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說:“過年,是中國人獨有的浪漫情懷?!?/p> 不管你身處何方,到了這一天都要回家團(tuán)聚,吃一口媽媽包的餃子,生活才算圓滿。 很多父母在家忙碌,為的就是給兒女做頓好吃的,看著兒女臉上的笑容,再苦再累也有了意義。 只是,我們在玩樂的同時,也請別忘記關(guān)心父母,別讓過節(jié),成為過劫。 家住南陽的劉婆婆,兒子兒媳帶著4個孩子回家過年,還給了她8000紅包,她卻讓兒子下次別回來了,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01做不完的飯,洗不完的碗劉婆婆有2個兒子,都已經(jīng)成家,孫子孫女也都上了小學(xué)和幼兒園。 平時,2個兒子都在外地打工,到了年底,他們就帶著孩子都回來了。 劉婆婆家里一下子多了8口人,除了兒子兒媳,還有4個孩子,院子里歡聲笑語不斷,很多村民羨慕:“劉婆婆,你真福氣好,孩子們都知道孝敬你。” “是??!”劉婆婆嘴上答應(yīng)著,腳步不肯停,自從兒子兒媳回來后,家里的事情就太多了。 首先要買年貨。兩個兒子一人給了4千過年錢,辦年貨的事情就不管了,劉婆婆跟老伴兒推著三輪車上街,要把雞鴨魚肉及水果一一搬回家,還沒忘記給孩子們買些奶茶和零食。 其次是忙家務(wù)。平時老兩口在家,吃飯簡單,隨便下碗面就是一頓飯,兒子兒媳回來,劉婆婆不敢怠慢。 大兒媳不喜歡吃蔥姜蒜,小兒媳無辣不歡,如果做一鍋飯,兩人都不愛吃,劉婆婆就分開做飯,盡量讓兩個兒媳都滿意。 吃完飯,兒媳帶著孩子在院子里玩,劉婆婆一人在廚房收拾碗筷,幾乎從早忙到晚,剛洗干凈灶臺碗筷,又要準(zhǔn)備下頓的食材。 幾天下來,劉婆婆累得腰酸背痛,她本身就有腰肌勞損的老毛病,這下更嚴(yán)重了,半夜躺床上疼得直哼哼,只有老伴兒心疼她,給她拿個熱水袋敷一下。 在外人眼中,兒孫滿堂是福氣,只有劉婆婆知道,福氣背后都是辛勞。 02孫子調(diào)皮,老伴兒勸架摔了一跤兒子兒媳難得休假,肯定要出去玩的。 他們早早訂好電影票和約著去唱歌,卻不想帶孩子去,想過一下二人世界。 這下,帶孩子的任務(wù)就交給了2位老人,劉婆婆為了哄住孩子們,告訴他們:“誰聽話,就給誰發(fā)紅包?!?/p> 孩子們聽到有紅包,果然安靜了一會,都坐在那里看電視。 看孩子們都乖乖吃了飯,劉婆婆心里也放松了,每個孩子給了一千紅包,也算是爺爺奶奶給的壓歲錢。 拿到紅包,孩子們就蹦跳起來,他們扒拉著紅包,互相對比誰多誰少,發(fā)現(xiàn)都一樣后,就對紅包失去了興趣,小孫子還把紅包丟在了茶幾上。 劉婆婆哭笑不得,孩子對錢沒意識,但也不能丟了,要是兒媳看到孩子沒紅包,肯定要生氣的。 她把紅包一個個裝到孩子口袋里,千叮嚀萬囑咐別拿出來,更不要出去給別的小朋友顯擺,孩子們在院子里玩了一會,大孫子提出要去買煙花。 劉婆婆不放心,讓老伴兒跟著,小孩子過年想玩煙花不過分,不如讓他們滿足心愿。 過了一個多小時,老伴兒沉著臉回來了,把院子門關(guān)上,誰也不許再出去。 問過后才知道,孩子們太調(diào)皮了,到超市什么都拿,他一人根本看不住4個孩子,小孫子奔跑時,還把一瓶酒給打碎了,營業(yè)員當(dāng)然不愿意,拉著孩子不讓走,還把老人給說了一頓。 沒辦法,他只能買單,又把孩子們選的煙花結(jié)了賬。 回來時,孫女哭了,說紅包丟了,他一看是口袋太淺,可能彎腰時掉了,就沿著路來回找了兩遍,哪里還有紅包影子,為了哄孫女不要哭,只能又給了孫女一個紅包。 好容易到家想歇歇,老伴兒茶水還沒喝到嘴里,幾個孩子又因為爭煙花打了起來,老伴兒趕緊去勸架,在孩子推搡間,他沒站穩(wěn)摔坐在地上,好一會沒緩過勁兒來。 劉婆婆只得讓老伴兒去躺著休息,自己給孩子們分好煙花,才算平息矛盾。 她心里苦,誰說帶孩子是享受天倫之樂?自家4個孩子簡直是小哪吒,真是太不讓人省心了。 03小兩口吵架,家里不得安寧兒女回家,父母辛苦一點不算什么,就害怕小兩口吵架。 劉婆婆的兒子兒媳也不例外,回家第二天,大兒子家就吵起來了。 大兒子是念舊情的人,回來后接到高中同學(xué)電話,說要聚聚,就二話不說答應(yīng)了。 也許是難得見面,喝酒有點多,回來是被人架著送回來的,還吐了一地,大兒媳嫌丟人,把他晾在沙發(fā)上沒管。 等大兒子醒了,大兒媳吵著要回娘家,說丈夫答應(yīng)不喝酒的,回來就食言,讓她很失望。 大兒子爭辯,說難得老班長回來了,有十幾年沒見,又不是天天喝,有什么好計較的。 兩口子在拉扯間,大兒媳把他手機(jī)給摔了,說以后誰也不許打電話來,看兩人越吵越厲害,劉婆婆只能批評自己兒子,想讓兒子認(rèn)個錯,兒子脾氣也倔,就是不肯低頭。 還是老伴兒發(fā)了脾氣,大兒子才算服了軟,把大兒媳給勸回來了。 好容易平息了大兒子家的矛盾,小兒子家又出了問題。 小兒媳給父母打電話后,提出想家了,要提前去娘家過年。 小兒子不答應(yīng),才回來幾天呀,突然提出走也不合適,最起碼也要過了大年三十,吃過團(tuán)圓飯再去。 劉婆婆看出來了,小兒媳在生氣,喊她吃午飯不出來,給她送水果沉著臉,看也不看劉婆婆一眼。 她得知小兒媳生氣的原因后,讓小兒子陪她回娘家,兒媳是遠(yuǎn)嫁,思念父母很正常,看小兒子還想爭辯,她急了:“你快去吧,只要你們小兩口好好的,我什么都不計較?!?/p> 送小兒子一家去了娘家,劉婆婆躺在床上半天不想動,她腦子懵懵的,知道自己的血壓高了。 大兒子知道后,趕緊跑來看看,還打電話把弟弟罵一頓,說他不懂事,才把媽氣得不舒服。 看著大兒子發(fā)脾氣,劉婆婆嘆了口氣,對他說:“你們別回來了,要是兒媳想去娘家,就陪她回去,一家人和和氣氣才好呀?!?/p> 兒子兒媳回家,本來是好事,要是經(jīng)常吵鬧,對老人來說就是壓力,他們只想家庭安穩(wěn),看到兒女爭吵就頭疼。 寫在后面:一家人忙碌一年,能聚在一起的時間有限。 也正是機(jī)會難得,才顯得團(tuán)聚的可貴。 如果你也回家了,請幫父母分擔(dān)一些家務(wù),別讓老人太累,他們年紀(jì)大了,身體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也請年輕人控制一下情緒,避免在老人面前爭吵,你們也許是小鬧怡情,對于老人來說,就是難以承受的心理壓力。 兒女回家,保持快樂和情緒穩(wěn)定,就是一種孝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