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欄桿”原作“闌桿”是指用木料編織起來的遮擋物,后來又發(fā)展出石、磚、琉璃等不同材料所制成的欄桿。中國古典建筑中的欄桿一般定義為:在古代建筑物內(nèi)外,用縱橫木制構件組成的遮攔構造物。早在周朝即有設置,經(jīng)歷代發(fā)展到明清時期欄桿在裝飾與種類上都越發(fā)地繁復多樣起來。 欄桿一般用于重要建筑的臺明四周、樓閣建筑平座的外沿,樓梯的兩側、橋面的兩側、水邊以及花壇、花圃的四周等處,用以避免跌落的危險,體現(xiàn)其安全防護的建筑功能的同時也明確了存有高差的兩個空間的分界,劃分出不同的空間。 ![]() 欄桿的分類 ![]() 01 依其材質 ![]() 欄桿因其特殊的空間分割、豐富環(huán)境與安全保護的建筑作用,使欄桿可以將實用性與裝飾性完美結合,從古至今便是古建筑中的重要性部件,欄桿的材質以木質、石材、磚材最為多見,除此之外,還有竹質、陶制、磚瓦、琉璃、鐵藝等不同材質制作的欄桿,同時依據(jù)不同材質的特性,也有不同的建材工藝技術。 ![]() ![]() 02 依其細部構件組成 ![]() (1)“尋杖欄桿”也作“巡杖欄桿”,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欄桿式樣,主要由尋杖、望柱、華板、地袱等構件組成,因其最上層即為尋杖,所以稱為“尋杖欄桿”。尋杖欄桿的形制在南北朝時已基本具備。尋杖欄桿原用木料制作,后來出現(xiàn)石制欄桿,但除了材料變化之外,其式樣基本仿照尋杖欄桿。
尋杖欄桿 (2)欄板欄桿則是沒有采用斗子蜀柱,而采用欄板為主要部分的欄桿。欄板在望柱和望柱之間為上窄下寬的結構。分為禪杖、尋杖欄板,按雕刻樣式的不同,將其分為透瓶、束蓮、羅漢欄板等三種。 透瓶欄板則為數(shù)將最多的形式。面枋上裝飾有“落盤子”。在設計上增加許多做法,也有雕刻部分圖案,尤其是凈瓶部分,在外部結構幾乎不變的情況下增加了其他裝飾圖案。 羅漢欄板是只用欄板而不用望柱,比欄板欄桿更為簡潔、素雅,欄板的兩頭以抱鼓石結束。
欄板欄桿 03 依其功能分類 ![]()
(1)坐凳欄桿一般都是較矮的欄桿,在這種普通的矮欄上放置平整的木板,使矮欄看起來就像是一個條凳,人們可以在上面閑坐休息,所以稱為“坐凳欄桿”。鑒于坐凳欄桿可以坐人這種功能,它多被安置在園林中,以供游賞園林的人可以隨時坐下來休息,既有欄桿的功用,也有凳子的功能,非常方便、實用。 (2)靠背欄桿是坐凳欄桿變化而來的一種形式,也稱“美人靠”、“吳王椅”、“鵝頸椅”??勘硻跅U一般安裝在矮欄桿處略傾斜,下部則安裝在坐檻之上使用時更為舒適,滿足坐和倚靠兩種需求,更符合人體工學原理。美人靠形式美觀大方同時也具有人文內(nèi)涵,常建于臨水處或亭臺樓閣、水榭處。 04 依其形制分類 ![]() 根據(jù)《營造法式》中記載分為斗子蜀柱欄桿、重臺鉤欄、單鉤欄、叉子多種形制的欄桿,但除此之外還有欞條欄桿、垂帶欄桿、花欄桿等不同形制的欄桿。 (1)斗子蜀柱欄桿,始于漢盛于宋金,直至明清。將蜀柱分為多段欄桿欞子,仿斗子支墊尋杖立于蜀柱之上。有重臺欄桿和單鉤欄兩種,前者的規(guī)格較高。依據(jù)其欄板的形式,又可細分為素板式、臥欞式、豎欞式、勾片式。 重臺鉤欄多指用在臺階、樓梯等處曲折如鉤的欄桿。重臺鉤欄由望柱、尋杖、云栱、蜀柱、盆唇、大小華版、束腰、地袱、華盆地霞等細部構件組成。重臺鉤欄分為木質重臺鉤欄與石質重臺鉤欄。 單鉤欄與重臺鉤欄不同的是云栱變?yōu)樵破?、華版不分大小。蜀柱上端使用胡桃子撮項或斗子蜀柱。華版通常使用“卍”字或鉤片進行裝飾。尋杖則有圜混、四六八混等做法。單鉤欄也有木質與石質之分。 (2)欞條欄桿,將沒有斗子蜀柱并且主體部分大多由欞條組成的欄桿稱為欞條欄桿,一般可以分為直欞欄桿、臥欞欄桿與花式欄桿。
直欞欄桿 直欞欄桿是由數(shù)量較多的縱向欞條組成的欄桿,直欞欄桿的造型簡單,在變化中將其制作成西方花瓶的樣式,制作簡單但是富有意趣、變化更多,也稱為“瓶式欄桿”; 臥欞欄桿是由數(shù)量較多且長的橫向欞條和較短的縱向欞條構成的欄桿;在直欞和臥欞的基礎上,有一些欄桿在欞條的組合方式上更加多樣或出現(xiàn)斜向的欞條,形制稍顯復雜者可歸為花欄桿。
花式欄桿 花式欄桿簡稱“花欄桿”,以擁有大面積雕花欞格著稱。花式欄桿的構造相對簡單一些,構件主要有望柱和花格欞條,多不用尋杖,而只有簡單的橫枋,枋下的面積就是花格欞條部分?;ǜ駲魲l的花樣非常豐富,變化多端,有盤長紋、云紋、冰裂紋、燈籠框紋、萬字紋、龜背錦紋、葵花紋等,非常漂亮。 (3)其他欄桿
垂帶欄桿,顧名思義就是設置在臺階的踏跺兩邊的垂帶上的欄桿,其構件也是隨著欄桿的不斷發(fā)展而變化的,現(xiàn)存常見的垂帶欄桿主要也是尋杖、華板、望柱等構件組成。垂帶欄桿與一般欄桿不同之處就是其整體形象是隨著垂帶傾斜的,即其各個構件在橫向上均與垂帶平行。其最下面一根望柱的前端常常置一抱鼓石。 ![]() 欄桿構件名詞 ![]()
①尋杖:尋杖也稱巡杖,是欄桿上部橫向放置的構件。欄桿中使用尋杖目前最早為漢代,并且最初是圓形,后來逐漸發(fā)展出方形、六角形和其他一些特別的形式。 ②云拱:宋代石雕欄桿中,處在尋杖之下用來直接承托尋杖的構件,因為雕成云形而又略似拱,所以稱為“云拱”。云拱多和癭項相連使用。 ③癭項:是一個上下小、中間扁圓的鼓狀構件,猶如鼓脹的脖子,因為脖子上鼓瘤被稱為“癭”,所以這個構件叫做“癭項”。癭項直接承接著上面的云拱。 ④盆唇:盆唇在癭項的下方、華板的上方,它是一個枋形構件,與尋杖平行,并與尋杖形象相仿。盆唇因為下部的棱角作了弧形處理,變得圓曲猶如盆的口沿,所以得名。 ⑤華板:是宋代名稱,也就是明清欄桿中的板。雖然欄板有些不使用雕刻裝飾,但大部分都有各種花紋雕飾,非常華美,所以稱為華板。在宋代的重臺鉤欄中,處在上面的華板稱為“大華板”。 ⑥地霞:就是宋代重臺鉤欄中處在下面的華板,也稱小華板,其上也往往飾有精美的雕飾。因為小華板緊靠地面或地栿,大部分又帶有云形雕飾,所以稱“地霞”。 ⑦地栿:是處在欄桿最下層的構件,它是置于階條石之上的橫向石件。地栿在宋代的《營造法式》中又被稱為“地攏”。 ⑧欄板:是欄桿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它是在整個欄桿的各個構件中雕飾最突出的構件。因為多用雕刻花紋作為裝飾,非常漂亮、華麗,所以也稱為“華板”。欄板置于望柱與望柱之間,如果從它的剖面看,為上窄下寬的形式。隨著欄桿的不斷發(fā)展,其樣式不斷變化,禪杖欄板是其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禪杖欄桿也就是“尋杖欄板”,按雕刻式樣又可分為透瓶欄板和束蓮欄板兩種,這兩種中又以透瓶欄板較為常見。 透瓶欄板主要由禪杖、凈瓶和面枋等幾部分組成。禪杖位于欄板的最上部,橫直如杖。欄板的下部是面枋,面枋上、中、下心部皆稱池子,可在上面作雕飾。而處在欄桿中間連接禪杖和面枋的就是凈瓶。標準式樣的透瓶欄桿,凈瓶上多雕荷葉或云紋,面枋上則素作,即不加雕飾。
凈瓶實際上就是一個瓶形的裝飾。下部為瓶身,瓶口上雕荷葉、云朵等花紋。一般來說,在兩個望柱之間,有三個凈瓶,中間是完整的瓶子,挨著望柱的則是半個瓶子。拐角處則多做成兩個,即兩個都是半個瓶子。 ⑨望柱,也稱“欄桿柱”、俗稱“柱子”,是位于欄桿欄板兩側用于固定欄桿的縱向短柱,分成柱頭與柱身兩部分,上承望柱頭下接柱礎石,而最上面則是稱為尋杖的橫向部件,承接尋杖斗子蜀柱柱頭部分,通常為上端撮項、癭項等雕刻性裝飾式樣。 望柱因望柱頭的不同變化而區(qū)分為不同的種類。比較常見的形式有蓮瓣頭、復蓮頭、石榴頭、二十四節(jié)氣頭、云紋、水紋、龍鳳紋等。特別是地方風格和民間建筑中的柱頭更是豐富多彩,各種水果、動物、人物故事乃至琴棋書畫等等無不可作為裝飾題材。這樣的紋樣也就是柱頭上的雕刻。 ⑩抱鼓石:抱鼓石主要用在垂帶欄桿的最下端,或者說是最前端,是一塊雕刻成圓鼓形或云形的厚石,支撐在垂帶欄桿最下方一根望柱下面,起著穩(wěn)定、固定的作用,所以叫“抱鼓石”。此外,它也用在羅漢欄桿的兩端。 來源:圖文來源網(wǎng)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