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后,基本上會有很多同學群,小學,中學,大學等等,春節(jié)期間,是同學聚會的好時段,本身老同學敘敘舊是一件好事。 隨著一次次聚會后,你會發(fā)現(xiàn),同學聚會是越聚越尷尬,為什么會這樣呢? 01 參加過的同學會 畢業(yè)參加工作后,很少參加同學會,我印象中記憶比較深有一次,微信里突然被拉入了一個群,然后就看著大家在群里說著家鄉(xiāng)話,后來才明白,原來是小學同學群。 一群人商議著組織一次同學會,考慮到大多數(shù)人都在廣東這邊工作,所以確定了一下聚會地址,我參加這次聚會很大程度上是感覺,這么多年過去了,大家都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對很多人的記憶還停留在兒時的那會。 聚會后才發(fā)現(xiàn),除了玩得比較熟悉的幾個人,其他人基本上不認識,這個場面還是挺尷尬的。 從那次聚會后,基本上就未再參加同學聚會,你我都不認識,參加聚會的意義何在呢? 02 越聚越尷尬背后的原因 參加過幾次同學會后,我發(fā)現(xiàn),我越來越不喜歡這樣的聚會,大致原因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1、起初參加聚會,純屬好奇,一旦這個好奇心過后,基本上不再抱有這樣的期待。 2、說是同學聚會,如果時過境遷,很多人你都不記得了,和陌生人沒有區(qū)別,匆匆一時的聚會,也不能帶來什么有效的溝通和交流,意義不大, 3、同學會,隨著每個人的發(fā)展,這里面是存在差距的,人的心態(tài)會影響聚會時的表現(xiàn),中間避免不了會有一些不悅或者鬧心的情緒在里面。 總之,對于過去,我們懷念,但懷念要有一定的距離才能感覺到它的美,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特別是同學或者朋友這樣的關(guān)系,太近反而會產(chǎn)生不好的影響。 03 朋友不在多,而在交心 很多時候,我們都說,朋友多了路好走,安啦君不太善于社交,自己經(jīng)常交往的朋友也就幾個,這些朋友,哪怕我們很長時間沒有見面,但一見面,那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友誼一直存在,是兄弟,常在心里。 如果在生活的周邊,能夠和自己交心的朋友,在假期一起出去散散心,在我看來,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事。 春節(jié)是我們最重視的一個節(jié)假日,其實也很短,我會花更多的時間,去拜訪自己的親友,多和家人一起,大而泛的同學聚會基本上拍除在外。 與其參加尷尬的同學聚會,不如多和家人聚聚,和幾個交心的朋友小酌幾杯,人生難得幾個知己,放棄那些沒有多大意義的社交,用心去維護那些值得你珍惜的人吧。
如果喜歡今天的文章,記得關(guān)注【安啦君】,并把我設(shè)置為你的星標用戶,這樣你就能在第一時間看到我的推送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