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澤東比陳獨秀小14歲。 陳獨秀17歲考上秀才,毛澤東17歲才進入高等小學堂。在湘鄉(xiāng)縣小學堂,毛澤東結識了一生的朋友,蕭三。 《大決戰(zhàn)·遼沈戰(zhàn)役》里,還原了毛澤東和蕭三重逢后,兩個大男人像少年時代一樣,從山坡上一路滾下來的歡樂嬉戲時光。留下年輕的警衛(wèi)員站在山坡上傻笑。 19歲時,毛澤東考入了湖南省立一中。21歲時,毛澤東考入了免費的湖南第一師范。在第一師范,毛澤東遇到了好老師徐特立、楊昌濟。 楊昌濟就是毛澤東的初戀楊開慧的父親。 大學生毛澤東最欽佩的人是曾國藩。他寫道:愚于近人,獨服曾文正,觀其收拾洪楊一役,完滿無缺。 曾國藩也是湖南湘鄉(xiāng)人。 大學畢業(yè)后,毛澤東趕上了留法勤工儉學的浪潮。1918年暑假,25歲的毛澤東和蕭瑜(蕭三的哥哥)、蔡和森、羅章龍等湖南第一師范的10個畢業(yè)生到了北京,聯(lián)系留法勤工儉學。 蔡和森、蕭三蕭瑜等參加了勤工儉學預備班,學習法文,辦理出國手續(xù)。但毛澤東放棄了去法國,決定留在北京。 這又是一個改變中國近代史的決定。 毛澤東決定不去法國的原因很簡單: 沒錢。 船票就要100大洋,身無分文的毛澤東根本掏不起。 看,有時候沒錢反而是好事。 老師楊昌濟介紹毛澤東去了李大釗的北京大學圖書館做管理員。一個月8塊大洋的工資。 李大釗比毛澤東大4歲,毛澤東又比張國燾大4歲。 李大釗和張國燾在北大都是聲名顯赫,只有夾在中間的毛澤東默默無聞。毛澤東在北大受到的冷遇,使他打消了從事學術研究的念頭。 “我一生恨極了學校,所以我決定不進學校,自由研究”。 1919年3月,26歲的毛澤東從北京去了上海,他是送蔡和森、蕭三蕭瑜兄弟從上海上船去法國的。 送完朋友們,毛澤東回到湖南,創(chuàng)辦了《湘江評論》雜志。 這是毛澤東的第一個平臺,雖然湘江評論只發(fā)行了四期就被當局封殺了。但是已經足夠讓北京的胡適關注到了毛澤東。 胡適比毛澤東大2歲。胡適在轉載毛澤東文章時說:特別介紹我們新添的小兄弟,長沙的《湘江評論》。 崢嶸青年毛澤東似乎看到了人生道路,但其實他是迷茫的,他熱情有余,主義卻不明確。他一會相信無政府主義,一會相信工讀互助。毛澤東自己都感覺自己太浮躁。 改變毛澤東的還是北京。 1919年12月,9個月后毛澤東再赴北京。這一次他接觸到了兄長李大釗,對布爾什維克主義有了濃厚的興趣,研讀了漢譯版共產黨宣言。 1920年初夏,已經27歲的毛澤東再一次離開北京,再一次去了上海。他此行是去接留法的同學們,順便拜訪了陳獨秀。 這是陳獨秀第一次見到比自己小14歲的毛澤東。 據(jù)中央文獻出版社,毛澤東后來回憶道: 陳獨秀對我的影響也許超過其他任何人。 陳獨秀在我一生中可能是關鍵性的這個時期,對我產生了深刻的印象。 毛澤東從上海回到長沙,在1920年冬天,27歲的毛澤東和19歲的楊開慧低調地舉辦了簡樸的婚禮。 毛澤東的27歲是那么地完美。 這一年,他見了李大釗,見了陳獨秀,不僅事業(yè)上找到了堅定的方向,生活上更是找到了完美的革命伴侶。 羨慕之。 籌備建黨 世界此刻也有新動作。在莫斯科,成立了共產國際,派出了英語熟練的維經斯基來到中國。 當時的中國學者幾乎都不懂俄文,共產國際里的懂英語的同志就顯得那么的重要了。 維經斯基和毛澤東一樣,先在北京見了李大釗,然后去上海見了陳獨秀。 李大釗和陳獨秀的區(qū)別是,李大釗只談馬克思主義,但對建黨非常謹慎。陳獨秀卻是非常的激進,一見維經斯基就決定了籌建中國共產黨。 戴季陶這個時候首先退出了建黨。因為他跟孫中山匯報了一下,被孫中山痛罵一頓,戴季陶就此退出了建黨偉業(yè)。 這樣,1920年當時在上海發(fā)起建黨的人有陳獨秀、李漢俊、陳望道、俞秀松、施存統(tǒng)、沈玄廬、李達等。 李漢俊、陳望道在黨成立大會以后退出了。 施存統(tǒng)參加建黨工作后不久就去日本留學了。 沈玄廬作為大地主,第二年也退出了。 丁寶林作為唯一女性也參加了前幾次座談,但7月出家當尼姑后,就沒有參加了。 大浪淘沙也。 建立一個政黨,組織、聯(lián)絡、宣傳等等工作,樣樣要花錢,沒有經費是不行的。 送來經費的正是維經斯基。 據(jù)1922年日本人的秘密調查報告,維經斯基帶來了80萬日元經費給上海方面建黨。 1920年代,1日元兌0.5美元。80萬日元即相當于40萬美元的巨資。 一大代表的隨機性 中共一大,南陳北李居然都沒有參加。 上海寫信讓北京來人參加一大,劉仁靜收的信,幾個同學一商量,就派了最閑的19歲的劉仁靜,跟著張國燾來了。 他們壓根沒跟李大釗商量。不過,李大釗為人是非常謹慎的,所以中共一大李大釗即使知道也不一定會來。 陳獨秀自己也沒參加中共一大,因為他在1920年12月南下廣州去做教育廳廳長了,陳炯明給他開出了月薪200大洋。 陳獨秀太缺錢了,辦新青年開銷巨大。而他自從失去了北大文科學長300大洋的月薪后,就沒有固定收入了。
1920年夏,李漢俊回老家探親時經過武漢,這樣中共一大就帶上了湖北的代表董必武、陳潭秋。 遺憾的是,同樣是湖北的馬克思主義信仰者,惲代英、林育英、林育南他們的利群書社,早于董必武他們開始革命工作,但因為沒有朋友圈的關系,與中共一大失之交臂。 林育英、林育南正是林彪的堂兄弟,一門三杰。 湖南的毛澤東接到通知,順便叫上了密友何叔衡,一起來上海參加一大。 陳獨秀和山東的議員王樂平認識,讓他介紹革命者來參加一大。于是中共一大有了山東代表王盡美、鄧恩銘。 來自日本的一大代表更隨機。施存統(tǒng)在東京讀書,因為其革命歷史而被日本警察嚴密監(jiān)視著,走不開。 周佛海則在日本南部的鹿兒島,沒人管,就暑假回來參加了一大,順便度了蜜月。 而且周佛海沒有去嘉興南湖,會議中途就走了。 ![]() 1921年7月23日開幕。中共一大第一次會議,張國燾主持,制定議事日程,馬林做主旨演講。 開到30號,遇到法國巡捕搜查。在李達妻子嘉興人王會悟的建議和組織下,改到嘉興南湖游船上繼續(xù)開完了會。 從此,中國有了中國共產黨。 雖然此時絕大多數(shù)一大代表都不知道他們自己做了開天辟地的偉業(yè)。 |
|
|
來自: 昵稱21405352 > 《毛主席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