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張課件)——簡要介紹 小庫老師好,各位書友好,我是不忘初心組合的李藝芳,我分享的主題是:逐步靠近“真學”。寒假期間讀了馮衛(wèi)東老師的《為“真學”而教——優(yōu)化課堂的18條建議》,我明確了自己今年的教學方向——逐步靠近“真學”。 ![]() (第二張課件)——全文梳理 《為“真學”而教——優(yōu)化課堂的18條建議》,這本書主要分為三部分,上篇是確立三個重要的“真學”概念,即“真學,從兒童立場出發(fā)、真學,在質量與效率的和諧共生中發(fā)生、真學,依據(jù)一定的標準和學生的獲得來衡量”;中篇追問了六類典型的“假學”情形: 1.帶得走的錯教有存在合理嗎 2.“多多”就能“益善”嗎 3.碎問而閃存的能不是惰性知識嗎 4.立竿見影能有續(xù)航力嗎 5.行云流水能打開思維的通道嗎 6.圓滿真是一種教學功德嗎 下篇是踐行九種有效的“改課”舉措。如果說前面的內容是幫助我們明晰概念,這九種“改課”舉措就是幫助我們優(yōu)化自己的課堂。真學的實質在于真教,真教是一件說難也易的事情,倘若真學真教,可以難為易。一是尊重兒童的學習愿望,并以他們未必能察覺到的力量將其引領到核心價值、核心素養(yǎng)的方向;二是尊重兒童的學習能力,在他們自能學習、自能發(fā)展的問題上或領域中,盡可能少插足、少干預和少指導;三是尊重兒童的學習個性和學習差異。 ![]() (第三張課件)——聯(lián)系實際 這九種“改課”舉措的內容豐富,我覺得不可能一下子做到所有的。于是我今年的計劃是先從前面兩種開始。 1. 激發(fā)情意,充滿想學的能量 (1)讓關系成為第一學習力。和學生處理好關系,可以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 (2)舍得把芝麻夸成西瓜。一旦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使勁夸。 (3)課堂情感有時無妨淡遠一點。一年的學生接受能力還有待提高,悲壯的情感過于壓抑,不宜濃厚。 (4)將學科內在的情感力還原出來。一年級的語文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語文的魅力,讓學生快樂地讀、大聲地說、認真地寫、安靜地聽。 2.培植自覺,共建會學的良方 (1)學生運用策略學習等的自覺意識也需要教師靜心培植。學生的任何一種能力都需要教師刻意訓練,循序漸進,才能提高。 (2)學生上課要培訓,學生要學會做學生。一年級的孩子,學習習慣還有待養(yǎng)成,需要教師培訓他們上課坐姿是否認真,是否舉手發(fā)言,是否積極發(fā)言。 (3)幫助學生自獲其“漁”,引導他們互享“漁”利。教師不僅教學生知識,還應該教他們獲取知識的能力。 (4)讓教成為學的范例。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教師是學生的榜樣,要想學生成為什么樣,教師自己就得做成什么樣。 ![]() (第四張課件)——內心感悟 整本書給我的感悟: 1.堅持是一項基本功。教育是一項慢功夫,我們的教學理念在學生身上幾個月甚至一年,都可能發(fā)現(xiàn)不了很大的改變,甚至幾年后都沒有達到理想的狀態(tài),但是我們如果堅持下來,必定也是朝著理想狀態(tài)的方向。 2.明確自己的教育主張。不管是馮老師的“真學真教”,還是其他老師的教育主張,我們讀了之后都有很大的觸動,我們應該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明確自己的教育主張,這樣我們在課堂上才會更清楚自己應該怎樣教。 3.加強自主學習。作為青年教師,我覺得自己閱讀量不夠,知識背景很薄,應該堅持李鎮(zhèn)西老師的“四個不?!保訌娮灾鲗W習。 ![]() (第五張課件)——學以致用 閱讀方面:把這本書再讀幾遍,盡量做到學以致用,爭取融會貫通。 實踐方面:實踐是檢驗閱讀效果最恰當?shù)姆绞?。教師的成長和學生的成長密切相關。 反思方面:人都會犯錯,但不能屢次犯同樣的錯。唯善于主動反思,方能避免停滯不前。 記錄方面:一周記錄一次,通過反復思考和實踐,才能不斷優(yōu)化自己的教學課堂。 ![]() 我的分享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