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奇葩說》到《樂隊的夏天》再到《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爆款頻出的米未傳媒 CEO 馬東的做事心法和原則是什么?我能從他身上學到什么?馬東是怎樣成為馬東的? 摘錄《馬東 走在中間》部分金句。
在我看來,馬東是個「價值觀穩(wěn)定」的 CEO,只做重要決策,小事不糾結。 很多理念都和交易互通,比如「提供快樂,且活得長久」,換成交易箴言「保護本金,且活得長久」一點兒沒毛病;而「又卑又亢」的那段話,說的不就是「交易邏輯正確>結果正確」嗎? 這種共鳴又讓我細讀了《人物》采訪馬東的所有稿件,以及《十三邀[1]》許知遠和馬東的對談。 今年 54 歲的馬東,1968 年生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父親是相聲大師馬季。從小父親就禁止馬東接觸相聲,家里的氛圍是,你有出息就別干這個。 1986 年,18 歲的馬季獨自去澳大利亞打工留學。臨別前,父親馬季把全部存款都給了他,有 3 萬人民幣。馬東在澳洲呆了 8 年,平時至少打兩份工,早晚各一份。在通向教堂的樓道里住了 3 年,睡覺靠耳塞。艱難時曾打過一份揉袋鼠睪丸皮的臨時工。 ![]() 回國那年,馬東 26 歲,他去北京電影學院讀了個導演的學位,畢業(yè)后開了一陣廣告公司。他覺得沒意思,報名了團中央青聯(lián)的支教計劃,都準備要去山里了,湖南臺給了他一個當主持人的機會,結果出師不利,因為太緊張,導演坐在臺下氣得直罵:「這人是個棒槌?!?/p> 恰好湖南臺正籌備《有話好說》節(jié)目,馬東給其中一組的制片人譚群寫了封誠懇的長信,他得以加入。節(jié)目第一期的選題是馬東找到的,講的是湘西溆浦一個被扔在鎮(zhèn)公所的棄嬰被 9 個結拜的社會青年收養(yǎng)的故事,馬東也成為《有話好說》的主持人。那時候是 1998 年,馬東 30 歲。 ![]() ![]() ![]() ![]() 2022 年,馬東 54 歲了,距離他離開央視已經(jīng) 10 年。這 10 年間,他一直記得那件從央視學到的事「快樂很重要?!箯摹镀孑庹f》到《樂隊的夏天》到《一年一度喜劇大賽》,馬東越來越清晰他要什么,不要什么。 他要本能的快樂,所以他說《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的打分標準是「好笑是第一位的?!顾灰撓蚯榫w價值,所以「做《樂隊的夏天》,樂隊之間也有摩擦,如果放一點進去,節(jié)目效果當然會更好,但后來還是全部剪掉了,一段都沒留?!?/p> 我還記得許知遠在《十三邀》里和馬東聊到《奇葩說》,我能感覺到許知遠在極力避免自己當面吐槽「《奇葩說》真不怎么樣,你穿得花花綠綠,辯手有什么可爭的?」馬東一句「這就不是給你看的節(jié)目」讓許知遠啞火了。 ![]() 馬東想的很清楚,《奇葩說》的辯題,20 多年前的《有話好說》就做過,那又怎么樣呢?「大眾傳媒的作用,不是追求最前沿,最前沿是學者和思想者的事情。大眾傳媒的作用是讓沒有接觸過的人接觸?!?/p> 馬東不想當先鋒,他在《有話好說》當過,但不到兩年,節(jié)目就被撤了?,F(xiàn)在的馬東只想「提供快樂,且活得長久?!共簧暇V上線,好笑就對了。這個理論被馬東稱為「在舞臺中央跳舞」——你決定要好好跳舞,而且跳一輩子,那就在中間跳,別老沒事跑到臺邊跳,掉下去你賴誰。那不叫跳舞,叫雜技。 當我們再看舞臺中央的舞者馬東時,別忘了,他也曾在臺邊耍過雜技。 相關文章:《和《人物》雜志學寫年報》 上篇文章:《和《新聞編輯室》學說話》 參考資料十三邀:https://v.qq.com/x/cover/mzc00200tw1q3fs/s0024i647oj.htm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