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澗墨 · 2022-06-29 08:35:11 · 9854次 摘要:“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他深愛著她,“老妻”并不老,杜甫的一聲“老妻”,寫不盡情愛,還有寫不盡的愧疚和感激。他的妻子楊氏,默默地陪伴他一生,默默愛著這個時運不濟的男人,用自己的生命溫暖了杜甫的一生。
詩圣杜甫,一生只愛一人:妻子楊氏,他倆的情愛史,如潺潺流水,沒有驚濤駭浪,但永不停歇。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他深愛著她,“老妻”并不老,杜甫的一聲“老妻”,寫不盡情愛,還有寫不盡的愧疚和感激。 杜甫一生顛沛流離,窮困潦倒,始終關(guān)心民間疾苦,為老百姓代言。 他是盛唐轉(zhuǎn)衰之亂世的參與者和受害者,幼兒因戰(zhàn)亂餓死,自己也在不斷地輾轉(zhuǎn)流離中最終客死途中,個人的不幸正折射出時代的悲劇。 不過杜甫幸運的是,他的妻子楊氏,默默地陪伴他一生,默默愛著這個時運不濟的男人,用自己的生命溫暖了杜甫的一生。
杜甫晚婚,29歲那一年,迎娶十九歲的出身于書香門第的楊氏,從此他倆共同度過了三十年相濡以沫、風雨同舟的日子。 應(yīng)該說,杜甫不是一個稱職的丈夫,他官職卑微,薪水低,家庭生活十分拮據(jù)。自從嫁給杜甫之后,楊氏始終含辛茹苦,節(jié)衣縮食,無怨無悔地操持著家庭。 楊氏為杜甫生了八個孩子,杜甫常年在外求仕途,孩子應(yīng)該完全是楊氏撫養(yǎng)成人的。 他們到處輾轉(zhuǎn)顛簸,直到杜甫去世為止,楊氏也未能跟著杜甫過上錦衣玉食,安安穩(wěn)穩(wěn)的生活。 楊氏在進入成都之后才有了一段比較安定的生活,跟自己的丈夫下棋作詩,生活雖然平淡,但是十分幸福。 十年后,一家人又開始流浪,“五十頭白翁,南北逃世難”,“妻孥復(fù)隨我,回首共悲嘆”。兩年后,杜甫病逝于湖南,不久,楊氏也郁郁而終。
杜甫對妻子的感情是深摯的,他的“情詩”都寫給了妻子楊氏,這些“情詩”現(xiàn)存有二十幾首,這在唐代其他詩人中是極少見的。 《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老妻寄異縣,十口隔風雪。 誰能久不顧,庶往共饑渴。 妻兒寄居在奉先,孤苦無依,與我風雪相隔千里。 作為父親和丈夫,我怎能棄之不顧。 縱然是有萬般磨難,也要攜手同甘苦。 《月夜》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你獨自一人遙望明月,孩子年幼,尚不能懂得思念之苦。 霧氣染濕了秀發(fā),月光清冷了玉臂。 何時才能并肩而坐,為你擦掉眼角的淚珠。 看似寫楊氏,卻字字都在訴說自己的相思之苦。 杜甫的愛是深沉的,一生摯愛妻子楊氏,將楊氏的生活點滴,對她的相思、關(guān)愛、感激以及愧疚,全都寫進詩里。 在成都草堂,飽經(jīng)戰(zhàn)亂之苦后,生活暫時得到了安寧。 《江村》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長長的夏日中,處處盡顯恬靜、安閑。 相伴多年的妻子在紙上畫著棋盤,年幼的兒子敲彎了鋼針要做成魚鉤。 全詩沒有一個愛字,卻讓人明白了愛情的全部真諦。 愛是什么?愛是柴米油鹽醬醋茶。而最平淡、最真實的生活,就是給所愛的人一個安穩(wěn)的家,讓她有空兒可以下下棋,寫寫字,讀讀書。
楊氏任勞任怨,在饑寒交迫中擔負著撫育兒女的重擔。 《遣興》驥子好男兒,前年學(xué)語時。 問知人客姓,誦得老夫詩。 世亂憐渠小,家貧仰母慈。 鹿門攜不遂,雁足系難期。 天地軍麾滿,山河戰(zhàn)角悲。 儻歸免相失,見日敢辭遲。 先回憶過去,寫兒子兩三歲時穎悟過人,再寫妻子獨自撫養(yǎng)孩子,后寫他在戰(zhàn)爭中的遭遇,更能激起讀者的同情。同時,也表達了自己未能盡到責任而深感內(nèi)疚的心情。 丈夫漂泊在外,楊氏沒有埋怨,只有理解。 《客夜》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 卷簾殘月影,高枕遠江聲。 計拙無衣食,途窮仗友生。 老妻書數(shù)紙,應(yīng)悉未歸情。 客居他鄉(xiāng)難以入睡,想自己生計笨拙,衣食皆無,處境艱難,只得依賴友朋。 給老伴兒寫了幾紙書信,讓她知道未歸的苦情。 杜甫筆下的“老妻”楊氏純樸善良,堅強寬容,勤儉持家。 杜甫能夠成為萬世景仰的“詩圣”,應(yīng)該說是與楊氏的默默奉獻分不開的。 他將情愛寫進詩里,他寫給楊氏的詩句,如同他倆的愛情,樸素無華,真摯感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