭察布市后,北面有大靑山、陰山山脈一路伴行。 過自治區(qū)首府呼和浩特市,至包頭市東河區(qū),改為下高速北行百余里,去看包頭市固陽縣城北的“秦長城”遺址(見上圖中部)。 “秦長城”為石壘長城,有2000多年歷史,比山海關至嘉峪關的明長城,向北移有六、七百里。后南返至G6京藏高速,夜宿包頭市青山區(qū)“兵工廠賓館”。 10月4日第三天:
繼續(xù)西行。至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離開高速北上,至陰山之南、黃河之北的“河套平原”東沿,參觀天然湖泊——烏梁素海(見下圖)。 之后向西北方的“河套平原”腹地——五原縣城進發(fā)(見下圖)。 沿途參觀了黃河灌區(qū)密集的農(nóng)田水網(wǎng)(見下圖),在五原縣城南向西南方上高速,重回到G6京藏高速上來。  西過巴彥淖爾市后(見下圖上側),與西去額濟納與新疆的G7京新高速分手,改向南折,開始返程。 南至磴口縣境(見上圖),黃河亦呈南北走向,因黃河東西各有庫布齊沙漠和烏蘭布和兩大沙漠,車路伴隨黃河而行,眼見皆為黃河沙灘,十分寬泛。 過黃河大橋后,入內蒙古烏海市境內。在臨近寧夏北部邊界的海南區(qū)(見下圖左下方),離開南北走向的G6京藏高速,變道向東改為東西走向的G18榮烏高速。 這也是榮烏高速——內蒙古烏海至山東榮成的西端起點。開始東行,當晚住沙地上的綠洲——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的鄂托克旗(見上圖)。
10月5日第四天:繼續(xù)返程東行。過毛烏素沙地,過鄂爾多斯草原,由陜西省榆林市北部邊界,東至鄂市準格爾旗。  再過黃河,出內蒙,到山西,由河曲、偏關兩縣,入?yún)瘟荷絽^(qū),東行,當晚住山西省忻州市神池縣城(見上圖)。

10月6日第五天: 繼續(xù)返程向東,全天雨中行車。過汾河河谷,東至繁峙縣境內。南有五臺山、北有恒山兩大山脈相夾。東行至太行山脈,從平型關附近走過。過靈丘縣出山西境內,至河北保定淶源縣城(見下圖右側)。  一路上除呂梁山區(qū)外,太行山隧道更多。入河北過淶源縣后,經(jīng)紫荊關、易縣清西陵后,出山至平原。到涿州,轉密涿高速,經(jīng)廊坊、三河轉京秦高速,傍晚回到薊州。 一路奔波,苦中有樂。不打票排隊,不扎堆堵車。雖為窮游,風光盡攬。近年少有沒兒女陪同的單行,今又獨駕遠征,自覺身心尚可,還不能言老矣! 本號以“人文·山水·鄉(xiāng)土”為主題,期期原創(chuàng),內容多多。力求真性情,接地氣,讓原創(chuàng)圖文“有意有思”,不負您的時間付出。我辛苦配文拍照,您捧場“賞景看報”,點按下方二維碼加'關注'可期期全覽!歡迎轉發(fā),分享“在看”。 人文·山水·鄉(xiāng)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