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間的生活有太多的雞毛蒜皮,紛紛擾擾。一旦陷入其中,真是難以自拔。如果我們有足夠的胸懷去包容,則猶如“天空飄來幾個字,那都不是事兒?!?/p> 奚旁日月,挾宇宙?為其吻合,置其滑涽,以隸相尊。 ——《齊物論》莊子 “旁日月,挾宇宙”與“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的意思相同,胸懷裝得下天地宇宙萬物。 一旦拋棄了物論是非,萬物一齊,人類社會不再有所謂高低貴賤的分別,那就是未來的理想的、大同的社會。 不僅胸懷全人類,也胸懷天下宇宙,這樣的人怎么會汲汲于眼前的一絲一毫得失,區(qū)區(qū)小利無法打動他,榮華富貴也無法誘惑他。 孰知不言之辯,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謂天府。 ——《齊物論》莊子 佛家講“是非以不辯為解脫”,對錯不一定有定論,有時越辯越亂。爭辯之言難免有些偏頗,甚至難以自圓其說。 “大辯不言”,真正的“辯”者,無須通過言論來表述。 真正的道沒有什么名稱,也是沒有理由的。真正得道的人,也不會標榜自己已經得了道。 大道是默默地存在著的,不用言說,不事張揚,刻意彰顯示人的“道”就不是真正的“道”。 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來,此之謂葆光。 ——《齊物論》莊子 百川東到海。不管有多少的流水匯入其中,也不見大海漫溢。自大海里不停歇地舀水,一擔一車,海水似乎不增不減,永遠也取不完。 《道德經》也講人修養(yǎng)的境界要達到“曠兮其若谷”,虛懷若谷。心中空空洞洞,像山谷一樣,深不見底。虛空的胸懷不帶偏見,對相異的見解不予置評、排斥,才能容納萬事萬物,無所不包。 具有寬廣的胸懷,才不會斤斤計較于小事小節(jié),一切以大局為重,才能站的高,望的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