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武則天與李治的“二圣臨朝”,及其隨后的武則天“篡唐改周”

 澴川行者 2023-01-11 發(fā)布于山東

西元664年,武則天通過“上官儀事件”,取得了“垂簾聽政”的資格,從此,她就在唐王朝的群臣面前,樹立了她和她的夫君皇帝——唐高宗李治同等受尊的地位。

這就等于是,當(dāng)時的唐朝有了兩個皇帝。

而當(dāng)時的人們,對皇帝就稱為“圣”,所以,兩個皇帝就是“二圣”。

這就是所謂的“二圣臨朝”。

那么,這個導(dǎo)致武則天取得“垂簾聽政”資格,從而形成“二圣臨朝”之局面的“上官儀事件”,又是個什么樣的事件呢?

這個上官儀,就是武則天身邊的當(dāng)紅女官上官婉兒的祖父。

在發(fā)生這個“上官儀事件”時,他是唐高宗李治的宰相。

據(jù)說,西元664年,皇后武則天引道士入宮,行厭勝之術(shù),就是讓道士用一種巫術(shù),進(jìn)行詛咒或者祈禱,以達(dá)到謀害某個人的目的。

這個事情,被宦官王伏勝報告給了唐高宗李治。

當(dāng)時,唐高宗李治,正因為感覺自己常常受到皇后武則天的壓制,已經(jīng)對此有些不滿,所以,就想借著王伏勝的這個告發(fā),將皇后武則天廢為庶人。

于是,他就密召宰相上官儀,前來商議此事。

上官儀贊同李治的想法,說:“皇后專橫,海內(nèi)失望,應(yīng)廢黜以順人心。”

李治便當(dāng)即命令他,起草廢后的詔書。

但是,這個事情,很快就被武則天給知道了,武則天就立即去向唐高宗申訴辯解。

這時,唐高宗李治,又不忍心廢后了,就隨口對武則天說:“這都是上官儀教我的。”

這下好了,一口大鍋,就都讓上官儀給背上了。

于是,武則天就指使自己的親信許敬宗,上書告狀,誣陷上官儀和王伏勝勾結(jié)廢太子李忠,圖謀叛逆。

上官儀和王伏勝,都曾經(jīng)在廢太子李忠的陳王府擔(dān)任過職務(wù),他們一起共過事。

所以,這件事就是有鼻子有眼,抵賴不得的。

于是,上官儀被抄家,又和他的兒子上官庭芝,還有王伏勝,一同被處死。

這事還連累到廢太子李忠,也被賜死在他被貶后的寓所之內(nèi)。

而上官儀被抄家處死時,他的孫女上官婉兒,還在襁褓之中,所以,就與她的母親鄭氏,一同被充為官婢,就是去宮中充當(dāng)了奴婢。

因為她生性聰穎,后來又得到了武則天的重用,被引為親信女官,掌管宮中制誥,幾乎是擔(dān)任了和他祖父當(dāng)年同樣的職務(wù)。

當(dāng)然,她最后,也是和她的祖父一樣,死于了權(quán)力的傾軋。

那么,在處理了上官儀和王伏勝之后,武則天就借勢,順著桿子往上爬,和她的夫君唐高宗李治,進(jìn)行了一番“推心置腹”的談話。

她說,您是個好皇帝,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但是,您也有一個弱點,就是耳軟心活,自己拿不定主意,很容易受到別人的慫恿。

您本來是沒有廢掉我的想法的,但是,那個上官儀在您的耳邊一咕嚕,您就把握不住了,就差一點就把我給廢掉。

這件事情如果真的發(fā)生了,那您將來,還會造成多少的失誤啊。

為了不再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以后,我就陪著您一起上朝,大臣們無論是對你進(jìn)忠言,還是對你進(jìn)讒言,我都能幫您分析分析。

這樣,您就不會再行魯莽之事了。

唐高宗李治,這時正是充滿了悔恨和不安,都不知怎么向皇后大人賠罪呢。

見到武則天提出了這么一個可以冰釋前嫌的解決方案,當(dāng)然就順坡下驢,舉雙手贊成了。

司馬光的《資治通鑒》記載曰:“自是上每視事,則后垂簾于后,政無大小,皆與聞之。天下大權(quán),悉歸中宮,黜陟殺生,決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謂之二圣。

當(dāng)然,唐高宗李治,之所以這么爽快地答應(yīng)武則天的要求,除了他自己心有不安之外,當(dāng)時的情景氛圍,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第一,我們常常把隋朝和唐朝兩個朝代相并稱,叫“隋唐”,就是因為那兩個朝代,不但前后相接,而且,他們的皇室家族,都是屬于當(dāng)時的“關(guān)隴集團”,都是屬于同一個政治系統(tǒng)和文化系統(tǒng)的。

在隋朝的隋文帝時期,隋文帝楊堅每次上朝,他的皇后獨孤氏,就都是必定同車相隨的。

隋文帝楊堅進(jìn)入朝堂,坐上龍椅,皇后獨孤氏,就命令宦官侍立于楊堅的身旁,大小事情,都要隨時去向她傳報。

到隋文帝楊堅退朝,她又與楊堅同車返回他們的皇宮。

所以,當(dāng)時的獨孤氏和隋文帝楊堅,就有“二圣”之稱。

而唐高宗李治,能夠爽快地答應(yīng)武則天“垂簾聽政”,那顯然是因為,他們有先例可循。

也就是說,當(dāng)時的時代背景和社會風(fēng)氣,是允許“二圣臨朝”的。

這第二個因素,就是在他們自己,其實,之前也不是沒有過這樣的事情。

早在西元655年的關(guān)于“廢王立武”的廢后之戰(zhàn)進(jìn)入白熱化的時候,武則天就曾經(jīng)在背后,偷聽唐高宗李治和他的大臣們的談話。

那時,被唐高宗李治的父王唐太宗李世民譽為“忠烈”之臣的老臣褚chǔ遂良,就是以辭官相要挾,不同意唐高宗李治廢黜其原配王皇后。

而武則天當(dāng)時就在簾子后面,嚴(yán)厲地發(fā)出了一聲斷喝:“何不撲殺此獠!

那朝堂上的氣氛,由此就驟然一變,雙方的心理態(tài)勢,頓時就發(fā)生了逆轉(zhuǎn),于是,唐高宗李治,最終決定廢黜王皇后,立武則天為皇后。

那么,唐高宗李治,當(dāng)年為什么要廢黜王皇后,立武則天為皇后呢?

這就不能不講到,這個唐高宗李治,當(dāng)初是怎么被立為太子,然后登基為帝的。

在前一集我們就已經(jīng)講到,唐太宗李世民,為了避免他的唐朝重蹈“魏晉南北朝”時期,門閥士族壟斷朝廷官僚系統(tǒng)、架空皇權(quán),導(dǎo)致皇權(quán)弱勢的覆轍,就效仿隋朝隋文帝和隋煬帝的制度改革,繼續(xù)推行科舉制度。

而鑒于隋煬帝楊廣沒有自己的班底,最后被權(quán)貴們推翻,導(dǎo)致隋朝“二世而亡”的教訓(xùn),唐太宗李世民,就在太子李承乾的東宮,設(shè)立了崇文館,想提前為太子李承乾,建立起一套屬于他這個未來的皇帝、對他這個未來的皇帝忠心耿耿的班底。

但是,李世民的這一舉措,不僅沒有幫到太子李承乾,反而導(dǎo)致了勛貴和士大夫集團的強烈反彈,從而害得太子李承乾謀反被廢。

而唐太宗李世民,也沒有因此就接受勛貴和士大夫集團所推出的魏王李泰。

他先是極力保護具有謀反罪名的太子李承乾不死,然后,又以魏王李泰與廢太子李承乾有恩怨為由,提出,不能立魏王李泰為太子,從而冊封了他的第九個兒子——晉王李治為太子。

李世民當(dāng)時表面的說辭就是:“泰立,承乾、晉王皆不存;晉王立,泰共承乾可無恙也。

那么,從李世民的這句話中,我們可以讀出,什么樣的背后玄機呢?

為什么立魏王李泰為太子,就李承乾和李治都活不成;而立晉王李治為太子,就李承乾和李泰都可以活下來呢?

這也許是,李治比較“寬厚仁慈”,而李泰比較“心機狡詐”?

其實,從“魏晉南北朝”以來的朝廷與門閥士族作斗爭的歷史大勢來看,又從李世民想為太子建立一個屬于太子自己的班底,卻反而害了太子的這個現(xiàn)實來看,在唐太宗李世民的眼中,這個魏王李泰,顯然是被勛貴士大夫集團所選中的傀儡,他如果上位,那唐朝就一定會被葬送在他的手上。

唐朝即使不會“二世而亡”,也會步“魏晉南北朝”的皇帝們被門閥士族所挾制的后塵。

所以,唐太宗李治,是無論如何不會讓這個魏王李泰上位的。

而晉王李治,表面上是“寬厚仁慈”,實際上卻心思縝密,他是很有可能大巧藏拙,能夠以他自己的辦法,最后從勛貴士大夫集團的手中奪回權(quán)力的。

所以,正是基于這樣的邏輯,唐太宗李世民,才會拒絕魏王李泰,而選擇晉王李治。

我們來看當(dāng)時的這個事件的具體進(jìn)展。

貞觀十七年,也就是西元643年,太子李承乾與漢王李元昌、城陽公主的駙馬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結(jié),打算先下手為強,起兵逼宮。

結(jié)果,事情敗露,太子李承乾被廢黜。

唐太宗這時就表露出,立他的第四子魏王李泰為儲君的意向。

而他的第四子魏王李泰,也借機向自己的父王撒嬌,聲稱自己百年之后,一定會殺了自己的兒子,把皇位傳給弟弟李治。

他同時又以漢王李元昌的事,恫嚇平素與李元昌交好的晉王李治,暗示李治,不要和他爭奪儲君之位。

而晉王李治并沒有被嚇倒,他反而將此事,稟告給了他們的父王唐太宗李世民。

另外,被廢的太子李承乾也供述,他之所以謀反,就是因為,他發(fā)現(xiàn)魏王李泰對他的太子之位有所圖謀。

于是,唐太宗李世民,帶著他的第九子晉王李治,駕臨兩儀殿,在長孫無忌、房玄齡、李績等重臣面前,痛陳諸子、諸弟爭位之事,使他難過。

然后,他就要拔劍自殺。

長孫無忌等人,于是趕緊阻攔,表示,晉王李治可以立為儲君。

很顯然,唐太宗李世民,是個出色的表演帝,他是以欲擒故縱的方法,使自己在十分被動的情況下,不動聲色地扳回了一局。

而他的這位在激烈的“奪儲之戰(zhàn)”中,從側(cè)面殺出,成功謀得儲君之位的第九子——晉王李治,也不含糊。

貞觀十八年,也就是晉王李治被立為儲君的第二年,唐太宗李世民親自帶兵,討伐高句麗,命令太子李治留守定州。

等到李世民基本確定了發(fā)兵的日期之后,太子李治,神色悲慟,整天哀哭,請求驛站,要每天飛馬傳遞記錄自己生活工作起居的表章,去給父王;同時,也要從前方帶回前方每天的戰(zhàn)況報告,回來給自己知道。

待大軍凱旋之后,父子團聚,這時,唐太宗李世民的身上又生了個大毒瘡,太子李治的表演范,這時也達(dá)到了高潮。

他親自用口,給父王的毒瘡吸膿排毒,還扶著父王的車輦,步行跟從了多日。

所以,唐太宗李世民,為什么選擇他的這個第九子晉王李治呢?

他的這第九個兒子,真的是深藏不露,很有心機啊。

那么,既然唐高宗李治是個深藏不露,很有心機的帝王,他知不知道,他登基上臺之后的最要緊的事情,就是什么呢?

他當(dāng)然知道,那就是要奪權(quán),就是要打倒那個勛貴集團,粉碎那些威脅皇權(quán)的門閥士族。

可是,他的這項工作,要怎么進(jìn)行呢?要從何處著手呢?

從科舉上來的寒門士子那里選取自己的幫手的路子,已經(jīng)被勛貴士大夫們給阻斷了,而且,繼續(xù)那樣做,也非常容易打草驚蛇。

所以,唐高宗李治,必須要另辟蹊徑。

那么,這另外一個不易引起人們察覺的蹊徑,在哪里呢?

恰好,有意無意之間,他認(rèn)識了他父親的才人“武媚”,也就是后來的武則天。

貞觀十一年,就是西元638年十一月,唐太宗李世民,聽說年輕的武氏才貌雙全,便將她納入宮中,封為五品才人,賜號“武媚”。

“武媚”入宮之后,看到唐太宗有一匹名叫獅子驄cōng的馬,肥壯卻無人能夠駕馭。

她就對唐太宗說:“妾能制之,然須三物,一鐵鞭,二鐵楇guō,三匕首。鐵鞭擊之不服,則以楇楇其首,又不服,則以匕首斷其喉。

唐太宗當(dāng)時就贊嘆:這娘們,是個狠人哪。

六年之后,晉王李治被立為太子,在侍奉父王之際,就和父王的這位才人相識了,并且產(chǎn)生了愛慕之心。

當(dāng)然,關(guān)于這個太子李治與他的父王的嬪妃發(fā)生了故事的這一點,我們還必須明白,當(dāng)時的一個社會現(xiàn)實。

就是,由于“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胡人漢化”、“漢人胡化”,雖然他們“關(guān)隴集團”的大部分人,都是漢人,他們卻也不可避免地接受了北方胡人的一些風(fēng)俗觀念。

而在北方胡人的風(fēng)俗觀念中,兒子,是可以繼承父親的妻妾的;兄弟,也是可以繼承哥哥的妻妾的。

漢朝的王昭君,在嫁入匈奴之后,就是連續(xù)地嫁給了匈奴單于的祖孫三代的。

所以,當(dāng)時的李治和武則天,互生愛慕之心,其實,并沒有風(fēng)俗觀念上的阻礙。

當(dāng)然,依照唐朝的后宮之例,在唐太宗李世民逝世之后,“武媚”武則天,當(dāng)時是進(jìn)入了感業(yè)寺削發(fā)為尼的。

不過,在唐太宗的周年忌日,唐高宗李治,到感業(yè)寺去進(jìn)香,就又見到了削發(fā)為尼的“武媚”武則天。

于是,他們互訴離別后的思念之情。

這時,看到這個情況后,因為生不出孩子而失寵的王皇后,出于打擊她的情敵蕭淑妃的目的,就主動向她的夫君唐高宗請求,將“武媚”納入宮中。

而唐高宗李治,也早有此意,就當(dāng)即應(yīng)允。

待唐高宗李治的孝服期滿之后,“武媚”武則天,就再度入宮了。

而在入宮之前,她就早已懷孕,入宮之后,很快就生下了他們的第一個兒子——李弘。

西元655年,唐高宗李治,聽說王皇后和她的母親柳氏,找來了巫師使用厭勝之術(shù),企圖將昭儀武則天詛咒而死。

他大怒之下,就將王皇后的母親柳氏趕出皇宮,而且,還想把武則天由昭儀,升為一品宸妃。

而在唐朝的后宮中,本來是沒有宸妃這個封號的,是因為原本的四夫人的名額已滿,唐高宗李治,為了提高昭儀武則天的名分,才另外創(chuàng)立了這個封號。

但是,這件事情,受到宰相韓瑗和來濟的反對,并沒有成功。

不過,這件事情成不成功不要緊,最要緊的是,它向人們傳遞出了一個信息,就是皇上想廢黜王皇后,立武則天為皇后。

以中書舍人李義府為首的一些朝廷中層官員,在得到這個信息后,就接連向唐高宗李治,投遞表章,請求立昭儀武則天為后。

于是,一場關(guān)于“廢王立武”的斗爭,就此展開。

當(dāng)然,這里面,還有一些無法查清真相的內(nèi)幕,還要全憑我們各人的主觀思維去判斷。

據(jù)《資治通鑒》記載:在武則天的長女出生一個月的時候,王皇后來看過她的女兒,然后,他的女兒,就死了。

這樣,唐高宗一氣之下,就把王皇后打入了冷宮。

但是,很多人認(rèn)為,是武則天為了嫁禍于王皇后,親手把自己的女兒給掐死了。

但是,不論這件事情的真相如何,“廢王立武”的斗爭,由此就進(jìn)入到白熱化了,接下來,就是看雙方,誰能挺得住。

當(dāng)然,這也是要看雙方的實力和謀略。

在這場斗爭中,支持“廢王立武”的,就是那些沒有社會背景的朝廷中層官員;而反對“廢王立武”的,就是那些背景深厚的朝中功臣元老。

所以,這個“廢王立武”,只是一個表象,只是一個抓手,它的實質(zhì),就是一場奪權(quán)與反奪權(quán)的斗爭,是唐高宗李治,要將掌握在功臣元老們手中的權(quán)力,奪回到他自己的手中來,最終用那些沒有社會背景的寒門士子,去取代那些根深蒂固的門閥士族,從而消滅那些門閥士族。

而在這場斗爭中,武則天的謀略與氣勢,顯然是鎮(zhèn)住了那些老成持重的功臣元老,他們由一開始的鐵板一塊,逐漸變得分崩離析。

首先是大臣李績,采取明哲保身的態(tài)度,借口有病,不去上朝。

而大臣于志寧,這時,也是嚇傻了,雖然上朝了,卻一直都不發(fā)聲,不明確表態(tài)。

只有褚遂良、長孫無忌兩個旗幟性的人物,是頑抗到底,堅決反對。

于是,武則天鼓動唐高宗李治,采取果斷措施,先將褚遂良、韓瑗、和來濟三人,貶放外地。

然后,他也不再考慮元老派的反對,直接下詔,廢黜王皇后,立武則天為后。

接著,元老派中的核心人物,唐高宗李治的舅舅長孫無忌,也被貶放外地,并且,在居地被逼自殺。

等到長孫無忌這棵大樹一倒,“關(guān)隴集團”中的許多元老派人物,就都一一受到株連。

由此,“關(guān)隴集團”受到沉重的打擊,自“魏晉南北朝”以來的皇權(quán)不振的權(quán)力格局,被徹底改變。

那么,回想這個“關(guān)隴集團”被扳倒的整個過程,其實,唐高宗李治的父皇,唐太宗李世民,至少是在這里面做出了兩點貢獻(xiàn)。

第一,是他為他的兒子李治,儲備了一定數(shù)量的來自寒門的朝廷中層官員;第二,是他向他的兒子李治,提供了在這場斗爭中運籌帷幄的關(guān)鍵人物——武媚娘武則天。

而武則天,不僅是給唐高宗李治出謀劃策,更重要的是,她能夠把握時機,在關(guān)鍵時刻為唐高宗李治提供非凡的勇氣。

所以,既然武則天在這場斗爭中是這么重要,那么,她由此在朝廷中樹立起自己的權(quán)威,建立起自己的地位,也就是理所當(dāng)然的。

而在這時候,唐高宗李治,實際上就是面臨著一個兩難的處境。

第一,皇后武則天的強勢,讓他十分不安。

他害怕前門驅(qū)虎,后門進(jìn)狼,他們唐家的江山,會被武則天的武家奪去。

漢朝的漢高祖劉邦,就是因為他的皇后呂雉十分強勢,結(jié)果,就差點被呂家奪去了他辛苦打下的江山。

第二,雖然“關(guān)隴集團”的骨干們被鏟除了,但是,“關(guān)隴集團”的社會基礎(chǔ)還在,搞得不好,這些家伙會死灰復(fù)燃。

就像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消滅了六國貴族一樣,因為六國貴族的社會基礎(chǔ)還在,后來,就發(fā)生了陳勝吳廣起義,六國貴族,就又全部復(fù)活了。

所以,唐高宗李治,有心廢黜皇后武則天;但是,他又怕沒有了武則天,他自己一個人,又應(yīng)付不了“關(guān)隴集團”死灰復(fù)燃的局面。

正是在這樣的困境之下,才發(fā)生了“上官儀事件”,讓武則天,反而取得了“垂簾聽政”的資格,從而形成了“二圣臨朝”的局面。

那么,從“二圣臨朝”,到武則天“篡唐改周”,這就又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其實,“上官儀事件”的發(fā)生,是一種必然的現(xiàn)象。

但是,這個事件用這樣的一種形式發(fā)生,還是有一個具體的原因,就是唐高宗李治,有一個頭暈?zāi)垦5拿?,常常不能處理事情,只好讓皇后武則天代理朝政。

而武則天是個十分強勢的人,由她來代理主持朝政,當(dāng)然就更容易產(chǎn)生“君權(quán)”與“相權(quán)”之爭。

如果你武則天,真是個皇帝倒還罷了。

可是,你僅僅是個代理而已,這么強勢干什么?

所以,這就很容易使得上官儀這些宰相們,心里不服。

而武則天,能不能夠?qū)@些宰相們服軟呢?

不能。

因為,她是打倒那些“關(guān)隴集團”的關(guān)鍵人物,她得罪了一個強大的勢力,她沒有退路。

她必須時刻使自己保持強勢,否則,她可能死無葬身之地。

這就導(dǎo)致上官儀可能只是想廢黜她的皇后之位,免得她和自己在朝堂上相見,而她卻要拼死自保,以雷霆萬鈞的反擊,確保倒下的,不是自己。

然后,唐高宗李治死后,她的兩個兒子李顯、李旦,都不是可造之才,這就迫使她不得不廢黜兩個兒子,自己親自上位。

事實上,她如果不廢黜這兩個兒子,不自己親自上位,那樣的后果,將會是什么呢?

這個后果,我們后來也看到了。

就是:李顯在自己的位上,死得不明不白;李旦自己沒有主張,事事都要聽他的妹妹太平公主和兒子李隆基的,唯一的一次自作主張,就是讓位給兒子李隆基,自己去做太上皇,結(jié)果導(dǎo)致他的妹妹太平公主一家被殺。

所以,武則天廢黜她的兩個兒子自己上位,并不是她要奪她的兩個兒子的權(quán),而是她的兩個兒子,實在是不堪造化,如果她不行非常之舉,那么,她們這一家人,就必定是有非常之禍。

而既然她奪了她兩個兒子的位,那么,她的“篡唐改周”,也就是必然的了。

剩下的問題就是,武則天“篡唐改周”,對當(dāng)時的社會,有什么影響呢?對后來的歷史,有什么影響呢?

在她廢掉中宗李顯,改立睿宗李旦,并臨朝稱制自專朝政時,徐敬業(yè)、徐敬猷yóu兄弟,聯(lián)合唐之奇、杜求仁等,以支持廬陵王,也就是中宗李顯為號召,在揚州舉兵反對武則天,十多天內(nèi)就聚合了十萬部眾。

武則天當(dāng)即以左玉鈐qián衛(wèi)大將軍李孝逸,為揚州道大總管,率兵三十萬,前往征討,徐敬業(yè)兵敗自殺。

這個玉鈐qián衛(wèi),當(dāng)然就是守衛(wèi)京城的軍隊,它分左右兩支。

而武則天這次派出的,是左玉鈐qián衛(wèi)。

徐敬業(yè)兄弟的反叛表明,雖然武則天掌控了大局,但是,下面反對她的人還是不少。

所以,為了清理出這些人,武則天下令制造一種銅制的小箱子,放在洛陽的宮城之前,隨時接納臣下的表疏,鼓勵告發(fā)。

同時,她又先后任用索元禮、周興、來俊臣、侯思止等一大批酷吏掌管制獄,使用各種酷刑審訊被告發(fā)的嫌犯。

這樣,他們當(dāng)年就捕殺了安南王李穎yǐng等宗室十二人,又鞭殺故太子李賢之二子。

而武則天的這種行為,自然會引起李唐宗室其他諸王的不安。

于是,博州刺史瑯邪王李沖、豫州刺史越王李貞先后起兵反抗,都被擊敗。

由他們又牽連到韓王李元嘉、魯王李靈夔kuí、黃國公李撰zhuàn 、東莞郡公李融、常樂公主等等自殺,他們的親信也都被誅殺。

正是因為這些整肅,使唐朝宗室?guī)缀醣煌罋⒋M,武則天這時候繼續(xù)使用李唐的國號,明顯就有些自欺欺人了,于是,她必須去掉李唐的國號,而啟用自己的國號“大周”,以求名正言順。

雖然“篡唐改周”,使當(dāng)時的上層社會是天翻地覆、動蕩不已,但是,當(dāng)時的社會下層呢,卻是國泰民安,蒸蒸日上。

武則天統(tǒng)治時期的社會,人民是安居樂業(yè),農(nóng)業(yè)、手工業(yè)和商業(yè),都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

她這個時期的戶口數(shù)量,是由唐高宗永徽三年,就是西元652年的380萬戶,增加到唐中宗神龍元年,就是西元705年的615萬戶。

也就是說,在她主持朝政的53年的時間里,唐朝的戶口,增加了235萬戶,在原來的基礎(chǔ)上,是增加了一半多,平均每年增長0.721%。

這在中古時代,是一個非常高的增長率,它客觀地表現(xiàn)了武則天的執(zhí)政成就。

那么,為什么在上層社會劇烈動蕩的情況下,武則天還會有這么好的執(zhí)政成就呢?

這當(dāng)然是由于武則天卓越的政治才能。

唐朝社會上層的動蕩,是革除“魏晉南北朝”以來門閥士族把持官僚系統(tǒng),使得皇權(quán)不振的弊端的必然反應(yīng);是唐朝皇帝配合科舉制度改革,通過寒門士子向門閥士族奪權(quán)的必然反應(yīng)。

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隋朝和唐朝,兩次都是先以長安為京都,但是,后來到了隋煬帝時期和武則天時期,又都是遷都到了洛陽,以洛陽為京都。

這是為什么呢?

這就是為了離開“關(guān)隴集團”的老巢,使朝廷的決策,盡量少受“關(guān)隴集團”的影響。

當(dāng)然,減少它的影響的最根本的變法,還是鏟除它。

而在鏟除“關(guān)隴集團”,鏟除門閥士族的同時,也要選用合適的人才,去取代“關(guān)隴集團”和門閥士族被鏟除后,所留下來的空缺。

所以,武則天任用酷吏,使她背上了罵名,但是,這也是她善于用人的表現(xiàn)。

實際上,她不但會任用酷吏,她也任用了很多治理天下的賢臣。

像婁師德、狄仁杰、姚崇、宋璟、張柬之、桓彥范、敬暉等等,都是她慧眼識珠,從基層提拔起來的。

她開創(chuàng)了武舉、自舉、試官等多種制度,使大批出身寒門的子弟,都有了一展才華的機會。

雖然武則天強勢,但是她并不專制。

那個狄仁杰和唐太宗的諍臣魏征一樣,也是好諍zhèng諫。

而武則天也是很信重狄仁杰,常謂之“國老”,而不呼其名。

狄仁杰的諍zhèng諫,她每次都虛心靜聽。

武則天的姑侄武承嗣、武三思謀求當(dāng)太子,武則天為此是猶豫不決。

狄仁杰對武則天說:“姑侄之與母子,哪個比較親近呢?陛下立子,則千秋萬歲后,祭祖于太廟;立侄,則未聞侄為天子,而祭姑于太廟者也?!?/p>

于是,武則天召回被廢的中宗李顯,重新立其為皇太子。

當(dāng)然,作為一個銳意改革、反對強勢階層,而且成功了的代表人物,武則天肯定是得不到歷史的書寫者的正面評價的。

她和秦始皇、王莽、隋煬帝楊廣一樣,注定是要被歷史的涂抹者給抹黑的。

然而,畢竟是她徹底地將門閥士族送進(jìn)了歷史的垃圾堆,使科舉制度成為了歷史的潮流,所以,遭受一點抹黑,也算不了什么吧。

    轉(zhuǎn)藏 分享 獻(xiàn)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