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畫家張玉仙的書畫作品隨性而創(chuàng)作,心性、靈性、神性融于畫道。她畫的山川,用色大膽,造型巧妙自然;她筆下的山水,紋路清晰,返璞歸真,大有超凡脫俗的意味。 ![]() 張玉仙老師長年致力于高研班創(chuàng)作教學工作,她始終以教學相長來鞭策自己,始終以嚴謹治學來約束自己,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始終把學和教放在第一位。 ![]() 張玉仙:1972年出生于河南,畢業(yè)于河南大學美術(shù)系。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北京重彩畫會會員。扶溝美術(shù)家協(xié)會主席,溱洧女子畫院院長。扶溝第九屆、十屆政協(xié)常委。周口市第四屆人大代表。 2014年研修于中央美院蔣采蘋重彩畫高研班。 2015年參加馬來西亞學術(shù)交流展。 2016年參加工筆重彩日本研習高研班。2017年參加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古代壁畫摹制技法人才培訓班。 2019年參加美術(shù)學院藝術(shù)創(chuàng)作研究院首屆國畫高研班。 2019年參加日本學術(shù)交流展。 2019年9月國畫作品《古運新路》入選十三屆全國美展,同時,壁畫作品《和平頌》入選十三屆全國美展。 ![]() 《和平頌》 張玉仙 340x176cm 重彩 入選十三屆全國美展壁 張玉仙自幼觀父作畫,漸通筆墨之道。正是受到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影響,才造就出了這位筆意清麗、神色飛動,堪比“管夫人”的當代青年畫家。張玉仙的父親是著名畫家張志穎,他的作品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獲得國家級美術(shù)大獎。 ![]() 《古運新路》 張玉仙 170x200cm 重彩 入選十三屆全國美展中國畫展 通過參加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舉辦的各種活動,張玉仙有幸結(jié)識了中國重彩畫派領(lǐng)軍人物、中央美術(shù)學院教授蔣采蘋。蔣采蘋對張玉仙也格外垂愛,欣然把她歸入門中。 ![]() 張玉仙能師從當代美術(shù)巨匠蔣采蘋,令同行們好不羨慕。而張玉仙卻像小學生一樣,上課認真聽講,一絲不茍完成作業(yè)。每次筆會、采風,她都按導師的要求做到極致,多次得到蔣采蘋的好評和贊譽。 ![]() 2016年8月,張玉仙跟隨“郭繼英中國重彩畫考察團”去日本東京考察。隨后,張玉仙走訪了日本美術(shù)館、博物館,對中國重彩畫和現(xiàn)代日本畫的發(fā)展與現(xiàn)狀進行了對比性研究。 ![]() 張玉仙深知工筆重彩畫的難度、地位與需求,決心放棄之前的繪畫技法,潛心攻克重彩畫繪畫藝術(shù),“啃一啃”重彩畫這塊硬骨頭。 ![]() 張玉仙是一匹千里馬,蔣采蘋先生則是張玉仙的伯樂。蔣采蘋這樣評價張玉仙:她對繪畫技法和畫材的使用十分講究和認真;她崇尚“尊道重器”,重視中國本土的重彩之外,還不斷引進和吸收他山之石。 ![]() 2015年,蔣采蘋竭力推薦張玉仙到國家畫院唐秀玲重彩工作室學習。一年后,張玉仙就被唐秀玲教授任命為工作室課程導師。 ![]() 能得到中國兩位重彩畫泰斗的垂青,張玉仙激動不已,信心倍增。于是,她一邊研學創(chuàng)作、一邊研究重彩繪畫理論,并把學到的技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員。 ![]() “我不會滿足,我還要深入研討中國重彩畫的精髓,弘揚重彩畫的內(nèi)涵,把重彩畫的真諦講給專業(yè)畫家和繪畫愛好者們聽。”張玉仙說。 張玉仙畫的小品,透著精巧,充滿著典雅的格調(diào),彌漫著幽深高遠的文化氣息。 ![]() 品讀張玉仙的人物畫,感覺謀篇布局,空靈流動,意境堆凝,充盈著佛理禪趣。張玉仙在創(chuàng)作中避開了女畫家慣有的小氣構(gòu)圖、筆致纖弱等弱項。她的作品,既有宋代李公麟白描法創(chuàng)作人物畫外柔內(nèi)剛的線條和富有表現(xiàn)力的強勁,又有明代仇英工筆重彩人物畫風的再現(xiàn),仕女孩童、花鳥蟲蝶,設(shè)色于明麗鮮亮中,筆至之處,精整工細,毫無浮躁媚俗之氣。 ![]() 幾年來,張玉仙先后到山東、天津、廣東、河南、安徽、陜西、河北等地講課交流,傳授中國工筆重彩畫技巧。 ![]() 畫家高磊說:“張老師(玉仙)太完美。初遇,她是一個自信干練、外柔內(nèi)剛、果敢堅毅模樣的女漢子,有相當?shù)膶徝榔肺?;相識,她是一個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學者,由點及面,學識淵博;相知,她是一個波瀾不驚下隱藏著豐富情感的女子,讓一切情感得到最合適的表達,讓每位同學都贊不絕口,心懷感恩?!?/spa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