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戚是個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詞語,泛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guān)系的家庭或者是其他人員。那么,“親”和“戚”是一回事嗎? “親” 大家看下圖“親”的繁體字,左右結(jié)構(gòu)。左邊一個親,右邊一個見。 “親”說的是感情深厚;“見” 可以理解為:用眼睛經(jīng)??吹?。又引申指“父母”,由父母引申指有血緣或婚姻關(guān)系的人。而至親一般說的是自己的父母,而后擴大到族親和宗親之類的。 所以漢字“親”一般指與自己有血緣關(guān)系的親屬。 “戚”: 而漢字“戚”,本意是指的古代兵器斧頭的一種,后來用它引申泛指因婚姻而連成的家庭之外的關(guān)系,比如自己的舅舅、姨媽等等。 “親”和“戚”,不是一回事 咱們現(xiàn)在談話,往往會把這兩個字連在一塊說,說到“親戚”,很多人會認為只要與家庭有關(guān)系,跟父母稍微搭上邊的都是親戚。 這種說法并不準確,其實一開始“親”和“戚”是分開的,親就是親,戚就是戚。 傳統(tǒng)家庭觀念:內(nèi)親指父親一方,外戚指母親一方。 按照傳統(tǒng)家庭觀念上來講,親主要指的是父親一方的人,包括父親的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孫子孫女等;戚指的是母親那方的人,主要包括母親的父母,以及母親的兄弟姐妹等等。所以“親”和“戚”并不是一個意思。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親戚這兩個字常常被連在一起使用,泛指父母雙方的兄弟姐妹等。 圖片如有侵權(quán),聯(lián)系電話刪除。 |
|
|
來自: 炫葉楓雪 > 《文(化)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