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余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踮腳跟站立不穩(wěn);邁大步難以遠行。自我表現(xiàn)見反而不清明;自以為是反而不彰明;自夸其談反而功勞少;自我矜持反不能長久。從道的角度看,就像剩飯和贅瘤。都是令人厭惡的東西,所以有道的人不會如此。 前兩句是實例,踮著腳的姿勢無法穩(wěn)妥,要遠足,邁大步是無法實現(xiàn);就此理而言,短跑沖刺速度快但跑不遠,勻速跑可以遠但快不了,“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不僅違背常理,更是背道而馳。 本章和第二十二章文句相似處,“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北菊率恰白砸娬卟幻鳎允钦卟徽?,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鼻昂髥柋日?,可以更清晰如何達到“明、彰、功、長”;最終都是立于“道”的角度,與“道”并行不悖。 論語子罕篇中“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鬃幼鍪隆安豢桃?、不執(zhí)意、不固執(zhí)、不唯我獨是?!边€有金剛經(jīng)“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睂赖陆?jīng)此句,都是立足當下,隨遇而安,隨圓就方。文化相互對照,其意似乎更好理解一些,雖然會有偏執(zhí),但還是取義利行為受益受教。 任何功勞,相對適宜的結(jié)果是被評價和給予,按第九章而言便是“功成身退,天之道也?!比魏尉庸ψ园習压诳s水,如文中比喻為剩飯和身上長出肉瘤,屬多余和病變,引起人的厭惡。
|
|
|
來自: 磐桓子 > 《道德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