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們常說:“和氣處事紛爭少,微笑待人運氣好!” 脾氣,就是我們在人世間的通行證,脾氣的好壞,不僅影響人的心情,更會影響一生的命運。 好脾氣,受益終身;壞脾氣,事事阻礙。 如果按照為人處世的方式,來把人分成三類,大概就如《論語別裁》中講: “上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中等人有本事有脾氣,下等人沒本事有脾氣?!?/span>
古語云:“弱者易怒如虎,強者平靜如水。” 越?jīng)]本事的人,越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生氣。 在小說《世說新語》中就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 有個叫王藍田的人,他的脾氣很暴躁。 有一次,他在吃飯時用筷子扎雞蛋,卻沒有扎到,雞蛋旋轉(zhuǎn)起來。 他就把雞蛋狠狠摔在地上,然后用腳去踩,結(jié)果怎么都踩不中。 越想越氣,于是他從地上撿起雞蛋,惡狠狠的放在嘴中咬破,這才算出了口氣。 在旁人看來,這個場景簡直可笑,可是因為一顆雞蛋這樣的小事喪失理智的人,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你一定也看到過這樣的事情: 有人因為三兩塊錢在菜市場跟人大吵一架,有人因為幾句口角沖突上升到大打出手,有人工作一不順心就把氣撒在家人身上...... 王小波所說:“人的一切痛苦,實質(zhì)就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span> 確實,對容易動氣的人來說,表面上任何小小的導火索都是借口,因為面對問題,發(fā)怒是他唯一的應對方式。 朋友啊,請你記?。翰灰p易憤怒,憤怒會降低你的智慧;不要輕易仇恨,仇恨會使你喪失判斷力。 ![]() 中等人有脾氣有本事 能發(fā)脾氣是人的本能,會發(fā)脾氣是人的本事。 現(xiàn)實生活中的多數(shù)人,都是中等人。 因為在復雜的現(xiàn)實中,我們明白:要想事業(yè)有成,要想有和諧的人際關(guān)系,就不能做一個”什么都行“的老好人。 在最近熱播的電視劇《縣委大院》里,初入職場的林志為,就因為脾氣太好,沒少受委屈。 同事把自己分內(nèi)的工作推給他,他加班幫人干完; 別人拿他的工作結(jié)果邀功,他知道了也不敢說什么。 任勞任怨,換來的不是別人的善待,反而是變本加厲的欺負。 后來,林志為意識到了這一點,開始拒絕同事的不合理要求,反而得到了尊重。 楊絳曾在《走到人生邊上》寫道: 有時候,你存心做一個與世無爭的老實人,人家就利用你,欺辱你;你大度忍讓,人家就侵犯你,損害你。 人的劣根性就在這里,你越是好說話,別人越不把你放在眼里。 在恰當?shù)臅r候,展露自己不好惹的一面,別人才能對你和顏悅色。 愿我們都能做到”會生氣“,正確表達出自己的委屈和需求,這樣才能活得更加快樂、舒心。 ![]() 上等人有本事沒脾氣 林則徐曾言:“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span> 真正的強者有著極其寬廣的心胸,他們待人寬厚,不會因一點小事就斤斤計較,更不會在情緒上浪費時間。 曾國藩從一個愚笨的鄉(xiāng)下學子做到晚清重臣,可稱得上是極其有本事的人了,但這樣的人,都在不斷磨練自己的脾性。 一次外出時,曾國藩的車與一輛八抬大轎狹路相逢。 對方轎夫一看是四抬大轎,職位肯定比自家官員低,于是二話不說,上前便把曾國藩揪了出來。 轎子里的官員,看見是職位比自己高的曾國藩后,瞬間惶恐不已,立馬磕頭謝罪。 曾國藩并未生氣,反而將他扶起來,笑著說:“是自己擋了路,不怪你,不怪你?!?nbsp; 常言道:“能容小人,方成君子?!?/span> 一個人心胸的大小,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因為聰明人,都懂得把精力用在自我提升、自我完善上,而不是斤斤計較,與人爭吵。 他們深知情緒一旦失控,理智也就不在了,更別談解決問題了。 世事無常,面對困境,與其生氣,不如爭氣;與其抱怨,不如改變。 ![]() 正所謂:“心寧則智生,智生則事成”。 要想成大事,必須先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仔細想想:我們來這世間一趟,是為了快樂喜悅而來,為有所收獲而來,而不是為了生氣煩惱而來。 每個人都只有短短的幾十年,為什么不活得豁達一點,瀟灑一點呢? 喜歡文章,就點亮【贊】和【在看】吧!有不同想法,也可以留言互動噢! *素材綜合源于:十點讀書、國學生活。編輯:咕咕。 |
|
|
來自: 閑云野鶴qpab3u > 《世間萬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