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鐘靈毓秀、人才輩出、粉墻黛瓦、古韻人家。黃山市是一個歷史悠久,又極具特色的城市。這座城市文明的源頭可以追溯到距今5000多年前,黃山市不僅有多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chǎn),還有極具徽州特色的建筑、美食、文化、風俗,吸引著眾多游人前來游玩。其中徽派建筑作為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來為中外建筑大師所推崇。 徽派建筑又稱徽州建筑,流行于徽州(今黃山市、績溪縣、婺源縣)及嚴州、金華、衢州等浙西地區(qū)?;张山ㄖ钣刑厣木褪乔啻u黛瓦、馬頭墻,融石雕、木雕、磚雕為一體,顯得富麗堂皇又別有一番文人墨客特色。 青磚小瓦馬頭墻,回廊掛落花格窗。馬頭墻、青磚黛瓦是徽派建筑的最重要的特色,馬頭墻特指高于兩山墻屋面的墻垣,也就是山墻的墻頂部分,因形狀酷似馬頭,故稱“馬頭墻”。青磚黛瓦區(qū)別于中國古代其他富麗堂皇的高閣紅墻,層層疊起、照應青山綠水,象征著文人清雅的品性和高遠的志向。 
 黃山市的西遞鎮(zhèn)是“中國十佳最具魅力名鎮(zhèn)”,那里保留了大量的古建筑,至今還有人居住于此,宣傳著當?shù)氐淖匀?、人文風光。馬頭墻在夕陽的映襯下,更加奪目,掩映著歷史的痕跡。導游向游客介紹馬頭墻的由來:“從前每戶人家的房子都是一戶挨著一戶建造的,如果有一戶人家著火了,那火勢很容易沿著墻頭墻面蔓延到周邊的人家,很容易造成嚴重的火災,對居民的生命財產(chǎn)都會帶來嚴重的損害。為了避免這種傷害,就有人設計出了現(xiàn)在大家看到的馬頭墻?!?/span> 馬頭墻在江南傳統(tǒng)居民建筑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它是先人們的智慧結晶。在聚居的村落中,子孫滿堂、人才濟濟、家族興旺、功成名就是整個家族的愿望,而馬頭墻也包含了這種美好的寓意。“馬頭墻的墻頂造型酷似馬頭,一排排墻并列著,遠遠的看上去就像群馬奔騰,氣勢如虹,也預示整個家族生生不息、興旺發(fā)達。在古代聚居的村落中,墻頂翹起的馬頭能在火災發(fā)生時,及時控制火勢防止蔓延?!?/span> 馬頭墻又稱風火墻、防火墻、封火墻,不僅僅是因為墻頂馬頭樣式的造型,還因為徽派建筑墻體本身是由青磚修建的。青磚相比于紅磚有耐風化防水的特點,是一種防御力很強的建造材料。古時候徽州的建筑基本上都是依山傍水而建,青磚搭建的墻體、墻頂?shù)镊焱咧泻土松街?、水之清,和?yōu)美山水景色相得益彰,連為一體,讓山水中的房屋不顯突兀,反而增添一種人情韻味,也讓徽州建筑平添幾分自然之美。 青磚黛瓦馬頭墻是徽派建筑鮮明的代表之一,它不僅具有很好的實際生活功用,還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是中國人民長期生活中思考的成果,不僅僅是智慧的化身還代表了古代文人墨客的別具風格。夕陽里,群馬奔騰朝著一個方向而去,落日余韻,生命不息。 記者:李樂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