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婉嬪像》掛屏,畫底為加厚的高麗紙,橫41厘米,縱54.2厘米。因圖的背后寫有“婉嬪”二字的黃條,可知她是乾隆皇帝的嬪妃之一。根據(jù)史料對比,此女為陳廷章之女,雍正時賜弘歷藩邸。弘歷即位后,在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晉封為婉妃,嘉慶十二年(公元1807年)去世,終年九十二歲。而這幅油畫由于刻畫細膩,造型準確,從畫風及水平來看,可能為郎世寧所畫。
孝和皇后像。在歐洲傳教士進入了清朝的宮廷內(nèi)供職后,出現(xiàn)了許多宮廷油畫,在當時,意大利人郎世寧(GiuseppeCastiglioe,公元1688-1766年)的畫藝最為上佳,影響較大,存世作品最多,其中就包括了這幅孝和皇后像油畫作品。
《慧賢皇貴妃像》掛屏,紙本油畫,縱53·5厘米、橫40·4厘米。畫底是裱成數(shù)層加厚的高麗紙。畫幅背后也曾貼有簽條,不過現(xiàn)已失落,據(jù)推算為乾隆的慧賢皇貴妃。此圖畫得相當精致,筆觸細膩柔和,人物五官清晰,又注意體面結構和立體效果,面部的解剖十分準確,衣服的質(zhì)感也很強,應當也是出自郎世寧之手。
孝賢皇貴妃像。此畫造型嚴謹,注重解剖結構,區(qū)別于同時代的歐洲畫法。歐洲畫家喜歡表現(xiàn)人物臉部在特定的光線照射下分明的凹凸感,而傳統(tǒng)的中國“寫真”技藝,則要求被畫者是不受光線變化常態(tài)下的相貌。從以上的清宮油畫肖像上可以看到,歐洲畫家來到中國后畫風的這種變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