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道有輪回,蒼天饒過誰。”這是我們經(jīng)常聽到的一句話。 意思是人世間都是有天道輪回與因果報應(yīng)的,我們不能做人做事沒有原則與底線,胡作非為。行善事,積善德;做惡事,損陰德。都會在天道輪回中得到相應(yīng)的獎勵與懲罰。
《太上感應(yīng)篇》有云:“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兇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胡不勉而行之。”這不是迷信,而是世間萬物遵循的普遍規(guī)律。所以,這兩件有損陰德的事情,千萬不要做。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道是行善之本。 自古以來,孝敬父母,懂得感恩就是我們的傳統(tǒng)美德。從先秦時代的諸子百家到今天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孝字都是一直貫穿其中。 從古至今,人們?yōu)榱诵麄餍⒌?,?chuàng)作出無數(shù)的文學(xué)作品,記載下無數(shù)歷史故事,規(guī)勸世人要孝順父母,懂得感恩。佛教、道教等宗教信仰更是將孝道與生死輪回聯(lián)系在一起,認(rèn)為孝順父母、懂得感恩的人能夠在輪回當(dāng)中得到福報,相反,那些不侍奉雙親的惡人,則會遭到報應(yīng),沒有好下場。
以前有位叫倪九的年輕人,他的母親含辛茹苦把他拉扯大。到了適婚年齡,母親為倪九操辦了婚禮,但他的老婆認(rèn)為母親是婢女侍妾出身,就跟倪九說不要再孝順?biāo)恕?/span> 夫妻二人整日好吃懶做,指使母親干一些繁重的家務(wù)。某年秋收之時,母親剛剛把稻谷收完,倪九和妻子又讓她下廚殺雞煮飯,自己卻在房間怡然自得。 正當(dāng)母親在廚房做飯時,忽然間狂風(fēng)驟起,雷雨大作,山上滾下來一塊巨石,正好砸在夫妻二人的房間里,而母親所在的廚房卻相安無事。這正是不孝帶來的因果報應(yīng)。 殺生是所有罪業(yè)當(dāng)中,損耗陰德最重的。越喜歡殺生的人,越是福薄命苦。 俗話說得好,“上天有好生之德”。一切眾生都是相互平等的,并無高下貴賤之分。人雖然為萬物之靈長,卻也應(yīng)該尊重生命,主動維護(hù)生態(tài)平衡,減少殺戮,這不僅是對大自然和生物鏈的保護(hù),也是內(nèi)心善良的真實體現(xiàn)。
南宋高宗紹興年間,江西饒州府洪源鎮(zhèn)有個男子名叫董勝輝,他家里開著一座染坊,生意很好。董勝輝在染布之余,特別喜歡捕捉各種飛禽。 可憐的鳥兒一旦撞上董勝輝布下的羅網(wǎng),就會被董勝輝殘忍地用匕首穿破腦袋,然后像穿螞蚱一樣,一個挨一個地穿在一根細(xì)竹竿上面。用火折子點燃稻桿枯枝,將這些飛鳥的羽毛燎燒干凈,然后開膛破肚,清洗干凈,最后拿到集市上去賣。 幾十年下來,死在董勝輝手里的飛鳥不計其數(shù)。有人問他:“董老板,你家里開著大染坊,已經(jīng)非常掙錢了,為什么還要殺掉這些飛鳥來賣呢?”
董勝輝聽了笑著說:“殺鳥是我這一生最大的愛好和樂趣,我并不是為了掙那幾個小錢,而是喜歡這種生殺予奪的快感,明白不?” 半年后,一向身強體壯的董勝輝,忽然得了一種怪病。渾身瘙癢難忍,像有無數(shù)小蟲子咬一樣,需要用火熏烤自己才能勉強止住那股奇癢,還會劇烈的頭疼,要用竹片敲打腦袋幾十下才能緩解。 別人知道了這件事后,都說是董勝輝殺生太多,還不知悔改。 就這樣受了三年苦痛之后,他在萬分苦痛之中死去。
任何人都要有自己的處事原則與底線,有些事千萬不能做,做了以后連后悔的機會都沒有。 只有做一個相信因果的人,多種善因,才會越活越有福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