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誅九族算什么,歷史第一人方孝孺被誅十族,整整有873人,無一人生還,不僅有親戚連學(xué)生、鄰居、朋友都沒逃掉。 誅九族的九族是哪九族呢? 父四族、母三族、妻兩族。父四族是自己這一族,上至高祖下至玄孫,外加出嫁的姑母及其兒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兒及外孫。母三族是自己的外祖父的全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兒子。妻子兩族是岳父全家、岳母全家。這九族相當(dāng)于全家上下與自己有一丁點親戚的無一幸免。  十族就是九族再加上自己的學(xué)生、鄰居、朋友,跟自己認(rèn)識的都算是十族里面的。 古代很多遠(yuǎn)親都不在同一城市,甚至相隔十萬八千里,皇帝下詔誅九族時,那些親戚為什么不逃走呢?這個問題我也想過,但是我看到下面幾點,我就打消了逃走的念頭。 一、出遠(yuǎn)門需要檢查。 古代如果出遠(yuǎn)門需要朝廷頒發(fā)的“路引”,就是當(dāng)?shù)卣o你出一個證明。進(jìn)入城池還要經(jīng)過層層篩查,如果有問題肯定會被押往官府審查。如果你不進(jìn)入城池,前往偏僻的山村里,那你會更慘,因為偏僻的山村很少有人去,去了當(dāng)?shù)氐谋iL就會去找你查問情況,而且保長會上報官府,這樣也是很危險的。 二、你逃跑的速度太慢 為什么說你逃跑的速度慢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都是皇帝的,你能跑到哪里去呢?古代傳遞信息最快的就是朝廷的驛站,十萬里加急的信息,他們幾天就能完成,而普通人你速度怎么能趕上朝廷發(fā)布的速度。 三、為了自己其他族人 誅九族也就是誅殺與自己有關(guān)系的親戚,那如果其中一個親戚逃跑了,那這個親戚的九族也會被牽連,古代這連坐機(jī)制就讓很多犯錯的人在家里甘愿受罰,而不會想著逃跑。  就拿誅十族地方孝孺來說,方孝孺本來是建文帝時期的翰林院文學(xué)博士,燕王朱棣起兵打入南京時,想讓方孝孺起草一份詔書,方孝孺不僅不理睬朱棣,反而披麻戴孝在皇宮里為建文帝哭喪,朱棣拿出準(zhǔn)備好的筆墨紙硯,讓方孝孺寫,方孝孺寫下四個大字“燕王謀反”。朱棣大怒,斥問方孝孺難道不怕誅九族嗎?方孝孺說,別說九族,誅十族我都不怕。朱棣當(dāng)即下令,誅方孝孺十族。這十族一一在方孝孺面前處斬,方孝孺依然不為之所動,可見方孝孺為維護(hù)國家憲法所付出了所有,被朱棣整整殺害873人。 其實歷史上誅九族的就一人,就是隋朝的楊玄感,楊玄感的父親楊素幫助隋煬帝得到皇位,楊玄感憑借父親的實力也被封為“柱國”,官拜二品。楊素死后,楊玄感世襲爵位為楚國公,升為禮部尚書。隨著楊玄感勢力越來越大,隋煬帝猜忌之心越來越重,楊玄感也感受到了壓力,在隋煬帝東征高麗時,楊玄感隨著隋末農(nóng)民起義,也開始謀反。但是被返回的隋煬帝輕松打敗,楊玄感為了不落入隋煬帝手中,讓弟弟殺了自己。隋煬帝恨之入骨,不僅將楊玄感分尸,還誅其九族。  其他的都是誅三族,秦始皇時期的李斯,西漢韓信、彭越,西晉時期潘安,明朝藍(lán)玉等人。 寫到最后皇上為了鞏固自己的權(quán)利,防止其后人要報仇,需要滅掉他們的核心,就是三族,誅九族就是徹底地讓他的家族消失。 | 
|  |