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方子還有個別名,叫做“催生湯”又叫做“奪命丹”,這是因為啊,古人發(fā)明它是專門用來“下胎”的方子。而現(xiàn)在用來治療的囊腫、結節(jié)、包塊啊,都是屬于中醫(yī)里的“癥瘕積聚”。其實就是指我們體內(nèi)有淤血和氣滯而產(chǎn)生了積塊,可能會伴隨著疼痛或者脹滿的癥狀。淤血導致的積塊痛有定處,固定不移;氣滯導致的積塊呢痛無定處,聚散無常。 如果癥瘕積聚在中焦,多會出現(xiàn)肝腫塊,腎囊腫,胸肺結節(jié)等病變;如果積聚在下焦,多會出現(xiàn)卵巢囊腫,子宮肌瘤等病變。 癥瘕積聚的發(fā)生,多因肝脾兩虛,臟腑失調導致。一旦肝脾兩虛了,肝氣郁滯,氣機阻滯,血液運行不暢,久而化瘀;脾虛了呢,運化功能失調,濕聚成痰,氣血又生化乏源,無法化生新的氣血來推動,那么瘀血和痰濕日久漸積就成了我們體內(nèi)的“癥塊”。 那么,桂枝茯苓丸是怎么來消掉這些“癥塊”的呢? 全方是由5味中藥組成。 首先呢是桂枝,味辛甘,性溫,它的溫性能夠溫通我們的血脈,和我們常說的“熱脹冷縮”是一個道理,那桂枝就能夠溫通血脈消除瘀血,還能夠幫助氣的運行,更有力地推動血液的流通。
接下來就是桃仁和丹皮,這兩味藥能夠活血破瘀,散結消癥,還能夠行氣血,丹皮還能夠涼血,清除瘀血所化之熱。 然后再來看芍藥,芍藥養(yǎng)血和血,防止桃仁和丹皮破瘀而傷及元氣,并且能夠緩解止痛。 最后一味呢,就是茯苓了,茯苓負責健脾滲濕,消痰利水,能夠把痰濕順著小便驅除體外,并且呢還能很好地輔助桃仁和丹皮化瘀散結。 諸藥合用,化瘀血、消痰濕、通血脈、行氣機,瘀血和痰濕沒有了,那結節(jié)、腫塊、肌瘤、囊腫等癥狀自然也就消退了。 雖然這是個經(jīng)典方劑,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出血患者和孕婦是不能用的,不管是中成藥,還是方子啊,還是要在專業(yè)的醫(yī)生指導下用藥,切勿盲目服用!
|
|
|
來自: 善良的狼lxnefg > 《中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