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9年3月25日,天還沒亮,衛(wèi)士便急匆匆地喚醒了蔣介石。 蔣介石被人打擾,十分不悅??墒?,當他從衛(wèi)士口中聽到一個最新消息時,他頓時被驚出了一身冷汗。 這個消息是:國民黨軍第45軍97師在師長的帶領下起義了! ![]() 王牌部隊97師,有一個更響亮的名號,叫做首都警衛(wèi)師,這是蔣介石一手栽培的“御林軍”。 蔣介石自信的認為,不管多少人起義,97師都絕不會背叛自己,但現(xiàn)實卻給了他極其響亮的一耳光。 許多人都說,97師的起義,對蔣介石的打擊最大。 那么,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讓97師這支嫡系部隊選擇了起義呢? 97師的地位不同于普通的部隊。從“首都警衛(wèi)師”這個別稱就可以看得出來,他們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守衛(wèi)國民政府的首都南京,更準確的說,就是守衛(wèi)蔣介石本人。 ![]() 蔣介石對自己的安全很看重,所以他花了很大的力氣去打造這支嫡系部隊。 凡是進入這支部隊服役的將士,要經過層層篩選,底細稍微有些問題的,都要被踢出去。如果是黃埔嫡系出身,或是國民政府官員家庭的子弟,還能優(yōu)先入選。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蔣介石對于人選層層把關,讓首都警衛(wèi)師成了個香餑餑,沒有兩把刷子絕對進不去,真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選足了人手之后,蔣介石又慷慨地給首都警衛(wèi)師撥去了一大批美械、德械。還專門請了外國的軍官給他們做培訓,把自己手頭最好的資源都給了這支部隊。 ![]() 這可讓不少人眼紅,蔣介石麾下有很多部隊,但有些部隊混了幾十年,也沒有撈到這些好處。如今一支新成立的部隊,卻輕而易舉地得到了最高待遇,眾人都有些不服氣。 但人們只敢暗自嘀咕,不敢當面提意見,畢竟這是蔣介石親自發(fā)話,誰能多說什么呢? 總之,這支被無限優(yōu)待的首都警衛(wèi)師,成為了蔣介石最為信任的部隊之一,他們晝夜不停地保衛(wèi)著蔣介石的安全。 特別是進入解放戰(zhàn)爭后期,蔣介石惶惶不可終日,看誰都像是間諜,便更加依賴這支守在自己左右的“御林軍”了。 ![]() 1948年10月,隨著國民黨軍隊在前線的潰敗,南京的防御壓力空前的大。因此,蔣介石決定把首都警衛(wèi)師和其它幾支部隊整編為45軍,原首都警衛(wèi)師的師長趙霞升任為45軍的軍長。 當然,這是表面功夫。雖然蔣介石大義凜然地說:自己為了南京防務,愿意把親衛(wèi)部隊割舍。但實際上,首都警衛(wèi)師還是以保護蔣介石為主要任務。 唯一的變化是,因為原師長升遷,首都警衛(wèi)師需要選擇一個新的師長。 他們都心知肚明,一旦當上首都警衛(wèi)師的師長,就成了蔣介石對于心腹,說不準一下子就能平步青云。 ![]() 所以為了這個肥差,底下的軍官爭破了頭,他們各出奇招,金銀珠寶流水一般送到四大家族的府上,只為這些人能在蔣介石面前美言幾句。 這種事情在國民政府一點也不稀罕,蔣介石本人就頻繁的收受賄賂。但這一次,得知手下企圖用銀錢打通關節(jié),蔣介石竟然大發(fā)雷霆。 畢竟,這回要挑選的師長,他的能力高低,關乎蔣介石的安危,所以蔣介石才格外惱火,認為手下眾人根本不在乎他的安全。 新官上任蔣介石發(fā)怒之后,眾人不敢再公然行賄。蔣介石認為,這選師長的事情交給手下,貪污之事難以禁絕,于是,蔣介石決定親自點將。 ![]() 可是,當時的國民黨已經腐敗到了極致,哪怕蔣介石親自出馬,也沒有找到合心意的人選。 在看了幾批名單之后,蔣介石已經心灰意冷了,這時候,蔣經國卻帶著一個人的資料向父親大力推薦。 蔣經國推薦的這個人名叫王晏清,當時擔任青年軍208師的副師長,出身于陸軍大學,參與過抗戰(zhàn),立下過不少軍功,是一個十分優(yōu)秀的少壯派軍官,履歷很漂亮。 而且,最值得一提的是,這個人的人品還很好,在國民政府整體一團污穢的風氣之下,這個人竟然黃賭毒樣樣不沾,為官清廉,謙和厚道,是公認的正人君子。 ![]() 王晏清 蔣經國一直都非常欣賞王晏清,所以,他想利用這個機會提拔一下王晏清,也是為自己將來鋪路。 蔣介石聽了兒子的一番介紹,又派人仔仔細細調查了一番,發(fā)現(xiàn)一切果真如蔣經國所說,王晏清這個人是百里挑一的人才。 蔣介石一下子喜出望外,立刻親自召見王晏清,王晏清談吐不俗,出類拔萃。 蔣介石一看,滿意的不得了,當場就拍板決定讓王晏清成為首都警衛(wèi)師新一任的師長。 從一個不起眼的副師長,一下子成為了御林軍的師長,王晏清這下可以算是一步登天。 ![]() 上任第一天,就有數不清的人帶著金銀珠寶前來巴結,可是王晏清對這些討好一概回絕。 升職雖然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情,但王晏清此時內心對國民政府其實已經很失望了。 因此,看著這些丑態(tài)百出的人,王晏清愈發(fā)的迷茫。 隨著國民黨和共產黨戰(zhàn)爭的白熱化,王晏清也明白,兩黨之間總要分個勝負出來,而國民黨多年來不得人心,難道自己要一直助紂為虐嗎? 當然,雖然內心糾結,王晏清還是兢兢業(yè)業(yè)的做好了自己的本職工作。 因為有了這樣一位忠誠正直的師長,所以,首都警衛(wèi)師的風氣也越來越好,這讓蔣介石更加滿意了,逢人便夸獎王晏清辦事得力。 ![]() 首都警衛(wèi)師的變化,也引起了南京地下黨員們的注意,首都警衛(wèi)師雖然不是前線部隊,但卻同樣是一個戰(zhàn)略重點。 如果這支部隊能夠投靠我黨的話,那對蔣介石必然會造成重大的打擊。 只是,過去我黨一直找不到突破口,畢竟,蔣介石對這支部隊的審查非常嚴格,但現(xiàn)在,王晏清似乎可以成為這個突破口。 王晏清感念蔣介石的知遇知恩,所以對蔣介石足夠忠誠??墒沁@個人也有很強的是非原則,心里裝著國家和百姓,所以,如果我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是有可能打動他的。 中共黨員陸平被派出執(zhí)行這個任務,陸平作為南京地下情報系統(tǒng)的負責人之一,早就已經在首都警衛(wèi)室內部構建了一個自己的情報網。 ![]() 此時,他便通過這個情報網,假裝巧合的結合了王晏清。 兩人志趣相投,所以很快便成為了朋友,時常促膝長談。陸平便趁機試探王晏清,對于共產黨、對于革命的態(tài)度。 果然不出陸平所料,王晏清對于共產黨并不仇視。過去,出于好奇,王晏清曾經了解我共產黨的一些政策,他對這些政策十分贊同。 在年輕的時候,王晏清曾經作為下級軍官參與過幾次剿共的行動。 但后來了解清楚共產黨的本質之后,王晏清一直深感后悔,也一直很想要結交一些共產黨的朋友,只是沒有機會?,F(xiàn)在對于兩黨之間打內戰(zhàn)的行為,他也很不贊同。 ![]() 秘密聯(lián)絡王晏清有這樣的態(tài)度,那一切就更好辦了。 一段時間之后,陸平向王晏清公開了自己的身份。 王晏清得知陸平的身份之后,雖然驚訝,但是并沒有告發(fā),反而照樣和陸平往來,他并不排斥這種思想上的交流。 陸平又找機會,把一些更加深入的革命政策介紹給了王晏清。 王晏清內心果然深受觸動,可是對于陸平暗示的起義之事,王晏清卻始終沒有正面的回應。 他覺得,蔣介石和蔣經國畢竟提拔了自己,自己如果在這個時候起義,是忘恩負義。 ![]() 而且,當時解放戰(zhàn)爭已經進入到尾聲,國民黨戰(zhàn)敗幾乎是必然的事實。王晏清認為,自己如果這個時候背棄蔣介石,就太不講義氣了。 王晏清雖然很清楚蔣家父子的為人,但終究還是邁不過心里那道坎。 陸平沒有急著催促,而是繼續(xù)深入的和王晏清談話,反復的對他講明道理,讓他知道,起義絕不是背信棄義的行為,相反,是對全國人民負責。 如果他繼續(xù)為蔣介石做事,那不是棄國家和人民于不顧嗎? 陸平這樣一勸說,打動了王晏清的心。 的確,在政治層面上,王晏清是完全不認同蔣介石的做法的。 ![]() 之所以一直愿意留下,無非還是為了當初的恩情。但是,這點恩情和蔣介石所做的一系列倒行逆施行為來比較,就太不值一提了。 王晏清衡量許久,最終決定棄暗投明。于是,王晏清和陸平商定了起義的時間。 陸平叮囑王晏清,現(xiàn)在正是敏感時期,蔣介石已經派出了大批的特務監(jiān)視他們這些軍政人員。所以,起義的事情一定要小心保密,千萬不能露出一點破綻。 可是,即便陸平千叮嚀萬囑咐,還是發(fā)生了意外。 1949年三月的一天,陸平忽然接到了王晏清打的電話。 ![]() 王晏清在電話那頭非常焦急的說:起義在即,自己卻不知道解放軍這邊的電臺號碼,那自己到時候一旦起義,該和誰聯(lián)系呢? 其實,這里的王晏清犯了一個非常低級的錯誤,他完全沒有必要打這個電話。 因為,此前我軍已經和他交換了國民黨方面的電臺信號。而且,陸平也時刻在外緊盯著,只要起義發(fā)生,立刻就會聯(lián)系王晏清。 而我軍之所以一直沒有告訴王晏清我方的電臺信號,正因為王晏清的密碼早就已經處在國民黨的監(jiān)視之中。 可王晏清沒有從事過地下工作,所以對此不甚了解。 ![]() 王晏清 起義前夕,他非常的緊張,害怕出現(xiàn)事故,所以只能打電話來詢問陸平。卻不料,這反而給自己增添了危險。 敏銳的陸平立刻意識到,這通電話肯定會被國民黨方面監(jiān)聽。所以,他只能讓自己冷靜下來,同時在電話中暗示王晏清,如果國民黨特務前來調查的話,他一定要穩(wěn)住。 果不其然,幾小時之后,王晏清就遭到了扣押。幸好,這時候國民黨并沒有掌握什么關鍵證據,只是監(jiān)測到王晏清曾經有個異常的通話。 王晏清則據理力爭,堅稱自己和解放軍之間沒有關系。他質問特務為何無緣無故的來抓自己,這倒把特務問住了。 ![]() 因為王晏清現(xiàn)在是蔣介石面前的紅人,手握重權,所以特務其實是不敢輕易動他的。 把王晏清扣押了幾個小時之后,特務們沒有找到什么線索,又怕蔣介石父子怪罪下來,所以只能給王晏清好聲好氣的道了歉,又把人放了出來。 走向光明王晏清被釋放之后,心有余悸。 他雖然不了解地下工作,但畢竟是個帶兵多年的將領,他知道,有了這番風波之后,蔣介石那邊很快就會得到消息,以蔣介石的多疑,現(xiàn)在這種情況下,只怕是寧可錯殺,也不放過。 所以,自己必須要將起義的時間提前,他決定當晚就起義。 很快,他召集來了自己幾個心腹手下,把自己要起義的情況和眾人說明了。 ![]() 這幾個手下,平時一向很佩服王晏清,也對國民政府早有不滿。所以,他們很快就一致決定,跟隨王晏清的腳步。 于是王晏清連夜下達消息,告訴部隊要去江北打游擊,其實這是為了悄悄的把部隊帶出蔣家父子的視線。 但是,首都警衛(wèi)師內部許多人還不明情況,尤其是這部分人中,還有不少忠于蔣介石的。 警衛(wèi)師291團的團長王義鸞,得知部隊要去江北執(zhí)行任務,便心中疑惑。 因為,那個時候已經有很多國民黨部隊,選擇在戰(zhàn)場起義了。所以,王義鸞懷疑王晏清也是要這么做。 ![]() 于是,王義鸞連夜打電話,將這一消息報告給了上級。不過,當時國民黨已經為前線的戰(zhàn)局焦頭爛額,所以一時間竟然沒有注意這通電話。 對王晏清來說,這真是萬幸。趁著這個時間,王晏清帶領大部分的部隊向江北進發(fā)。 不過在這個過程中,有許多部隊還是產生了疑惑,不愿意前行。 王晏清害怕耽誤時間,于是也沒有強行將這些部隊帶走。 正因這個計劃執(zhí)行比較倉促,所以很遺憾,王晏清沒有把整個首都警衛(wèi)師都帶出來,不過也帶出了最核心的警衛(wèi)連。 ![]() 蔣介石曾經引以為傲的首都警衛(wèi)師,經過這次起義之后,元氣大傷,已經很難再被稱之為精銳了。 一直到王晏清等人到了解放區(qū),國民黨才最終確認,王晏清原來真的起義了。 幾個相關人員都不敢去找蔣介石報告,只能想辦法推卸責任。 又過了許久,蔣介石才終于得知消息。 蔣介石怎么也想不通,自己給了王晏清這樣優(yōu)厚的待遇,為什么王晏清還是要投靠共產黨? 蔣介石可能永遠都不明白,有理想、有道德的人,是不會被所謂高官厚祿束縛住的。像王晏清這樣優(yōu)秀的將領,永遠會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