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jù)病毒性心肌炎常見臨床癥狀,中醫(yī)認為本病屬于“胸痹”、“心悸”的范疇。病毒性心肌炎為外邪侵襲心臟,最易耗氣傷陰。心氣虛弱表現(xiàn)有心悸怔忡,氣短懶言,神疲乏力,胸痛胸悶,舌紅或暗,脈弱或結(jié)代;心陰不足表現(xiàn)有五心煩熱,口干及心神不寧、夜寐欠安,脈細數(shù),舌紅少津等。 ![]()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边@是個重要的治療原則。指形體虛弱,衛(wèi)陽不足,宜用補氣溫陽法??捎萌藚ⅰⅫS芪、桂枝等溫陽益氣。本例表現(xiàn)心氣虛弱之證,治療當以補益心氣為主;病毒性心肌炎為外邪所襲,經(jīng)常感冒,衛(wèi)陽不足,以益氣溫陽,扶正祛邪立法,擬玉屏風散合生脈散加減化裁。 ![]() 丹參 二參地黃茶根飲 (組成)生地黃,黃芪,苦參,丹參,桂枝,麥冬,炙甘草,大青葉,茶樹根。 ![]() (用法)水煎服。 (功效主治)養(yǎng)心陰,助心氣,清邪毒,整心脈。主治病毒性心肌炎及其后遺癥的心律失常。常見胸悶心悸,脈有歇止。 ![]() 生地黃 (方解)方中生地黃、桂枝、麥冬、炙甘草4味,取炙甘草湯意,加入黃芪、丹參,為扶正的主體。其中生地黃、麥冬、丹參,補陰血以養(yǎng)心體;桂枝、黃芪、炙甘草,助心氣以復心用。心氣足則脈氣可通,心血足則脈體可續(xù)。大青葉、苦參、茶樹根3味從辨病的角度選入。 ![]() 桂枝 大青葉、苦參旨在祛除邪毒或掃除原發(fā)病灶,以利心肌功能的恢復。同時苦參與茶樹根相配,有較強的糾正心律的作用。茶樹根還能強心,不論心率快慢都可以應用。全方補通兼?zhèn)?,氣血兩顧,扶正不留邪,祛邪不傷正,合而用之,使邪毒清、正氣振而血脈復。 ![]() 麥冬 (加減)邪毒較重,咽痛明顯,酌加蒲公英,地丁草。胸悶或胸有隱痛,加郁金,旋覆梗。 ![]() 蒲公英 本病恢復期或后遺癥期表現(xiàn)為氣陰耗傷為主的,去大青葉、茶樹根,加太子參,五味子,生百合。陰虛癥狀不明顯而氣虛癥狀突出,如見舌質(zhì)淡胖,或邊有齒痕,咽不痛等,可去大青葉,加黨參,桂枝用量也可偏重。 ![]() 文中所涉及到各類所述配伍、方劑藥方、驗方等必須在中醫(yī)師當面辨證指導下來借鑒、應用,切勿盲目嘗試!本文僅供專業(yè)中醫(yī)人士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藥,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chǎn)生的任何責任! ![]() |
|
|
來自: 小貓w5wdp9xlqb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