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子墨 二月,盡管春天來得遲了一些,即便春天的美麗,還在山水有相逢的路上,當季節(jié)變暖的時候,邂逅的依舊是美好。 當春風(fēng)拂過,山水有了生機,心也會變得柔軟起來。而這一份喜悅,無關(guān)風(fēng)月,只為心情。不覺間,心中早已開啟了一季的花事。 生命之中,流年陌上,總有一處美好是為我們而來,就如春天的旖旎風(fēng)景,吸引著我們的眼眸,總有一季風(fēng)景,是我們想要的炫彩。 歲月靜好,在春色里品一盞茶,茶的滋味需要慢慢煮才會有味道,而人生中的美好,卻需要細細品,才會有美好。 每一個優(yōu)秀的人,都是不斷向著陽光行走的,不會懼怕一路風(fēng)霜,而一路至美,尋得自己想要的人生之風(fēng)景。 尤其是在美好的事物上,更是對自己有所要求,從不因艱辛困難而放棄追求。 
 人生就是一個追尋的過程,必定伴風(fēng)霜雨雪與辛艱辛苦澀,可是,每一次遇見春天,都是一次對生命的激勵,對靈魂的洗禮。讓我們從此刻出發(fā),遇見一個更好的自己。 ??? 生活中,沒必要被憂傷的事情,暗淡的風(fēng)景所左右,讓所有的美好,都因為你的追求而絢麗。 人生路上,也沒必要不停地告訴別人你的苦難,懂你的人自然會懂,信你的人自然會信,自己的人生路自己走,自己的人生風(fēng)景自己尋找。 
 人生就是一場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fēng)景,以及看風(fēng)景的心情。 更要讓自己明白,既然我們爭不過歲月,也跑不過時間,唯有以自已喜歡方式,活好每一個日出日落。 
 我們都是世間的俗人,不羨慕那些大富大貴,能夠過好自己簡單的生活就足夠了,忍得住孤獨,也耐得住寂寞,得失之間,懂得舍得與放下,不斷修煉自己的人生境界,要達到自己想要的風(fēng)景,一定要不斷修為自己。 一個人,人生路上只要淡然從容,就會遇見更多的美好,懂得珍惜擁有,必然會擁有更多幸福。讓自己向美而行,就必定會活得更瀟灑。 
 或許,人到中年了才會發(fā)現(xiàn),前半生總是在努力向前追尋。后半生,當繁華落盡,千帆過盡之后,面對激情褪去,中年人生,才會明白余生只想求個安靜。 到了一定年紀,不是沒有追求和向往,而是不屑再去追求繁華的事物。 只想把余生的時間好好利用,把自己還給自己,把春天還給春天,自己只留下幸福和快樂。 不爭不搶,孤芳自賞,自帶清香,有安靜的美麗,即使過樸素簡單的日子,也是一種清歡與享受的清福。 
 
 汪曾祺的生活態(tài)度,就是一碗有溫度的人間煙火,就如同這春天,一字一句都是那么溫暖,讓人回味,感嘆,細細品咂,從而讓自己明白,中年之后的生活,就是需要一種被美化的詩意,也是這世間最好的光景。 人到中年,我們貪戀的不過是一杯清茶的溫暖,一盞歲月沉淀的酒,有著香醇的味道,一架薔薇的香,心有猛虎,依舊能細嗅薔薇。 一窗月色安靜,一家團圓歡喜,一碗煙火日子里,棲息的溫馨與幸福的心安。 
 人生的幸福,就在于人間正道是滄桑,煙火有味,生命的安好,在于寧靜,寧靜之中,才能寧靜以致遠。 時光知味,人生安好,無常的世事中,內(nèi)心安然無恙,無意于得,就無所謂失去,無所謂失去,得失皆是自然。 
 看慣了人間繁華,便知道除了生死,其他都是閑事,功名利祿一切都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若是,內(nèi)心平靜,與世無爭,那么,柴米油鹽,詩酒茶花的生活,就是我們追尋的最美的風(fēng)景。 因此,中年之后,我們追尋的就是一份心靜,心靜則萬象皆靜。 人到中年,在安靜中感受紅塵冷暖,賞草木清歡,寄情人間朝暮,讓歲月的慈悲眷顧我們。 當春天來臨,讓我們走過人間美景,看過花開燦爛,總會拾得一縷塵香安慰自己的心靈。 也讓自己走過四季,在光陰如夢的靜好中,在似水流年的日子里,深情也執(zhí)著地活著。 余生,讓我們安安靜靜做自己,不懼歲月滄桑,不畏風(fēng)霜嚴寒漫長,內(nèi)心安然無恙,如此便是人到中年的幸福與安好! 
 子墨期待與您共勉,感謝閱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