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這座千年古城在近30年在經(jīng)歷一場巨大的城市變革,作為一名親歷者及從業(yè)人員的我深感震驚。但無論城市如何改變我還是希望回到老北京的畫面當(dāng)中,那里有樹兒,有鳥兒,有胡同,有天,有地。 ![]() 老北京得城市印記或許只能留在畫中 騾馬市大街在宣武區(qū)(現(xiàn)在叫西城區(qū)),它其實就是從廣渠門到廣安門的大街上的一段,過珠市口西大街就是它。這段路原先就叫騾馬市,可知歷史上這里曾有過一個大型的騾馬交易市場。建設(shè)成大街以后,人們還是習(xí)慣地稱呼它是騾馬市,而不叫騾馬市大街。 ![]() 2001 ![]() 2020 大街形成于金代。遼時為城外。明嘉靖年間系南大街的一部分。此街為南城騾馬交易市場。清初日有兩市,晨為活市,活市之后繼死市,交易疲者,以赴屠廠。清代設(shè)騾馬局。1965年稱今名。 ![]() 有一段時間這兒的縫紉機曾聞名京城,依稀記得當(dāng)時大街兩邊有很多家縫紉機的銷售部和修理部,因此一度被稱為“縫紉機一條街”。到了20 世紀(jì)80 年代,家用縫紉機逐漸冷落,又趕上兩廣大街拓寬改造,縫紉機的門臉兒就一無所存了。后來大街西頭路北,又逐漸聚集起一批自行車商店,有的還賣起了“電驢子”,雖然這“驢”是電的,但和騾馬也算沾上點邊——我這是侃山。 ![]() 老菜百 ![]() 老菜百 改革開放以后,這條街變化很大。首先是大街北側(cè)最西邊有個菜市口百貨商場——當(dāng)年那可是南城數(shù)一數(shù)二的大商場——被遷到了白廣路北口,成為現(xiàn)在京城著名的黃金第一家——菜百。原址上建起了一座巍峨的國家版權(quán)局大樓,緊跟著旁邊又建起中國聯(lián)通北京市分公司大廈。附近有名的梁家園、椿樹地區(qū)更是蓋起大片的居民樓,一棟比一棟漂亮。大街南側(cè),最西邊原有菜市口文化用品商店、 菜市口電影院、人民照相館、南來順飯莊等, 后來拆的拆、搬的搬,這些老商鋪全都不見蹤影,陸續(xù)建起了北京移動樞紐大廈、楓樺豪景公寓、星海鋼琴城等氣勢恢宏的大樓, 但大都在騾馬市大街的西段。 ![]() 果子巷, 地處騾馬市大街路南, 它曾是老宣武最熱鬧的地界! ![]() 果子巷 ![]() 2006年陽臺上拍攝 ![]() 2012年陽臺拍攝 ![]() 我跟帶著幾個建筑師在拆遷廢墟里溜達,老媽揮手招呼我們 ![]() 騾馬市大街208樓 關(guān)于208號樓,老輩兒人對它有太多回憶,“這樓原來是宣武區(qū)委蓋的,一層都是各種各樣的服務(wù)部,有修鋼筆的,有給圓珠筆灌油兒的,有補絨褲的。早先人們穿絨褲,擋里容易磨破了,到那去花三毛錢就能補上?!?/p> 歲數(shù)越大,越能讀懂梁思成的眼淚??础独吓趦骸返臅r候,聽到那句“六爺,沒宣武區(qū)了,都合西城了”心里還是不是滋味兒。打今兒起,在騾馬市大街長大的我,離它越來越遠了。“對了,咱明天還在內(nèi)小誰他們家門口那顆大槐樹底下碰頭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