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來新冠感染出現(xiàn)病情顯著有所增重,很多人感染后居家“扛病”因為沒有及時救治而出現(xiàn):心胸疼痛、胸悶氣短憋悶、心悸、心率過快、咳鐵銹色痰、高熱不退、全身倦怠、肌肉酸痛、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嚴重者不能平臥,只能端坐呼吸。多數(shù)患者去醫(yī)院檢查心電圖、心肌損傷標志物及胸部CT檢查常提示:急性心肌炎或肺炎“白肺(肺部白變或白色斑塊)”。這類病患常常需要引起重視,要及時救治,以免產(chǎn)生嚴重后果。 臨床上,針對新冠感染而致高熱、胸悶、心痛、氣短、心悸等心肌炎病狀的時候一定要謹記:切不可過度使用大寒藥物退熱,以免加重心臟負擔。中醫(yī)認為,心為火臟,一般出現(xiàn)心悸、胸悶、心痛、氣短、高熱等癥狀時,多為心氣不足或心陽不振,心血供應不足引發(fā),治以溫陽強心、活血利水為宜。臨床上,習慣使用“參”類大補元氣——生曬參、太子參、紅參、高麗參、黨參、西洋參等根據(jù)患者的體質(zhì)情況選用;活血化瘀類藥物必不可少——常用紫丹參、京赤芍、雞血藤、益母草、紅花、桃仁等;溫陽利水常配合使用黑附子、桂枝、澤瀉、澤蘭、白茯苓、葶藶子、防己、刺五加、五加皮、白茅根等;理氣止痛常選用川芎、砂仁、檀香、降香、炒香附、柴胡、陳皮、石菖蒲等。退高熱慎用生石膏、羚羊角、水牛角、知母、黃芩,即使使用也要在體溫恢復后立即停用??!血壓偏高者慎用生麻黃發(fā)汗退熱。 針對新冠引發(fā)的心肌炎,一方面可以采用針刺:合谷、大陵、通里、內(nèi)關、郄門、膻中、巨闕、心俞,強心止痛;一方面服用中藥:紅參15克,桂枝15克,太子參30克,雞血藤30克,刺五加30克,丹參10克,砂仁10克(搗碎后下),姜半夏10克,茯苓10克,薏苡仁30克,魚腥草15克,敗醬草15克,鬼箭羽15克,金銀花15克,連翹15克,浙貝母15克,北柴胡30克,紫菀15克,紫蘇子30克(包煎),赤芍15克,廣地龍10克,澤蘭15克,水煎服,日一劑,早晚溫服。 加減:熱伴高血壓者加炒僵蠶10克,鉤藤30克,黃芩15克;大便秘結者加火麻仁30克,瓜蔞仁15克,生大黃10克;胸脅疼痛顯著者加延胡索15克,川楝子10克,杭白芍25克;心率過速者加甘松10克,苦參10克、柏子仁15克;痰多壅堵氣道者加桑白皮30克,竹茹10克,膽南星10克,天竺黃10克;神志昏沉,頭痛如錐刺者加川芎30克,白芷10克,全蝎6克,蜈蚣一條;咳嗽咽痛者加桔梗10克,板藍根10克,蟬蛻10克,冬凌草10克。 針對于白肺者,更應該重視益氣溫陽利水——何為“白肺”?肺部感染炎性滲出在胸片上顯影而成白色影像,其本質(zhì)是肺部積水或積膿,嚴重影響肺部換氣和氣血交流功能,表現(xiàn)出呼吸困難、胸悶氣短、喘促、胸脹悶、端坐呼吸、肺部啰音或?qū)嵰簦绫乘嵬?、冷痛,咳嗽,咯痰,甚者咯血。多?shù)患者都會被收入住院,臨床救治以溫陽利水、益氣平喘為主。常用方:麻黃10克,紅參15克,桂枝15克,丹參30克,澤瀉30克,葶藶子30克(包煎),紫蘇子30克(包煎),豬苓10克,白茯苓30克,七葉一枝花10克,虎杖30克,太子參30克,刺五加30克,炮附子10克,生黃芪30克,大青葉30克,太子參30克,甘松10克,紫菀25克,杏仁10克,桃仁10克,薏苡仁30克,水煎服,日一劑,早晚溫服。 一旦出現(xiàn)新冠重癥一定要積極治療,絕不要輕易言棄。在生命面前,我們應該盡所有的能力挽救所有的病患!面對重癥,我們一定要保持堅定地信心,決不能被病情嚇到!!只要我們一直堅持,一直努力和疾病斗爭,我們一定有戰(zhàn)勝疾病的機會!!
張玉龍,中醫(yī)世家,畢業(yè)于安徽中醫(yī)學院,本科。師從楊俊、楊任民、馬俊、周楣聲、潘嘉龍、董洪強、馬山等國家級名老中醫(yī),精于切脈、面診、舌診診斷疾病,擅長中藥(內(nèi)治外治)、針灸、推拿、艾灸、刮痧、火罐、刺絡放血等綜合治療疾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