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劇: 《新邊城浪子》 后小說:《小李飛刀2: 邊城浪子》 1,關于女性 電視劇中,我認為編劇有濃墨刻畫以下幾個女性角色: 馬芳齡,翠濃,丁靈琳,花白鳳,沈三娘,并且盡量賦予了她們合乎現(xiàn)代觀眾理解的而又盡量有所區(qū)分的行為邏輯。而小說中,我卻只能認可丁靈琳的思考力及其指導的行為,其他女性角色實在太單薄了:翠濃,一個八面玲瓏的妓女,追隨傅紅雪日久生情后,一心唯愛無可自拔;馬芳齡,從小缺愛導致心理不夠成熟,想法和行動總讓人大跌眼鏡(但是也因我認定她“不成熟”所以也認可筆者再怎么編排她的發(fā)展都不為過,將就著接受她不斷登場);沈三娘,與翠濃命運相似,與仇人日久生情,也終于此情。另外還有花白鳳,桃花娘子和丁白云,同樣因為年輕一時,所托非人,怨憤一生,不得善終。居然都是一輩子只一根筋的女子。也許上下五千年里確有存在過那個江湖,那片邊城,那些唯父唯夫為天的女人們,但作為現(xiàn)代觀眾,我們卻只能去品讀那些故事,感受那些情感,而不能再認可那些選擇了。男女平權的問題不掰扯,僅從找到追求,實現(xiàn)價值的途徑方面來說,現(xiàn)代女性的選擇確實多了太多??上?,便可做??墒嵌×崃彰髅饕菜闶琼斨活w戀愛腦的小妖精了,為什么我卻甚是喜歡她呢?因為她雖不厭其煩地向葉開表達著愛意,但也攻守有度,可以和葉開勢均力敵,也不懼劍拔弩張。我認為她對自己的愛情是有很好的認知力和掌控力的。她是聰明的,可能在面對情愛以外問題的時候也是聰明的。以后有機會再讀幾本筆者的小說,看看他真實筆下的那個時代女子群像究竟是什么樣子。 2,關于愛恨善惡 一句話簡介小說中的傅紅雪:被養(yǎng)母錯認為親生子,被逼接受替父報仇的命運。一句話簡介小說中的葉開:被高人收養(yǎng),練就一身武藝,俠義江湖,陰差陽錯避開了本屬于自己的替父報仇的命運。小說里要有巧合,要有沖突,要有易于常理的夸張,才能吸引眼球,讓觀眾大呼過癮,或者扼腕嘆息,沒有問題。深究小說情節(jié)不是件值得花費精神的事情,因為那本可能就是筆者一念之間的選擇。但對于傅紅雪身上背負著仇恨這件事,筆者卻自始至終字里行間都旁敲側擊著“沒必要,不可取”的觀點?!拔夷贻p時也認為有很多事是非做不可,但后來我才慢慢體會到,世上并沒有什么非做不可的事,問題只在你心理怎么去想。只要你能忍耐一時,有很多你本來認為非做不可的事,也許就會變成根本不值得你去做的事了?!苯Y局才揭開的真相,不就是一個很大的嘲諷嗎? 這里我再說說自己對善惡的想法。大學課堂上討論這個問題時: 我:我支持性本善。 老師:你怎么解釋不明智的小朋友就開始搶玩具? 我:小朋友本不會搶東西,他們本什么都不會。是有人教了,或者有人做了,看著模仿才會的。而且他們只是做,對于對錯善惡該與不該沒有認知。 老師:性本善的善又體現(xiàn)在哪里? 我:不惡就是善,不為也是為。 老師:這又是另一番討論了。 3,關于江湖和社會 個體和群體生存都需要有指導法則,群體生存的關系網(wǎng)絡更需要法則維護。但變化(運動)又是絕對的,所以法則也是因時因地制宜的。待我拜讀完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再來補充想法。 4,關于傅紅雪 讀小說前幾章時還擔心著,劇中人物形象和設定會不會代入感太強,影響我了解筆者的第一手故事。事實卻是很快我就連龍哥的臉都想不起來了。只有那慣常出現(xiàn)的“刀鞘漆黑,刀柄漆黑”八個字畫面感十足。 《邊城浪子》的男主角可能是葉開,也可能是傅紅雪。葉開的浪在腳下,他可以隨時出現(xiàn)在任何地方,打聽任何事情;他的浪也在心里,他可以隨心地選擇關心或者不關心一件事情,結交或者不結交一個人。他的浪是主動的。而傅紅雪的浪,我說不上在哪里,可能他整個肉身,整個靈魂都是飄著蕩著的,不知所起,無所落處。“你要去萬馬堂,殺了你的仇人。”然后他去了?!八皇悄愕某鹑?,這里沒你事兒了?!比缓笏吡?。他的浪是被動的。 而《新邊城浪子》的男主角毫無疑問是傅紅雪。馬芳齡,翠濃,花白鳳幾個女性形象也都由他支撐。但傅紅雪“浪”的形象卻也因為和幾個女性的關系糾葛而弱化了很多,因為他不再是“不知所起,無所落處”了,他有了更多的主動選擇權,他可以復仇或者不復仇,他可以停下或者繼續(xù)趕路,在什么地方扎根或者不扎根,甚至可以選擇和哪個姑娘相伴一生。所以,這個“新”字一定要加在劇名上,以言明這是小說改編的古裝武俠(言情)劇。 因為電視劇較小說改編確實很大,所以我很難判斷龍哥有沒有準確地還原筆者筆下的傅紅雪。但是龍哥飾演的小雪仍是我最喜愛的他的角色之一。小雪和翠濃的幾次喜相逢又愛別離的對手戲值得反復品味,他們都是非常優(yōu)秀的演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