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說,今天吃什么呢?另一個人回答說,吃啥你問我干啥?我說了你又不聽。 前一個人說,你說了嗎?你不說,你怎么知道我不聽? 一個好好的問題,為什么會變成吵架的樣子,這是誰的問題呢,這樣的溝通擴展一下,可以擴展為更多的溝通場景。可以是夫妻之間的對話,可以是跟老人之間的對話,還可以是跟孩子的對話。也許內容有變化,但是溝通的方式,沒有任何差別。 【美】托馬斯.戈登是父母效能訓練課程(P.E.T.)創(chuàng)始人,在父母效能訓練上得到了顯著的成果,那么,為了適應當今世界商業(yè)的變化,指出原有銷售模式的失效。結合人本主義心理咨詢技術,以關系為著眼點,關注需求和感受,幫助人們改變溝通方式,進而實現自己的影響力。這個重新改變銷售模式的訓練,就是《S.E.T.溝通效能訓練》。
雖然說,這本書的重點著重在于銷售,但仍然適合不是銷售的人。為何這么說?如果你不是銷售工作人員,你一定是一個消費者,在生活當中,避免不了買賣各種生活用品,或者是其他的消費。那么,你就一定會跟銷售人員打交道,如何更關注于自己的需要,而不是被銷售人員帶著走?那一定是要明白對方的意圖,明白自己的需要是什么。所謂,知己知彼,也就是這樣的了。 看了不少書籍,發(fā)現溝通最重要的一個詞,就是兩個字:“傾聽”。很多時候,不傾聽別人的需要,別人的想法,而是強制把自己的想法安在對方身上,這不就是開頭會說的那種場景嗎?所以,本書說,要溝通,就要“有效傾聽”,如何有效傾聽呢?作者說最簡單的方法是把傾聽分為三個部分:行為專注、被動傾聽和積極傾聽。
1.行為專注 行為專注是指通過非語言交流向對方表明你很在意他說的話。這主要包括直接的眼神接觸和開放的身體姿勢。 一方在說話,而另一方滿不在意的忙著自己的事情,哼哈的回應,一定會引起前者的不滿。你都沒有認真聽我說話,一場爭端就要展開。所以,如果想要跟對方溝通,必要的眼神接觸,是一定要的,否則就是失敗的溝通。
2.被動傾聽 被動傾聽的時候,包括不同的情況。但是,無論是沉默、應答還是簡單回應讓對方繼續(xù)。其實,都是表示自己是一個傾聽者,而對方作為傾訴者需要的不是你給他多么好的建議,只是想傾訴,那么就可以適當的保持自己的回應是對方需要的。 可以在對方在傾訴的狀態(tài)時,保持沉默,讓對方不因你的說話而產生壓力,也可以做身體上的回應,點頭示意或者簡單的回應是的,等語句,表示你在認真的傾聽對方說話,也表示你在意對方的說話??勺寖A訴者放下心結,繼續(xù)述說。
3.積極傾聽 被動傾聽只是一種沒有任何攻擊性質的傾聽,讓傾訴者述說,而積極傾聽更有挑戰(zhàn)性。它需要的是傾聽者能夠真正專注于對方說的話,并且還要敏銳得捕捉信息中的非語言內容。還要處理對方信息中隱含的感受或情緒。 這種傾聽,表明你愿意傾聽,關心他的需求,那么,他感受到你的積極傾聽后,也能夠更加信任你?;ハ嗟睦斫?,也能夠使你們的溝通更加順利。 溝通,離不開傾聽,而傾聽,離不開有效傾聽。無論你是否是一名銷售者,都需要這本《S.E.T.溝通效能訓練》,它可以幫助你了解溝通的本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